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 MB
  • 2022-04-29 14:21:01 发布

最新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课件(最新修改)课件PPT.ppt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八年级物理第九章第二节液体的压强课件(最新修改) 第二节液体压强 1、带鱼生活在深海中,你见过活的带鱼吗?为什么?2、潜水艇都用抗压能力很强的厚钢板制成,为什么? 液体内部有压强吗?开口越低,深度越大,水流射程越远。 简易压强计 实验认识压强计用手指轻按金属盒口的橡皮膜,观察U形管,有什么现象产生?该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按橡皮膜的手指稍微加点力,观察U形管,有什么现象产生?该现象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形管液面的高度差也越大。 当把压强计连着的扎有橡皮膜的金属盒放入水中时,在U形管中观察到什么?出现这个高度差,说明什么问题?实验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结论:液体内部有压强。 液体压强与深度有关吗?把橡皮膜朝不同的方向,U形管两管液面还有没有高度差?又说明什么问题? 将橡皮膜保持在同一深度,朝着不同的方向,这个高度差是否相等?说明什么问题?结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结论: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当橡皮膜处于不同深度时候,U形管内液面高度差有什么不同?又说明什么问题?用水和盐水做实验的U形管两管液面的高度差,在同一深度为什么盐水比水大?又说明了什么问题?结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结论: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液体越深的地方,压强越大。 总结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在同一深度,各方向压强,深度增大,液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还有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在深度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压强。相等增大越大 二、液体压强的计算1、这个液柱的体积是多大?2、这个液柱的质量是多大?3、这个液柱有多重?对平面的压力是多大?4、平面受到的压强是多少?因此深度为h处液体的压强为V=shm=ρV=ρshF=G=mg=ρshgP==ρghP=ρgh 根据上面计算液体压强的公式,说一说,液体的压强跟哪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跟所取的面积有关系吗? 例题如图所示,有甲、乙两桶煤油,底面积S乙=9S甲。哪桶煤油对底面的压强大些?哪桶对底面的压力大些?取g=10N/kg.解:煤油柱对底面产生的压强只跟深度有关系,跟底面面积没有关系,图中甲、乙两个煤油柱的高度相同,所以对底面产生的压强也相同。P甲=ρ煤油gh甲=800kg/m3×10N/kg×0.2m=1600Pa.因为h乙=h甲,所以P乙=P甲=1600Pa.F甲=P甲S甲=1600Pa×10-4m2=0.16NF乙=P乙S乙=1600Pa×9×10-4m2=1.44N两个煤油柱对底面的压强相等,都是1600Pa,面积大的底面受到的压力大。 工程师们为什么要将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的形状? 三、连通器上端开口,下端连通的容器,叫做连通器。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个容器里的液面高度总是相同的。 生活中的连通器连通器上各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为什么总是相同的?从液体压强的角度来考虑,如果有一个容器的液面比别的容器高,那么······· 三峡船闸--世界上最大的连通器三峡大坝 货轮驶出船闸 打开上游阀门A,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闸室水面上升到和上游水面相平后,打开上游闸门,船驶入闸室打开下游阀门B,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了一个连通器闸室水面下降到跟下游水面相平后,打开下游闸门,船驶向下游。 笔记整理:1、液体压强的特点(5点内容,见课本82页)。2、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3、什么是连通器?4、连通器原理的应用:(1)船闸,(2)锅炉水位计,(3)水壶与壶嘴,(4)水塔与自来水管 再见 翻身训练新沂铁路医院康复科 翻身翻身是由卧位向直立位动作发育的中继,是更广泛接触外界空间的准备,打好这一阶段的基础,对今后的站、行有重要的作用。 翻身训练的意义只有翻身运动完成,躯干立直反射才能出现,股膝关节的屈曲和支持动作才能完成。为坐位平衡打基础。 翻身训练的目的促进躯体回旋运动完成,促使非对称性姿势的消失。 翻身的发育3~6个月为翻身的发育期,翻身的发育过程包括以下四项(1)颈立直反射动作,主要见于新生儿,是在拥抱反射与颈立直反射支配下,由于肌紧张分布差造成的;(2)头背屈,角弓反张:翻身动作从肩向一侧回旋开始,脊柱伸展,头背屈呈角弓反张,多只能翻至侧卧位; 翻身的发育(3)自动翻身:属皮质下支配,多无目的性,以骨盆带抬高,躯干屈曲开始,可完成整个翻身动作;(4)有目的翻身:在皮质的支配下有目的性翻身,肩与骨盆可同时向一侧回旋,并可成四爬位或坐位,动作可灵活调节。不会翻身的患儿的发育多停留在前两项,说明处在原始反射支配下,中脑和皮质水平的立直和平衡反应未发育成熟。 翻身的条件从神经发育学的角度来说,翻身完成的条件为:躯干直立反射出现;紧张性颈反射(ATNR及STNR)、紧张性迷路反射(TNR)、等原始反射消失;股膝关节屈曲;躯干回旋运动良好;肘关节、膝关节支撑(四爬位)的实现。 翻身训练流程俯卧位抬头训练→肘手支撑训练→手眼协调训练→仰卧位至俯卧位翻身训练→俯卧位至仰卧位翻身训练→仰/俯卧位的平衡反应训练 促躯干立直反射的出现及股膝关节屈曲的训练方法人体立直反射的调节是在中脑进行的,通过调正反应的相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确位置。在大脑皮层抑制功能发育完善前,是儿童完成翻身、起坐、手足支撑的关键时期。立直反射主要包括视性、迷路、颈立直反射等。 A仰卧位肩部控制翻身训练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双手分别握住患儿双臂上举过头,将两臂左右交叉,后方侧上肢向欲翻向侧用力,从而带动患儿身体旋转,完成一次肩控式翻身动作。翻身过程中注意避免头部过度伸展,纠正肩部异常姿势后再进行。 B俯卧位肩部控制翻身训练患儿取俯卧位,治疗师双手分别握住患儿双上肢前臂,将两臂左右交叉,后方侧上肢向欲翻向侧用力,从而带动患儿身体旋转,完成一次肩控式翻身动作。 C仰卧位骨盆控制翻身训练患儿取仰卧位,治疗师握其小腿,屈曲单侧的髋和膝带动骨盆,向左翻时右下肢屈曲,身体向左侧回旋,同时向下牵拉屈曲侧的下肢,身体回旋至俯卧位。 D俯卧位骨盆控制翻身训练患儿取俯卧位,一侧上肢上举,另一侧上肢自然屈曲,治疗师握其小腿,屈曲单侧的髋和膝带动骨盆,向左翻时右下肢屈曲,身体向左侧回旋,同时向下牵拉屈曲侧的下肢,身体回旋至仰卧位。 E长坐位训练患儿背靠墙或使用椅背成角的坐具,长腿坐以缓解下肢痉挛,使髋关节充分屈曲。 F双下肢被动伸展训练患儿仰卧于床上,治疗师站于床前,使患儿双腿抵住治疗师身体,治疗师握住其双膝,使患儿膝关节伸直,再轻轻前倾,屈曲髋关节。注意训练过程中患儿臀部不要离开床面。 G上田正下肢法(右下肢法)由三种手法组成,患儿取仰卧位,伸展相:治疗师右单膝立位坐,左手拇指及食指对准患儿内外踝,握住足跟,使患儿髋及膝关节轻度屈曲,右手拇食指握住前足部,向膝的方向推足跟的同时使踇指屈曲保持3分钟;屈曲相:使患儿髋关节呈屈曲位,膝关节屈曲位,踝关节内翻、背屈位,踇指伸展位。伸展-屈曲相交替:治疗师使患儿踝关节背屈,然后在跖曲,如此反复交替进行15次,然后使患儿踝关节跖曲,保持3分钟。本手技可降低下肢肌张力,注意伸展相时足跟要充分,但要防止前足部跖曲。 (二)促躯干回旋运动实现的训练方法良好的体轴回旋需要相关肌群的正常协同,运动发育迟缓儿童往往由于脊柱两侧肌群的肌紧张与无力而不能完成。 A球上俯卧位至侧卧位翻身患儿俯卧于球上,治疗师在其身体一侧,一手扶患儿肩,一手扶腹部,双手协同患儿俯卧于球上,治疗师在其身体一侧,一手扶患儿肩,一手扶腹部,双手协同用力使患儿从俯卧位转为侧卧位。两侧交替进行。翻身训练中应避免头部的过度伸展。 B主动翻身训练患儿取仰卧位,以玩具逗引其翻身至侧卧位,再逗引其主动翻身至俯卧位。 C楔形垫躯干回旋训练患儿仰卧于楔形垫的斜面上,用斜面来辅助完成患儿躯干的旋转动作。在斜坡上完成翻身动作,以促进躯干回旋模式的建立。 D被单内体轴回旋训练患儿仰卧于被单内,治疗师缓慢提起被单的一头,使患儿向侧方滚动,辅助患儿完成在被单内的翻身动作,以促进其体轴回旋模式的建立。 控制头部翻身,控制下颌翻身控制下颌用力方向与翻身方向相反,头部控制时注意颈部旋转幅度不可过大,防止扭伤 Vojta反射性翻身出发姿势:患儿仰卧,头部正中或向一侧旋转30度,颈部伸展、头部略前屈,颜面侧上肢伸展、后头侧上肢屈曲,或者两侧上肢呈自由伸展姿势。两侧下肢轻度外展、外旋,髋关节与膝关节呈轻度屈曲状态,头部、颈部、躯干成一条直线。 诱发带主诱发带:在颜面侧胸部,乳线(锁骨中线)上,膈肌附着从附近,即错哦、从乳线划一直线,与第7、8肋间(相当于剑突水平)划一横线的交点,约相当于在小儿乳头下两横指与乳头外侧一横指交点处。可以上下左右移动1cm。刺激时向躯干内侧、背侧、头侧三个方向给予压迫性刺激。治疗师多用拇指尖端与诱发带部位呈近于垂直的方向,持续性地由小到大给予刺激,注意指甲必须剪短,手指不可来回移动,以防止产生疼痛。 辅助诱发带1)后头侧肩峰:向主诱发带方向给予刺激。2)下颌骨:向颜面方向给予压迫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