- 334.50 KB
- 2022-04-29 14:45:46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教师如何听课和评课ppt.
听课、评课是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经常性的不可缺少的教研活动,是促进教学观念更新、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方法探讨、教学艺术展示、研究成果汇报、教学水平提高等的重要途径和主要手段。听课、评课过程,是教师在互动中获取经验、自我提高的过程。因此,听课、评课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提高业务能力最有效途径。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传统角色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教师成为自我反思者和研究者,成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新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意味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必须走出目标单一、过程僵化、方式机械的“生产模式”,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发展。这种既适应我国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价值观,对新课程听课评课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知识观要求听课评课关注知识的更新换代,新的学生观要求听课评课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新的课程观要求听课评课引导新课程回归生活、自然。
二、听课的类型(听课的角色定位)(一)检查型听课检查型听课就是为了了解学校和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总体、过程、某一方面或某个问题的情况而进行的听课活动。上级教育部门对学校督导评估中听课、检查教学常规落实情况的听课、中考和高考复习调研听课、学校领导听新教师的课、新课程实施情况的调研性听课等都属于检查型听课的范围。检查型听课是上级教育部门和学校领导监督、检查教育教学工作的最普遍的一种听课形式。通过检查性听课活动,要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出对策,有时候还要拿出具体的总结性意见或报告供领导决策参考。由于检查对象仅仅是一部分,这就需要我们从全局的角度进行以点带面的综合思考分析,并得出共性的定性意见,提出对全局有指导性的要求和措施。
(二)评比型听课评比型听课主要是为了对教师做定性评价的听课活动。如评优课、考核课及评优秀学科教师、名教师、特级教师等的听课就是属于这个范畴。(三)观摩型听课观摩型听课是为了总结、推广、交流及学习教学经验和方法等而进行的听课活动。包括公开课、示范课、展示课等。(四)调研型听课调研型听课是为了研究、探讨有关教育教学问题或了解教学改革实验进展情况而进行的听课活动。研讨课、实验课、调研工作中的听课等就属于这个范畴。
三、怎样听课(一)听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准备包括理念的储备、信息的收集。理念的储备靠平时的收集,这就要求教师在听课前对任课教师、学生等情况尽可能通过各种方式进行了解,我们另外对教材特别是新教材的相关内容在听课前突击阅读,要掌握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的新要求,否则你就不知道教师的观念是否有改变,就不一定能听出教师是否进步了,教师是否抓住了重、难点等,听课也就缺乏针对性,评价也难保证客观和公正性。
(二)听课中要认真观察和记录1、记录教学环节的设计(或教学过程)。(重点看课堂结构的条理性和合理性)2、记录重点、难点知识的解决过程。(重点看技巧、方法和效果)3、记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重点看方法的多样性和创新性)4、记录教辅及教具的使用情况。(重点看现代教学设备的使用技术)5、记录板书。(重点看板书的艺术性和针对性、条理性)6、记录练习设计和扩展的教学内容。(重点看针对性和必要性)7、记录各个环节的时间分配。(重点看时间利用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听课中的关注点(一)、从教师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角色看教师主导作用1、看教学目标设计与达成是否准确、合理、全面、有差异性等。2、看教材处理的重点、难点、特点是否抓住;看开发课程资源,创造性使用教材思路清不清;看教材呈现方式,是否化难为易,以简驭繁等。3、看教学方式组织是否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多样性,体现在教师引导组织下,学生充分的参与,体验、合作、探究等。
4、看教师课堂的学习指导,是否以自己的学习经验给学生以启发。5、看教师对课堂驾驭,看对节外生枝问题的巧妙处理,看应变能力。6、看教师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和策略,以及学生对评价的反映。7、看教师课堂教学激情,教态、板书,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等教学基本功。
(二)从学生的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角度看主体作用的发挥。1、看课堂上的民主气氛。学生情绪饱满,精神振奋,还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2、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况。这里包括学生参与的时间,参与的人数,参与的方式。3、看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4、看学生的学习效果。看课要看学生课堂上举手发言讨论,练习、板演、作业等反映出来的学习兴趣和效果。5、看学生的自学习惯,思维习惯,书写习惯、语言表达习惯以及课堂常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训练。
3、听课后的思考和整理(1)、整理听课记录。(2)、思考听课前的疑问点和困惑点,做好评课的思想准备。(3)、撰写评课材料。
关于新课程下的评课四、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是什么?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特别是面对新课程,新思想,新教材。不能有一个通用的固定标准。
▲不同观点主要看三条:1.教得有效2.学得愉快3.考得满意主要看四条:1.学科特点鲜明2.教学理念深刻3.教学重点突出4.教学设计独特主要看五条:1.看教学目标2.看教学内容3.看教学程序和策略4.看教学素养5.看学习状态和结果等等主要看七条:1.看三维目标设计与达成2.看创造性使用教材3.看教学方式4.看学习方式5.看教学素养6.看教学效果7.看教学个性
五、评课的原则1、实事求是原则;实事求是就是要求评课者能实话实说。评课对执教者和其它与会者都是一个学习借鉴的机会,只有本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精神,评课才有实际的意义。;实话实说也应讲究方法和策略,讲究谈话的艺术。2、坦率诚恳原则;评课者要站在执教者与帮助促进者的角度支分析考虑问题,给执教者一个中肯的指导意见,特别是要用一种十分诚恳的态度支评课。3、突出重点原则;要能抓住重点部分详尽地谈,理论联系实际,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很有特色,让人一听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4、激励性原则;评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激励执教者(特别是青年教师)尽快成长,成为课堂教学直至课程改革的中坚力量,成为名师。5、艺术性原则;评课也要讲究艺术,要掌握心理学理,掌握“谈话”策略,不以成败论英雄。对于成功的方面要懂得赞赏,对于不足之处要从探讨、帮助、促进的角度去考虑。不能因课而议论人。6、差异性原则;因听课、评课的目的和角色不同,评课也要有一定的区别和差异。如:诊断型听课评课;评比型听课评课;观摩型听课评课;研究型听课评课。
六、评课的形式1、个别面谈式2、集中讨论式3、书面评议式4、问卷调查式5、陈述答辩式6、师生互评式7、专家会诊式8、自我评议式
七、评课方法1.综合评课法所谓综合评课法就是评课者对一节课做出全面、系统、综合性评价。通常是先分析后综合。
综合评价从教学目标上分析从处理教材上分析从教学程序上分析从方法、策略与手段上分析从教学基本功上分析从教学效果上分析从教学个性上分析从教学思想上分析
2.归纳评课法归纳评课法不是像第一种方法的那样,从八个方面逐一对一节课做评析,而是对整节的优缺点做总结归纳,从而找出课的优点、缺点。
3.片断评课法这种方法是即评课者从课堂教学中选取有代表性或典型的教学片断进行评析。这种评析可以按一节课教学进行的顺序,分若干片断进行全程评价,尔后再做一个小综合评析。
4.寻找特点法单项分析法目的在于化整为零,化难为易,突出重点。但这种分析可能评析到执教者的教学特点,也可能评析不到执教者的教学特点。而沙里淘金,寻找特点法,可能采取综合的,也可能采取单项的。它的目的在于:千方百计寻找执教者的教学特点或教学风格,即亮点。
5.以果溯因法所谓以果溯因,揭示规律法,就是评课者以一节课成与败的效果,去探寻产生的原因,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
八、怎样具体分析一节课把学生的发展状况作为评价的关键点1、从教学目标上分析: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它的正确制订和达成,是衡量一堂课好否的主要尺度。所以,评课首先要评教学目标。
(1)从教学目标的制订来看,要看是否全面、具体、适宜。全面:指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确定;具体:指知识目标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要有明确要求,体现学科特点;适宜:指确定的教学目标,能以课标为指导,体现年段、年级、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2)从目标的达成来看,要看教学目标是不是明确地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是否都紧密地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要看课堂上是否尽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是否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是否得到巩固和强化。
2、从教材组织处理上分析(1).看对教材的理解把握是否准确科学,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上是否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看组织处理教材是否灵活巧妙,能否化难为易、以简驭繁;(2).看挖掘和拓展教材的深度和广度。
3、从教学程序上分析(1)、看教学思路设计教学思路是教师上课的脉络和主线,它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来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学措施怎样编排组合,怎样衔接过渡,怎样安排详略,怎样安排讲练等。教师课堂上的教学思路设计是多种多样的。为此,我们评教学思路:一是要看教学思路设计,符合不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不符合学生实际;二是要看教学思路的设计,是不是有一定的独创性,能不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三是看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是不是清晰;四是看教师在课堂上教学思路实际运作的效果。
(2)、看课堂结构安排教学思路与课堂结构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教学思路,是侧重教材处理,反映教师课堂教学纵向教学脉络;而课堂结构,则侧重教法设计,反映教学横向的层次和环节。它是指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各部分的确立,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顺序和时间分配。课堂结构也称为教学环节或步骤。课堂结构的不同,也会产生不同的课堂效果。可见课堂结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常,一节好课的结构是:结构严谨、环环相扣,过渡自然,时间分配合理,难度适中,效率高。
4、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来看评析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是评课的又一重要内容,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教学目的、任务而采取的活动方式的总称。但它不是教师孤立的单一活动方式,它包括教师“教学活动方式”,还包括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的方式,是“教”的方法与“学”的方法的统一。评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包括以下几个主要内容。(1)看是不是量体载衣,灵活运用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多变的系统工程,不可能有一种固定不变的万能方法。一种好的教学方法总是相对而言的,它总是因课程,因学生,因教师自身特点而相应变化的,也就是说教学方法的选择要量体载衣,灵活运用。
(2)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教学方法最忌单调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会令人生厌。教学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所以我们评课,既看教师是否能够面向实际,恰当地选择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看教师能否在教学方法多样化上,下一番功夫,使课堂教学超凡脱俗,常教常新,富有艺术性。
(3)看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评析教师的教学方法既要评常规,还要看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评析一些素质好的骨干教师的课。既要看常规,更要看改革和创新。要看课堂上的思维训练的设计,要看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看主体活动的发挥,要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看教学艺术风格的形成等。
(4)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现代化教学呼唤现代化教育手段。“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陈旧、单一的教学手段应该有所改变。看教师教学方法与手段的运用,还要看教师是否适时、适当地用了投影仪、录音机、计算机、电视、电影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5、看教师教学基本功教学基本功,是教师上好课的一个重要方面,通常,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看板书:好的板书,首先,设计科学合理,依纲扣本。其次,言简意赅,有艺术性,再次,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板画娴熟。(2)看教态:据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表达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声音+7%的言词。教师课堂的教态应该明朗、快活、庄重,富有感染力,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热爱学生,师生情感融洽。(3)看语言:教学也是一种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有时关系到一节课的成败。教师的课堂语言,首先,要准确清楚,说普通话,精当简炼,生动形象,有启发性。其次,教学语言的语调要高低适宜,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4)看操作:看教师运用教具,操作投影仪、录音机等熟练程度。有的还要看在课堂上,教师对实验的演示时机、位置把握得当,照顾到全体学业生。课上演示和实验操作熟练准确,并达到良好效果.6、看学法指导(1)要看学法指导的目的要求是否明确帮助学生认识学习规律,端正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提高学习能力,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2)要看学法指导的内容是否熟悉并付诸实施.
7、看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创设了良好的问题情景,强化问题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否注意挖掘学生内在的因素,并加以引导、鼓励;培养学生敢于独立思考、敢于探索、敢于质疑的习惯;是否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习惯和心理品质;是否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平时,注意培养学生在多方面思考问题,多角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8、看师生关系(1)看能否充分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2)看能否努力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
9、评教学效果看课堂教学效果,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堂效果评析,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教学效率高,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二是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都能达成。三是有效利用45分钟,学生学得轻松愉快,积极性高,当堂问题当堂解决,学生负担合理。课堂效果的评析,有时也可以借助于测试手段。也就是,当上完课时,评课者出题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当堂做测试,而后通过统计分析来对课堂效果做出评价。
九、发挥评课的激励功能课堂教学评价评的虽说是课,但教师作为讲课人实际上也处在被评的地位。在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中,评课人与讲课人形成了评与被评的一对矛盾,运用好心理学、教育学和学科知识来处理评与被评的关系,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有助于调动教师的教研工作热情,展示教师的教学才能。1、唤醒“胜任内驱力”。一般来说,人们对胜任的工作会越做越感兴趣,越干越好,尤其是在工作中时常得到同行的赞誉、认可和鼓励,就会引发强烈的胜任内驱力,从而不断进取。评课时要以“优点谈足,缺点抓准”为原则。
2、激发“创新内驱力”当人们在某种活动中获得成功,并引起他人特别关注的时候,往往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感,甚至是自豪感,这种良好的感觉可以激发起强烈的创新内驱力,使其树立更高层次的理想目标,追求更好的表现。在课堂教学评价活动中,许多有经验的评课人都注意“评出特色”、“点出创新”,较好的教师、较好的课一般都有与众不同的优点、特色。评出优点,可以对教师产生特殊的激励作用;点出特色,可以培养他的成就动机,还可唤起其他听课人对特色的注意,使他们产生学习效仿的心理。
十、课堂教学底线(1)课前必须有准备。(2)教案必须明确本节课目标。(3)教师必须以某种方式让学生知道本节课目标。(4)教师必须保证至少85%的学生都在听课。(5)教师必须保证讲话时间不超过2/3课时。(6)教师必须保证学生有思考/有小组活动/有练习的自主学习的时间。(7)教师必须以适当的方式维持纪律以顺利地开展教学。--------崔允漷博士《课堂观察走向专业化的听评课》要点(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教授兼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研究华东师大中心副主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组成员、全国课程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总结:评课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是一种艺术。评课不是为了应付任务,不是说几句空话、套话,敷衍了事。领导听课是为了了解老师教学进展、上课水平,同行听课是为了建立合作体,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提高。领导和同行评课是为了老师更好地备好课、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听课评课的目的不是要让老师们一对一地PK,非得分出个胜负、输赢、优劣,而是各取所长,教学相长。只要这堂课符合课程标准和课堂教学底线就是好课。在以后的教学听课、评课实践中,要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反思,才能更好更专业地听课、评课,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谢谢
天气冷了,注意加衣服咯!班主任温馨提示:
第三章物权变动
案例导入:房价飞涨房主卖房五年多不肯过户买主无奈上法庭中国法院网讯 刘荣和顾强同是江阴申港镇人,2003年,顾强家分配到一大一小两套拆迁安置房,于是决定卖掉其中一套小户型。同年11月10日,顾强与刘荣签订了一份房屋买卖协议,约定:顾强将拆迁安置房93平方米及车库12平方米以75000元的价格出卖给刘荣。协议签订后,刘荣就支付了房款,并搬进房屋居住。然而随着江阴房价上涨,顾强认为当初卖房的价格太便宜,于是找到刘荣,要求增加房款,考虑到房产证还没拿到,刘荣只得答应。
2005年1月22日,双方又签订房屋买卖补充协议一份,约定:由刘荣一次性补偿顾强房屋价款14000元,顾强保证在颁发房产证时直接将房屋过户给刘荣。2007年,镇政府颁发房产证时,顾强没有按约将房产证直接过户给刘荣,而是办在了自己名下。刘荣得知后,要求顾强按约协助办理过户手续,刘荣愿意承担过户费用,而顾强却找出各种理由进行推脱,于是刘荣决定用法律的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江阴法院在审理过程中,被告顾强提出,虽然自己签订协议买卖房屋是事实,但是家中其他成员都不知情,所以签订协议应视为无效,他要求收回该房屋。
第一节物权变动的概念与原因一、物权变动的概念物权的变动,就是指物权发生、移转、变更和消灭。物权的变动,就物权自身而言,是物权的运动状态;就物权主体而言,则为物权的得丧变更;就法律关系而言,是指人与人之间对于物之支配和归属关系的变化。
二、物权变动的形态(一)物权的发生物权的发生或产生,是指物权与特定主体相结合,即某一主体取得对某物的物权。物权的发生通常又被称为物权的设立,我国《物权法》中使用的即是“设立”之称谓。(二)物权的移转物权的转移通常又称物权的转让,是指已经存在的物权在民事主体之间的流转,即一物上的物权从一个权利人手中转移至另一个权利人手中。
(三)物权的变更广义的物权的变更包括物权的主体、客体与内容等要素中的一项或数项的变更;通常所称的物权变更仅就狭义而言,是指物权客体与内容的变更,而不包括物权主体的变更。物权客体的变更又称物权的量的变更,是指物权标的物在量上有所增减。物权内容的变更称为质的变更,是指物权发生内容上的扩张或缩减、期限上延长或缩短等变化。
(四)物权的消灭物权的消灭,就物权人方面观察,为物权的终止或丧失,即物权与其主体分离。物权的消灭分为绝对消灭与相对消灭。前者是指权利人的物权消灭,且他人也不能取得该物的物权(如因标的物灭失);后者是指物权虽与原主体分离,但又与另一新主体相结合。
三、物权变动的原因物权变动的原因,是指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事实。物权变动的原因多种多样,从性质上可以分为三类:(一)民事法律行为引起物权变动的法律行为包括单方法律行为与双方法律行为。
(二)事实行为与事件事实行为,如商品的生产与制造、遗失物的拾得与埋藏物的发现、先占、添附、混同等;事件,如法定期间的届满、物权人的死亡及继承的发生等。(三)行政行为或法院判决公法上的行政行为或司法行为也可以引起物权的变动。例如,因公用征收或没收、法院的判决等而致物权发生变动。
四、物权变动的模式选择(一)主要模式1、债权意思主义:物权随意思表示而变动。《法国民法典》第1583条规定。1855年制定《不动产登记法》予以修订。2、登记对抗主义:物权变动以意思表示一致而生效,但不动产不登记、动产不交付不得对抗第三人。实质为债权意思主义。日本等
3、公示要件主义:物权变动需债权合意和物权公示方生效。奥地利、韩国等4、物权形式主义:物权行为的无因性,即物权行为的成立及有效不受债权行为影响。如德国。内容:①该模式对物权变动过程中债权行为和物权行为作了较好区分。②债权行为是关于标的物的处分问题,物权行为是关于标的物的所有权处分问题。③两个问题结合在一起时称为物权变动的无因相对性,分开时称为物权变动的一般无因性。
(二)我国的模式选择——物权变动的因果区分原则我国立法上采行的是债权意思主义与登记或交付相结合的模式,既不要求物权变动须有物权合意,也未承认物权变动的无因构成。※承认物权行为,但不完全接纳无因性原则。※将物权行为与债权行为分开
五、物权变动的区分原则(一)概念是指发生物权变动时,物权变动的原因与物权变动的结果作为两个法律事实,其成立和生效依据不同法律根据的原则。如:买卖合同的成立生效与其标的物所有权转移的生效。
(二)区分原则的基本含义1、物权变动区分的是物权变动的原因行为(债权行为)和结果行为(物的处分行为);2、物权变动的基础关系即原因行为,应当按照该行为成立的自身要件予以判断,而不能以物权的变动是否成就为判断标准;3、物权变动的处分行为,必须以动产的交付与不动产的登记为必要条件,而不能认为原因行为的成立生效就必然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
(三)实行区分原则的公示效力物权公示是物权变动的基本程序和确认依据。1、公示的方式:登记、交付和占有2、公示的法律效力:第一、决定物权变动能否生效第二、权利正确推定第三、善意保护与风险告知
第二节不动产登记一、不动产登记的概念、性质及意义1、概念:不动产登记是指登记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并经审查,对不动产物权的设定、变更、转移、消灭等事项登录记载于特定簿册的事实。2、性质:在我国为行政行为3、意义:确定产权、课税、物权设立和变动的公示
二、登记机构及其职责《物权法》第10条规定:“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法律、行政法规作出规定前,地方性法规可以依照该法有关规定作出规定。
三、不动产登记簿与权属证书1、不动产登记簿,是登记主管机关专门登载记录物权变动事项的特定簿册,该登记簿由登记机构管理,是确定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2、不动产权属证书,是在依法办理完登记手续后由登记机关制作并颁发给权利人作为其享有不动产物权的证明。3、不动产权属证书记载的事项,应当与不动产登记簿一致;记载不一致的,除有证据证明不动产登记簿确有错误外,以不动产登记簿为准。3、权利人、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查询、复制登记资料,登记机构应当提供。
四、不动产登记的分类1、初始登记与变更登记。⑴初始登记又称原始登记,是指对原无权属证书的不动产首次办理不动产登记。⑵变更登记是指登记的权利人转让其不动产权利或在不动产之上为他人设定他物权而办理的登记。
2、正式登记与预告登记。⑴一般所讲的不动产登记,就是指对现实的不动产物权所进行的正式登记。⑵预告登记又称为预先登记、暂先登记、预登记、假登记,是指为保全一项以将来发生不动产物权变动为目的的债权请求权而作的提前登记。※P58.预告登记的效力:预告登记后,债务人未经债权人同意处分不动产的,不发生物权效力。
3、更正登记、异议登记与涂销登记⑴更正登记是指当事人认为登记有错误时申请更正或登记机关发现有登记错误时依职权所进行的登记更正。P56⑵异议登记是指对现实登记的权利的正确性提出异议而进行的登记。P58异议登记主要是作为一种临时性保护措施,目的在于阻止登记权利人对不动产的现时处分或者能够进行事后追索。⑶涂销登记是指对错误的、不真实的和已经消灭的不动产物权予以消除而作的登记。P57
五、不动产登记的效力(一)一般效力1、物权公示效力2、物权变动根据3、权利正确推定4、善意保护效力5、风险警示效力※不动产物权变动,非因法律行为发生的,不以登记为生效要件。如继承等。
(二)我国物权变动登记的具体效力1、一般规则:登记生效2、生效要件的物权登记:p60⑴所有权部分⑵用益物权部分:建设用地使用权变动情况⑶担保物权部分:不动产抵押、权利质押
3、对抗要件物权登记⑴所有权部分:船舶、航空器、机动车等⑵用益物权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⑶担保物权部分:①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交通运输工具、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②浮动抵押:经当事人书面协议,企业、个体工商户、农业生产经营者可以将现有的以及将有的生产设备、原材料、半成品、产品抵押,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实现抵押权时的动产优先受偿。
4、无须登记的物权变动⑴所有权部分:①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②法院、仲裁机构生效的法律文书或政府征收等引起的物权变动③继承、遗赠引起的物权变动④因合法建造、拆除房屋等事实行为设立或者消灭物权的⑵用益物权部分: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⑶担保物权部分:质押物交付、质权权利凭证交付
(三)登记错误的后果1、当事人错误:赔偿2、登记机构错误:赔偿与追偿
第三节动产交付一、动产交付的含义及发展:1、含义:动产交付着眼于动态的动产物权变动,是动产物权变动的公示方法,交付公示着物权的运动过程,其结果是转移占有和受让占有,占有的事实状态公示着交付的结果。2、发展:现实交付→现实交付+动产登记→交付形态多样化:现实交付和观念交付
二、动产交付的具体形态(一)现实交付——传统方式即指对动产的事实管领力的移转,使受让人取得标的物的直接占有。1、直接现实交付:由动产出让人本人与受让人直接就动产实现移转和现实占有。2、间接现实交付:动产出让人本人与受让人通过他人之手而实现的现实交付。⑴辅助人交付⑵媒介人交付⑶被指令人交付
(二)观念交付观念交付即动产以观念上的占有转移代替现实的占有转移,实现动产物权变动。这是交易便捷的需要。1、简易交付: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权利人已经依法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法律行为生效时发生效力。2、指示交付(又称返还请求权让与或代位):动产物权设立和转让前,第三人依法占有该动产的,负有交付义务的人可以通过转让请求第三人返还原物的权利代替交付。
3、占有改定:动产物权转让时,双方又约定由出让人继续占有该动产的,物权自该约定生效时发生效力,受让人虽不直接占有该动产但已取得该动产物权。占有改定的要件:⑴双方认可直接占有和间接占有;⑵需因某种法律关系的存在使让与人有暂时占有让与物的必要;⑶让与人先前已经直接或间接占有该动产。
本章重点1、案例讨论:⑴本章引例⑵P67“案例思考”题2、重点问题:⑴P67问题⑵不动产登记错误的法律后果是什么?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教学小偏方【共享精品-】课件PPT.ppt
- 最新教学必备-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5信任课件-精品系列课件PPT.ppt
- 最新教学目的要求20课件PPT.ppt
- 最新教学设计相关人物介绍课件PPT.ppt
- 最新教学课件-诊断症状--黄疸(1)课件PPT.ppt
- 最新教学资料情况监测习题(附谜底)课件PPT.ppt
- 最新教师保健专题课件PPT.ppt
- 最新教师个人成长档案课件PPT.ppt
- 最新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培训课件(1)课件PPT.ppt
- 最新教师教育行为与学生心理健康课件PPT.ppt
- 最新教师简笔画培训一(基础知识)课件PPT.ppt
- 最新教师节班队活动课PPT课件PPT.ppt
- 最新教师课堂ppt职位分析与工作设计ppt课件PPT.ppt
- 最新教师资格证之综合素质一课件PPT.ppt
- 最新教科四年下《语文七色光一》课件PPT.ppt
-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蚯蚓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教科版九年级第八课平等的脚步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食物链和食物网》课件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