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88.50 KB
- 2022-04-29 14:45: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区域经济学(孙久文)
第一讲导论要点:界定基本概念介绍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史、发展过程现代区域经济学的流派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研究的重点
一、区域经济学基本概念1.区域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指拥有多种类型的资源、可以进行多种生产性和非生产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片相对较大的空间范围。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区域主要包括三大类:全国国土,一国范围内特定的区域,以及跨国界的特定区域。
二、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我们区域所将区域经济学划分为六大部分,区域经济原理、区域经济规划、区际经济政策、区域经济方法、区域投资环境和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要突出其应用性,就需要做到两点:第一,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第二,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题的解决提供思路和方法。
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区域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展望,第二部分: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第三部分:区际关系。第四部分:区域空间结构,第五部分: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
3,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第一,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第二,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策。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三、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1、地理学对于区域的认识(1)自然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人们对区域的认识,首先是考查各种不同空间和地点的特征,考查大陆、国家、土地和地点,完善对这些研究对象的认识,探索其分布的情形。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
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
(2)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经济地理学对区域的认识,按照德国著名地理学家赫特纳的观点,无非是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上人类和经济的因素。而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城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在另一些地区,例如极地、高原、海洋等,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究的主要特点。
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一种必然手段。事实上,人们对区域的观点和对区划的观点是紧密相连的。按照赫特纳的观点,“区划就其概念来说是整体的一种不断进行的分解,一种地理区划就是地表不断地分解为它的部分”。也就是说,我们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
类型区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类型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这种标识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份法去提炼和归纳。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所以显得重要,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在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性。
系统区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区,那么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所有自然和经济特征可能都是回异的,但所在位置上的相连,使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它们看做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先研究整体的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的特征。
(3)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关系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那种认为凡是研究经济现象位置移动的经济学都是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是错误的,显然是把经济现象位置移动与区域经济特征搞混淆了。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
2,区位理论与区域经济学的形成区域经济学的第二个来源,或者说这门学科的母体是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如:专业化生产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和区域贸易理论等。
(1)农业区位论德国农业开始向大型化商业化过渡。(1)德国农业最好应采用什么样的经营方式,集约化程度达到什么水平最好?(2)在由自给性农业转向专业化农业的过程中,农业应怎样布局才能获取最大利润?杜能1826年撰写了名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在该书中,杜能认为,在这些方面起决定作用的是级差地租,首先是特定农场(或地块)距离城市(农产品消费市场)的远近。在证明这些论点的过程中,杜能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农业圈层理论,即农业区位论。
其理论的假设为:(1)假定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孤立于世界之外,四周为荒地的孤立国。其中心有一个大城市,这个城市是唯一的,必须供应全境一切工业产品,而城市的食品则完全依赖四周的土地;(2)假设孤立国内各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完全相同;(3)假设孤立国内各地交通条件完全一致,唯一的交通工具是马车,运费同运输距离成正比;(4)农业生产以取得最大现金收益为目的,农产品价格、劳动者工资和利息固定不变。
从这些假定出发,杜能认为在什么地方种植何种作物最有利完全取决于利润(P),而利润是由农业生产成本(E)、农产品的市场价格(V)与运费(T)这三个因素决定的。数学表达式为:P=V(E+T)
设计了孤立国6层农业圈:第一圈层为自由农业圈,主要生产鲜菜、牛奶;第二圈层为林业圈。主要生产木材;第三圈层为轮作农业圈,主要生产谷物;第四圈层为谷草农作圈,主要生产谷物、畜产品,以谷物为重点;
第五圈层为三圃式农业圈,主要生产谷物、畜产品,以畜牧为重点;第六圈层为畜牧圈,以畜牧为主。第六圈层以外是荒野。尽管杜能理论还存在一些缺陷,如忽视了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没有研究其它产业的布局,但其贡献是不朽的。他因第一个研究区位问题而被尊为区位论,也就是产业布局学的鼻祖。
(2)工业区位论19世纪末,德国工业的大发展,要求人们将工厂布局在生产成本最低点。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工业布局问题。韦伯在研究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建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理论的基本框架是:研究运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再研究劳动费与聚集因素对工业布局的影响。首先,韦伯阐述了区位三角形,然后将区位三角形一般化为区位多边形,因为一个工厂往往不只有一个原料地与一个燃料地,他假定有n个原、燃料地,则工厂的最优区位必须满足的条件为:
nMinF=f*Min(∑miri+rk)ⅰ=1式中F为单位产品总运费,f为运费率,m1(i=1,…,n)为单位产品消耗的i原、燃料重量,r1为i原、燃料的运距,rk为产品运距。上式含有若干假设条件,主要有:①所研究的是一个匀质国家,各地生产成本一致;②只研究一种产品的生产布局,不考虑生产的相互作用;③原料地与市场已知;④运费与重量和距离成正比。
韦伯对区位多边形作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概念。韦伯将原料划分为广布原料(广泛分布于各地的原料)与地方原料(只分布在某些地点的原料)两类。地方原料又分为地方纯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其重量几乎完全转移到成品中的原料)与地方失重原料(在生过程中只有一部分重量转移到成品中,另一部分作为废料排出了原料)。
以这些概念为基础,韦伯提出了衡量工业布局指向的指标——原料指数(MI):生产中耗用的地方原料的重量原料指数(MI)=—————————————制成品重量若MI>1,则工业为原料地指向,因其耗用了一部分地方失重原料;若MI<1,则工业为消费地(市场)指向,其耗用了较多广布原料;若MI=1,则工业可灵活布局。
韦伯认为,劳动费和运费一样也是影响工业布局的重要因素。对劳动费在生产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或与运费相比较劳动费在成本中所占比重大一些的工业而言,运费最低点不一定是生产成本最低点,当存在一个劳动费最低点时,它同样会对工业区位施加影响。为了研究这种影响,韦伯提出了劳动费指数这个概念:劳动费劳动费指数=————————制成品重量
工厂规模既受一般技术经济因素影响,又受特定区位的条件影响。衡量最优规模有两个标准:一是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二是企业总利润最大。用这两个标准确定的最优规模是不一致的,单位产品生产成本最低点为平均成本最低的那一点,而总利润最大点为边际利润为零的那一点。企业规模越大,布局越集中;反之,则布局越分散。
外部经济利益亦称聚集经济效益,它是由那些在生产或分配上有着密切联系或在布局上指向性相同的产业按一定比例与规模集中布局在拥有特定优势的区位所产生的增加效益。这种效益是无论按何种方式将上述产业分散布局都不可能得到的。聚集经济效益,一方面取决于聚集的产业或企业的种类与结构,另一方面还取决于聚集的规模。
(3)运输区位论区位论的研究十分重视运输因素,但运输因素本身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美国学者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胡佛指出:(1)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2)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它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3,现代区域经济学产生现代区域经济学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区域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一是美国著名区域经济学家艾萨德教授。把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的区位决策引入到一般化的经济学当中,探讨在平衡状态下空间经济的一般形态,并进而探讨空间经济的相互依存问题。艾萨德对区域经济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将纯理论的推导带入到对空间上的区域的各发展阶段的经济分布及其空间结构的研究,并设计出区域分析和应用的模型。这些模型为区域经济学进入主流经济学奠定了基础。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四、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制度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1,新经济地理学派以克鲁格曼、MachaFu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3)运输成本。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克鲁格曼指出,中心——外围均衡的条件,依赖于制造品在支出中的份额、以倒数衡量的运输成本和成反比的均衡规模经济。应当说,这个模型是新经济地理学派对区域经济学的主要贡献。
2,新制度学派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自身的R&D等。(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进某些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最直接的内容。国家通过财政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或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
3,区域管理学派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溶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上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著名的范例。
五、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的主要问题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正好留给研究者相当大的研究空间。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区域经济学体系,其中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体系。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政策等。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仍在构建当中。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运行的机制研究。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资本积累、劳动投入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影响等,这些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区域发展与制度创新关系的研究,由于地方政府实力的加强而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心点是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包括借鉴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理论的侧重历史过程分析的突进分析思路、康芒斯的法律制度分析方法,并探索从新制度经济学当中为区域经济学寻找新的分析工具。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冲突与协调。区域分工的产生,带来了区域合作的基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最引人注目的区域关系,就是东、中、西兰大地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在理论上有所依据,然后才是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区域合作是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区域之间不同行为主体在某些领域进行联合的一种组织行为和经济行为。是区域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
4,区域经济政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目前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系。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规范。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也就是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专门的区域政策。整个经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经济和产业政策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对这些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处理和解释。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的基础。
5,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区域开发掀起高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区域开发的研究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研究的重点。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勾画一个地区的发展的宏观蓝图,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中的调控。
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模以及资源的配置等问题,现代区域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解决发展的实施问题,即具体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复习与思考1,区域经济学的基本任务是什么?2,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3,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是什么?4,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5,古典区位理论都包括那些内容?6,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7,当代区域经济学有那些主要流派?8,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第二讲区域资源环境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由人们发现的有用途和有价值的物质。自然资源是社会生产的基础性物质。2,自然资源的特点稀缺性可替代性区域性
3、自然资源的利用保证社会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资源在区域空间上的有效配置;实现社会财富在代际间的合理转移。社会发展则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要求相适应,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而这一切都是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原始基础的,没有自然资源的保证,一切发展都是空谈。
4,自然资源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人地关系的协调,保护资源与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等内涵为一体的新型发展模式资源和生态是基础,经济发展是条件,社会发展是目的。
(二)区域自然资源优势评价1、优势的表现区域经济发展建立在地区资源的基础之上,而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则必须以地区的优势资源为基础,只有优势资源才能支撑优势产业。廉价的水电资源有利于发展大耗能的冶金工业和化学工业,矿产资源的丰富则有利于发展原材料工业,农业、牧业资源的丰富更能发展基础产业。
2、自然资源优势度的评价自然资源综合优势度评价方法是评价自然资源的相对丰度,主要考虑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等。首先将所需要考虑的各项资源排列出各地区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1,2,3…),然后根据公式进行计算。Pi=(mn-ΣDij)/(mn-m)式中,Pi为i地区自然资源优势度,m为被评价的资源种类数,n为对比的地区数,Dij为i地区j种资源拥有量占全国的位次。通过对不同地区P值的比较,就可以看出各区域的资源优势,以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情况。
3、中国自然资源总体评价中国土地辽阔,资源种类繁多、储量丰富,许多资源的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中国的自然资源存在两大不足。:一是人均资源量少,二是耕地资源、森林资源和草场资源缺少。
中国自然资源与世界主要国家的比较项目全世界中国美国日本德国俄罗斯巴西印度耕地面积(万公顷)1345329252185744001181130974321166102,人均耕地面积(公顷)0.2390.0770.7130.0320.1450.8840.2720.1813,森林面积(万公顷)413801130502959925001070768104880068504,森林覆盖率(%)31.714.032.366.430.644.957.723.05,草原面积(万公顷)339526313332391766.1527.1…1850011406,煤炭探明储量(亿吨)109214868227083440……19697,
原油储量(亿吨)140832.7390.080.5…..5.47.88,天然气可采储量(亿立米)141205017376459903003410…..137068609,铁矿储量(百万吨)153416914416053…….5994415850721410,铝土矿储量(百万吨)210015038…….3002250100011,锰矿储量(百万吨)90714…….….295191812,锡矿储量(百万吨)426402…….3065…13,锌矿储量(百万吨)1485214….1025注:
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人力资源(一)人力资源的概念和特点1、人力资源的概念所谓人力资源,是指某种范围内的人口总体所具有的劳动能力的总和。它又被称为“劳动力资源”或者“劳动资源”。在通常情况下,人力资源是宏观意义上的概念,即以国家及大的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量的。有时,人力资源这一概念,也用于部门、企业等。
2、人力资源的特点生物性。它存在于人体之中,是一种“活”的资源,与人的自然生理特征相联系。这是人力资源的最基本的特点。能动性。人力资源不同于自然界的其他生物,因为它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有目的地进行活动,有目的地改造外部物质世界。自我强化。选择职业。积极劳动。
时效性。人力资源的形式,开发、使用都具有时间方面的限制。智力性。人类的智力具有继承性,这使得人力资源所具有的劳动力随着时间推移,得以积累、延续、增强。
(二)人力资源的作用劳动力资源智力资源人力资源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当中,由于教育时间大为缩短,社会发展的突飞猛进,使得教育成为重要的促进发展的手段。没有教育,就没有事业的发展。只有不断接受教育,事业才会得到不断前进的动力。虽然投资巨大,但收益更为可观。从长期看,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人,都会认识到在知识经济时代进行人力资本投资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一)中国人口、经济、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1、中国对人口、资源的基本观念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生物多样性高、资源类型等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能够在不到世界7%的耕地上,解决世界上22%以上人口的吃饭问题;中国在资源的管理方面,作出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中国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地域分布不均.可更新资源趋向负荷极限。人口的增加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位的矛盾日益增加,特别是中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的高潮中,资源的消耗趋势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如:耕地不断减少,质量下降。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由50年代初的0.18公顷降为90年代的0.08公顷。根据中国的《全国土地利用规划纲要》,中国耕地面积将由1992的18.6亿亩不断下降为2000年18.3亿亩和2010年的17.7亿~17.2亿亩。
不少地区迫于人口压力,造成土地负荷过重,地力衰退.耕地肥力下降.据统计.全国土镶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有57%的耕地缺磷,20%的耕地缺钾。土地污染日益严重、遭受污染的土地面积近200万公顷:矿产资源保证率下降。现有14种大宗支柱型矿产中,己有石油、天然气、钾盐、铜保有探明储量严重不足.乱采滥挖,采富弃贫现象普遍存在.资源总回收率为30%左右,比世界水平低20%以上.乡镇集体矿山企业和个体采矿与全民所有制矿山企业争资源开采乱采矿秩序混乱。
资源需求与消费的矛盾不断加深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经济力量和对环境治理的能力有限,人民生活水平较低.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满足其生存所需要的基本物资.并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而消费观念、价值观念、社会道德与行为规范还没有纳入持续发展的轨道,加之政策法令不够完善,从而加重了资源的压力和负担。
中国目前人均淡水量只有271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量的l/4.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发展,城市和农村的缺水问题日趋严重。围垦,不合理的施用农药化肥以及不合理的水资源开发,造成水生生态系统的破坏,淡水生物资源受到威胁.据统计,中国渔虾绝迹的河流长达2400公里;湖泊数量在30年间减少了450个,且26%的湖泊富营养化.
传统的发展模式和资源利用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以“高投入、低效率、高污染”为代价的传统发展模式.在我国的资源开发中还占有优势.土地资源,现有人均耕地不及世界的1/3,而目前中国人口每年正以1500万人的速度增加,耕地却以50万~10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此外,由于草原过度放牧,草原退化面积达5100万公顷,占整个草原面积的23%,产草量大为下降.中国的森林面积为1.29亿公顷,森林覆盖等为14%,人均森林面积不到世界水平的15%,且分布不均,造成交通方便的地方森林过伐而边远地区自生自灭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加以森林年龄结构分布不均,在现有的成熟林采伐后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中国是世界上矿种比较齐全、矿产资源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已发现矿种162种,有探明储量的148种,就其中15种主要矿产资源的保证程度而言,在本世纪内有充分保证的是煤、稀土、铝土矿和磷;能够基本保证的有铁、铝、锌、镍、篱笆、锑、硫;缺口很大的有石油、金、铜,其中金和石油更为突出.如果2020年只有煤、稀土、铝土矿和磷矿可满足需要。
区域资源的管理和决策机制也未根本改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短浅的决策行为,以及政策法令的不完备与持续发展的原则脱节,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这些问题反过来,又成为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区域资源环境正愈来愈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
中国是一个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的国家,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采伐森林、滥垦土地、过度猎捕、乱用化肥农药,使生物所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濒临灭绝,有些受到严重威胁。据初步统计.中国动植物种类中已有15%~20%受到威胁、这大大高出世界10%~15%的水平.均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以此为目标调整资源战略是一个长期而艰苦的过程,它需要从人口政策、资源配置、经济结构、技术发展方向以及思想价值观念上进行巨大的变革。
在对待全球资源与环境问题.各国、各地区既有共同利益,又存在利益冲突.因此,为了制订一个因家或一个地区资源发展战略,必须对该地区的资源系统历史和现状给于科学的多识,发现其特色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进行预测,并以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为指导,综合国家和地区的具体条件,进行能动的设计和调控.
(二)中国区域资源战略的特点1、把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视为密不可分的以人为中心的复合系统它不涉及发展中如何解决环境问题,还涉及到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的问题,并着重从三维结构复合系统的观点将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不可分割地结合在一起,提出走向可持续的战略、政策和行动措施。经济系统离开资源与环境的依托,经济将走向衰退:社会系统离开经济系统支撑,社会将走向原始;同样,资源与环境离开发达的经济和公平的社会,环境也将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当环境破坏时,也没有经济能力和科学的机制使其环境质量得到恢复和改善。
2、正确处理生存和发展关系在21世纪初业,中国摆在第一位的是把经济搞上去,这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人的重任。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工业产值都很低,工业污染严重。所以各项工作都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不是与社会可持续,资源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有矛盾呢?关键要看是什么样的发展。我们所提议的新的发展观,力求结合中国国情,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摆脱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步由资源型经济过渡到技术型经济发展。
3、解决好中国的人口问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解决好人口与发展的关系是可持续发展的又一战略重点。巨大的人口基数给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压力。尽管中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仍很大。社会保障,卫生保健及教育、就业等不适应人口增长的需求。
(三)实现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1,建立完善的资源开发规划国家、省、地、县逐级建立资源开发规划,并按照《资源法》和《资源法实施细则》的宗旨,协调各级区域间的关系,真正划清各级政府在开发资源方面的权力界限。资源开发规划应当是详细的、科学的、涵盖面很广的规划,对资源开发具有明确的指导意义。
2,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我们所研究的资源价格,应当是未经人类劳动触动过的、原始的资源价格、资源的勘探费用和资源产品的价格。任何人开采资源,都必须支付一定的费用。例如,地下水的开采,开采者虽然自行投资开采地下水,但水资源是属于国家的,开采者必须按开采的数量向国家有关部门支付费用。资源价格是由资源的数量、市场上资源产品的供求关系等因素决定的。建立完善的资源价格体系是保护资源不被破坏或少被破坏的最有效手段。
3,建立完善的资源政策体系资源政策包括资源——环境政策、区域——资源政策和产业——资源政策。也就是如何处理好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资源开发利用与区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与产业发展等关系,做到政策上配套,行动上保证。
4,建立完善的资源法律体系中国的资源法律法规已经相对完善。进一步完善资源法律的实施细则,加强对法律实施的监督,加强执法的力度,是今后的重要任务,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有法律来保证,才能最有效地防止对资源的破坏。当经济发展的进程碰到转折点时,我们总会发现发展进程中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们应当通过不懈的努力去解决前进道路上的问题,清除一切障碍。
第三讲区域经济增长孙久文
一、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的定义:(1)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狭义的区域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用货币形式表示,就是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用实物形式来表示,就是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2)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广义的区域经济增长则还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等。从区域经济增长的特征来看,产值的增加并不意味着能够说明一个地区生产水平的总体的提高,也不意味着代表一个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只有把经济总量的提高、人口规模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结合起来,才能正确理解区域经济增长的含义。
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有时我们必须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来观察,才可能发现增长的长期趋势。由于经济本身所具有的波动性,增长也常常呈现出波动的态势。
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很多,不能把影响因素等同于生产要素。按照经济学新古典模型分析,区域经济的生产要素是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有了这三类要素的投入,一个地区的经济就能够增长,这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然而,一切与区域经济相关联的条件和环境可能都会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增长,使区域经济的增长或快或慢。事实上,我们在用新古典模型对区域经济进行分析时,是假定诸多的影响因素是固定不变的。
这些影响因素,可大致划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进入生产过程的,亦即投入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另一类是形成生产环境的,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指基础设施条件,相关产业的布局条件等,软件环境则包括经济制度、管理方式及组织形式等等。
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区域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的增长是同质的,所以其增长的机制从总体上看是一致的,大致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需求的拉动,包括区内的需求和区外对本区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由需求拉动生产;其二是供给的驱动,原材料、资本、技术、劳动的供给,必然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并形成新的需求。
1,要素投入的驱动机制资本、劳动和技术的投入,从区域经济来看,存在两个杠杆:其一是投入高效率产业的杠杆。按照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的观点,经济增长就是生产要素从效率低的部门到效率高的部门的转移。一旦一个地区将其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集中到高效率的、能够起带动作用的部门,则这个地区必然会获得增长。
其二是投入高效率地区的杠杆。对不同的产业来讲,处于不同的地区,其生产的效率相差很大。如果我们将有效的生产要素资源都投入到那些具有高效率的地区和部门,宏观的经济增长必然会十分明显。需要强调的是,高效率的地区并不仅仅是指发达地区,因为有很多时候不发达地区在某些发展的时段时,会获得比发达地区
2,产业部门增长的拉动机制区域经济增长可以具体化为各种产业部门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部门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产业,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
3,地区增长的拉动机制区域经济增长还可以具体化为各地区的增长,在一定时期,可能有某一个或几个地区增长速度很快,成为带动性的先行地区,从而区域经济获得整体上的增长。例如,中国沿海地区近20年来的经济增长,受到三大直辖市和五个“新兴工业省份”广东、福建、浙江、江苏、山东经济增长的巨大拉动,而沿海地区更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区域。
均衡增长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1),赖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赖宾斯坦认为,不发达经济中存在人均收入提高的趋势,如通过要素投入促进经济的增长,也存在相反的趋势,如人口无限地增加。如果要想使区域经济获得增长,必须使投入能够足够大,克服相反的趋势带来的影响。赖宾斯坦认为应当有一个临界点,突破这个临界点,区域经济就能够增长。例如:在一个人口10万人口的地区,人口增长率为2%,则临界投资率可能是10%。
(2)内尔森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内尔森认为,不发达经济中的人均收入提高和降低的趋势,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产生影响,即便在一个短期内经济有所增长,但经济增长又导致人口的增加,从而使人均收入的水平又回复到原来的状态,或者更低的水平。内尔森主要是从人口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来看这个问题,并指出,如果不能从制度上进行变革,不能靠国家进行投入,这种状态很难被打破。
(3)贫困恶性循环理论。纳克斯则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同一个问题。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力,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这是从供给的角度看的,如果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如此循环往复,贫困恶性循环。
2,打破低水平循环的增长理论纳克斯认为:恶性循环的根源在于资本的不足,而外来资本的缺乏在于本地区缺少有效需求,归根到底,是造就这种需求。如何造就呢?纳克斯认为只有在大范围内,各个部门当中平衡地进行投资,使各部门间互相形成需求,才可能造成这种需求,才可能促使资本进入。纳克斯的理论是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区域经济学在引入这一概念时,错误地认为均衡增长就是在所有地区同时增长,这其实是误解,因为纳克斯并没有谈到任何空间的问题,而只是谈部门的问题。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与纳克斯的均衡增长观点是一致的,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大推进的三个理论基础:生产函数的不可分性、需求的不可分性和储蓄供给的不可分性。正由于三个“不可分性”,部门间的增长只有相互协调,经济才有可能增长。大推进理论是指:在一个足够大的外部资本的推动下,增长在区域的各个部门间推进,造成部门之间的相互需求,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均衡增长并不是指所有的部门都按照统一的比例、在所有地区按一个速度增长,不可以机械地理解。均衡增长的中心在于区域内的产业应尽可能地完备,使产业间能够相互形成需求,从而获得内生的增长愿望。其实,如果我们把“一个强大的外力”这个要素去掉之后,那么均衡增长的理论与新增长理论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非均衡增长理论1,非均衡增长的概念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汉斯·辛格等是非均衡增长理论的代表。赫希曼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2,连锁效应非均衡增长理论提出了著名的连锁效应的概念,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连锁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后向关联效应、旁侧关联效应。(1)前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前,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原料、燃料和生产设备等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2)后向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之后,其产品成为许多产业的原料、燃料或生产设备,或直接进入消费部门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3)旁侧关联效应。指主导产业在进行生产过程当中,有许多产业为其提供相关的服务而产生的部门关联效应。
获得非均衡增长的区域经济,前提是存在着区域贸易。因为率先投入的部门要想带动全地区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定的规模经济,而当部门规模扩大之后,必要有庞大的市场。显然,落后地区不可能满足其要求,必须向其他地区输出,这是非均衡增长的关键所在。
二、区域经济开发模式区域经济开发概论区域经济开发指人类运用发展经济的各种手段作用于特定区域的区域经济过程,所以,区域开发理论是以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的,具有更大实用价值的应用理论。
区域开发有明确的开发主体,这个主体自始至终都控制着开发过程;区域开发是以特定区域为对象,对这个区域未利用自然和经济社会资源进行利用,对已利用的进行再利用。所以,区域开发是保持区域资源、环境、经济社会和谐统一的前提下,求得对区域内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经济的最大限度增长和社会的进步。
区域开发的第一个特点是其开发对象的位置、范围的明确性,无论范围大小,都可以成为明确的开发行动。第二个特点是其开发的时效性。对一个地区的开发行动,一般都限制在一个具体的时间期限之内,这样有利于开发规划的实施和开发投资的筹措。第三个特点是其开发行动的综合性。
区域开发不仅仅是工业开发或农业开发,而是综合性的,涉及自然、经济、技术、文化、社会等各个要素的综合性开发,因此要尽力避免开发的片面性和绝对化。最后,区域开发要达到区域内所有地区经济的普遍增长,而不是一城一池的点滴增长。
区域经济开发模式
(1)增长极模式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最有效手段,是把区域有限的资源集中使用到主导部门的发展上来,通过对主导部门的投入,激活产业链条,扩大区域市场需求,带动相关部门的发展。但是,主导部门的发展不可能是凭空造就的,必须落实到一定的地点。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把这种主导部门集中而优先增长的先发地区称为增长极。
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周围区域的增长。
实际上,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的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
(2)发展轴模式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样高于增长极的功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
发展轴同样存在着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效应的强度更强,对周边的影响更大。发展轴在不断地丰富之后,力量更强大,最后将成为一条发展地带。发展带是发展轴的成长结果及其演化最后形式。
(3)网络型模式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增长网络的形成,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出来,而不是仅仅从一个点上表现出来,对于网络所在的区域来说,意味的增长结果的分散化和增长极点的分散化,而对于更大区域来说,则将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增长极,所以其极化的效应可能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区域开发中产业部门更替模式区域经济增长依靠要素的投入,即(Q=f(K,L)。但要素投入必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才能够获得产值的增长。如果主导部门和与之相关的其他部门在区域内已经形成,经济的继续增长,就必须靠要不投入从生产率低的部门转移到生产率高的部门。
区域产业部门更替的基本原理凡是处于创新阶段与发展阶段之间的产业部门,可称之为发展部门,处于发展阶段与成熟阶段之间的部门称之为成长部门,处于成熟阶段与衰退阶段之间的部门称之为成熟部门,处于衰退阶段的部门称之为衰退部门。发展部门,成长部门和成熟部门,处于衰退阶段的部门称之为衰退部门。发展部门,成长部门和成熟部门,都是不同程度的兴旺部门。
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就是把区域经济要素从衰退部门转到兴旺部门来,使相同的投入能够有更多的产出。区域内部产业部门的更替,实质上就已经形成的部门结构的转变。这种转变是与产业部门的创新分不开的,因为从衰退部门转出的生产要素,大多要投入到处于创新活动阶段的发展部门,而这些部门往往是比原有部门高出一个技术档次的部门。于是,生产要素的部门转移与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发生,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出水平同时提高,出现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兴旺部门是接受生产要素转移的部门,衰退部门是生产要素转出的部门。
区域开发部门空间转移的规律一般处于高梯度的地区,其创新活动都比较激烈。新的产业部门、新产品、新技术等都不断产生和发展。同样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必然会随之提高,对新产品需求的增加和旧产品成本的上升,使高梯度创新地区必须有所扬弃,所以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就有了原动力。而处于低梯度的地区,往往有如下几种情况:
1,由于处于发展的传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技术都很缺乏,所能够发展的大多是技术简单、劳动密集的低水平的产业部门,与高梯度地区存在着明显的技术水平上的差距。这类地区出于发展的渴望,具有较大的接受梯度转移的主动性。
2,由于资源耗竭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产业部门,改善部门结构。有许多地区,其经济发展是建立在某种资源优势的基础上的,特别是发展比较早的地区,许多产业都依靠本地丰富的资源,并以此为优势,发展起一系列相关的产业,形成一个由主导产业带动辅助产业的局面。但是,随着对资源开采时间的延长,区域的资源优势逐渐趋于枯竭,而建筑在其上的各种产业仍在运转,但却成了无米之炊。
(1),尽量节约资源,合理开发应当根据矿区的设计要求,按开发规划去合理开发,严禁乱挖乱采,以保证矿区在规划设计的年限内,能够均匀地发挥作用。在开发的同时注重地质勘探工作,争取在原有矿区的边沿或相邻地区发现更多的补充矿产储量,适时进行生产能力的建设,使矿区的总生产能力不至于过早地下降。
(2),适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形成新的支柱产业资源型的区域经济地区,应当密切注视区域内主要资源的消耗速度,在主要资源还算丰富的时候,适时发展新的产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当是“居安思危”的主要内容。当某地区的主要资源开发到达中期阶段时,就应当开始有新的支柱产业诞生,并以此为中心调整产业结构。
3,由于区位条件变化而产生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产业机制,加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联系,改善区位条件。所谓区位性的停滞或衰退,其产生的原因是某个区域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发生变化,使其经济地理位置发生了变化,原先建设在优势区位条件基础上的产业,由于这种优势条件的消失而趋于衰退。
区位条件是一种社会经济条件,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区位条件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总的来讲,经济发展之后,大部分地区的区位条件得到了改善,但是,也有些地区因相邻地区发展之后,本身被罩在了发展区域的阴影当中,长期处于一种萧条或停滞的状态,继续下去,必然会引起衰退。
防止产生区位性衰退,关键一点是对本地区的产业进行多样化发展,对支柱产业进行不断的更迭,以保持其优势和能力。应当随时注意本地区区位优势的变化情况,做到未雨绸缪。作为一个区域来说,应当经常性进行区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地区的优势分析(最少5年应进行一次),以期对本地区保持经常性的正确估计。
4,由于环境恶化而影响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转入新的生产技术,改善生产环境。由于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环境恶化,引起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引起的损失超过了每年新增加的收益,使区域经济停滞或衰退。环境性衰退到目前为止,尚水引起国内各区域的普遍注意。环境恶化带来的影响,有时不是直接的,有时则是通过对发展条件的影响来发挥作用。当人们只注重产值增加的时候,往往容易忽视条件的变化,忽视环境恶化的负作用。
5,由于体制原因造成的经济停滞,迫切需要从发达地区引入新的发展机制,改善部门的发展战略,注入新的发展动力。由于旧的体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使国民经济无法注入新的活力,劳动者的积极性得不到发挥,先进科学技术得不到应用。
目前国际产业转移的动向1、国际产业转移的一般特点二战以后,随着国际直接投资和产业转移规模不断扩大,国际产业转移呈现以下一般规律:(1)国际产业转移的类型是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开始,进而到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转移。
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首先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产品、零部件,如轻纺、食品加工等,其表现是发展中国家出口加工区的普遍建立和“三来一补”贸易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结构也由初级产品为主转为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随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机械、化工等,早期接受产业转移的国家和地区,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它们的现代工业部门已经大部分处于资本密集型阶段或重化工阶段。
随着发达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知识化、高度化,发达国家在继续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和资本密集型的同时,也开始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成熟的中间型、非核心复杂技术工序和零部件生产。产业转移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为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产业转移被赋予更多的技术内涵。
(2)国际产业转移的主体是从相对发达的国家转移到次发达国家,由次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即首先以具备一定工业发展基础的国家和地区为重点,然后再扩展到其他国家和地区。如以轻纺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例,它先是从美国转移到日本,又从日本转移到“四小龙”,接着又从“四下龙”转移到东盟四国和中国。
(3)国际产业转移的完成一般都是从加工装配开始,经过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等的积累,最终过渡到零部件和原材料的本地化生产,实现产业转移。
(4)国际产业转移的技术水平通常都是进入标准化阶段的技术。此时产品的技术趋于稳定,技术投入很少,成本优势成为竞争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2、当前国际产业转移新的特点(1)第三产业投资成为国际产业转移中的新热点。(2)国际产业出现跳跃性。(3)生产外包成为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兴主流方式。(4)国际产业转移出现产业供应链的整体搬迁趋势。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特征由于体制改革所激发出来的经济发展的活力,大大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向更高的层次发展。经过20年改革开放的发展过程,区域经济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资源配置趋向合理,地区优势得发挥。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区域经济发展和环境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对外开放深入发展,西部大开发将成为新的热点,区域经济发展将获得新的活力。
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立,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区域贸易将会更快发展,区域关系更趋紧密。东北振兴形成我国区域经济的新极点“中部崛起”与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新转移东部领跑与都市圈区域规划的启动
第四讲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与区域产业结构
一、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包括地区GDP的增长和人均GDP的增加,“不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一个国家的商品产量和劳务量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经济增长”[1][1][美]德怀特·H·帕金斯等:《发展经济学》,14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问题在于,仅仅保持高增长速度是不够的,对于发展中的大国而言,经济发展更加重要。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的提高。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不同的是,仅仅有人均GDP的增长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与此相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是否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的,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他们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集聚到城镇中从事着效率更高的第二、第三产业活动,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工业化和城市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缺一不可。
二、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比较落后。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生产为主。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工业阶段。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增长达到较高的速度,因此,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也是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阶段。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续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
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阶段。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及。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为生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武装传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三是新兴产业和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等。
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专业化及社会分工已广泛发展,往往在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寻求在该领域发展最好的合作伙伴,以求质量的完美。正因为如此,同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协作的需要,相互投资占很大比例。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求个性。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区域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域发展阶段的跃迁。换句话说,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时,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把资本投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
另外,罗斯托的发展阶段的理论,也是比较通用的。1,传统社会阶段2,起飞前的准备阶段3,起飞阶段4,向成熟推进的阶段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其中: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特性。习惯上,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分别简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如果说第一、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那么第三产业则主要是服务并繁衍于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
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队、警察等。
3、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配第-克拉克定律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第二,在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的下降。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制造业内部的演化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过程:1.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从传统产业农业中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因此通常成为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工业的比重逐步增加。这是因为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工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产业链长、前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特别是任何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原材料工业作基础,庞大的重工业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替代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herHoffmann)对重工业化的研究非常深入。他用消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此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理。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
3.技术集约化过程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趋势。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源。
五、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业化为基本前提。
1、地区生产专业化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门。地区专业化部门具有特定的区域属性,一个县的专业化产品对于一个省来说就不一定是专业化产品,甚至还需要输入。对于一个省、一个大区来说,也是一样。
地区专业化部门的判定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其计算公式是:
式中:为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为i地区j部门的产值;为i地区工业总产值;为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为全国工业总产值。当>1,可以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当≤1时,则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自给性部门。
2、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所有的专业化部门在地区经济中都起重要作用,但只有主导专业化部门也即主导产业才能在地区经济中起主宰作用,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2)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发展。
(3)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
3、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比如以工业替代农业,以重工业替代轻工业,以深加工工业替代原材料工业,以技术密集型的产业替代资金密集型产业,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等等。
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重新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和活力。
形成产业的功能结构: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基础产业
第五讲区域产业布局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1,区位选择的标准成本最低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在一个市场和多个原料、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的最低点可以从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当中去寻找。其次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了运费的影响。因此,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的最低点,转向去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
市场份额最大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区位选择为占有市场服务,是实现生产的利润最大的原则。这种市场区位的理论,是廖什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因素除了原材料运输费用因素之外,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作用等都十分重要。后来的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廖什的观点。
聚集效益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韦伯对聚集和分散因素的定义为:“聚集因素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分散因素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生产者聚集在一个特定区位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反过来又可以解释这种聚集现象。外部经济产生的纯粹的溢出效应,使一个巨大的本地市场能够支持达到有效规模的中间投入的发展,形成劳动市场的优势,产生规模报酬的递增。
2,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1)自然环境包括自然条件在内的自然环境,对三次产业的布局都有很大影响。对农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直接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对用水、用地及一些特殊环境的要求上。
对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类对城市建设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城市建设中的用地用水等必备条件外,优雅的环境、清澈的河流、美丽的山峦,都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2)自然资源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布局不论是地区组合,还是企业规模,无不受地区资源禀赋的制约。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完全一致。农业的发展,主要取决于土地的情况;矿业则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
第二产业的产品间接来源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因此出现多种情况。从传统形式上看,工业接近原料地和消费地,就近取得所需的原料和燃料,这是自然资源对第二产业影响的最直接体现。在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区位选择开始摆脱资源的制约,使其自由度增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和地理分布,距离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降低,因而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使产业布局的自由度加大。
——在工业社会,处于资源经济时代,资源的有效供给决定着企业的命脉,而知识经济时代,自然资源不再是产业发展的唯一需要,产业发展更多的需要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包括资金、制度、劳动力、文化、管理等)。因此,在有限的自然资源衰竭和减少的同时,智力资源和社会资源变得更加丰富,企业区位选择的自由度更大。
(3)人口和劳动力由于区域产业布局不仅涉及到一个部门或一个企业,而是涉及到一组企业或几个部门,这些部门或企业对劳动力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对劳动力的数量、质量和价格等方面都提出不同的要求。
(4)资金资金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增长是资金投入的函数,对于一个地区来说,其资金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可分为内部积累资金和外部投入资金。
(5)市场市场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产业部门最终确定布局地点的重要依据。市场的需求量和产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大小。任何市场的任何产品,都有一个“门槛”需求量,低于这个值,就无法进行规模生产。而需求量的变化,对生产企业产品的数量和品种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是工业企业区位选择的宏观前提。
市场因素的集中表现是消费区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首选地。第一,由于距离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降低,那么市场就成为对农业和工业指向性最大的因素。
第二,市场因素是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目前第三产业越来越发达,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产值高达GDP的70%。第三产业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第三产业是消费区产业,它的发展是由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水平来决定的,它的大部分行业对区位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同时它对环境的污染小,地区容量大,布局的自由度大,因此,第三产业布局是随着市场的扩大而增加的。
(6)运输在农业区位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中,距离因素是产业区位选择的最大因素,传统工业运量大,单位重量的价值低,降低运费是降低产品成本的关键,因此距离因素是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但是,目前运费在产品成本中的作用仍然是很重要的。运输线路的构成、走向和站场的位置仍然影响厂址的选择。运输货物的特性,亳无疑问会影响运费的构成。除此之外,我们至少还应强调两点: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运输手段的日益现代化,运送货物的速度加快,相对成本降低。站场和港口附近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吸引力加大,说明运输因素本身仍然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7)技术技术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体现的。包括: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改善了各类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其地理分布,从而改变了产业布局的自由度。
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由于生产工艺、运输技术、输电技术等的进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时空范围,从而改变了产业分布的面貌。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的结构,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老的工业部门在新技术武装下被赋予了新内涵,它们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产业区位选择上也出现了有别于以前的情况。
(8)智力资源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时代。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劳动为主要形式,以知识人才为生命载体。
二、产业布局的指向1,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一个具体的地点,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易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特别是这个地点如果能够集市场与原燃料地于一本,那么各类指向型企业都可能向此地集中。
2,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1)能源指向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铜等有色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另外,重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造纸业等在有些情况下也属于燃料、动力指向型产业。在这类部门中,燃料、动力的耗费在生产成本中占有很高的比重,一般在35%-60%。能源的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布局的重要因素。
(2)原料地指向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原料地指向型产业大多是物耗高的产业部门,一般要考虑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采的年限,还要考虑运输的能力等。
(3)消费地指向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如重型机械、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的制造,建筑构件制造,面包、糖果、缝纫以及各类副食品生产部门。布局的要点是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产品就近销售的比重、以及消费地所能够提供的产业间的协作规模。
(4)劳动力指向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其他费用项目的支出。如仪器制造、纺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工艺美术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往往考虑地区劳动力的供应情况。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件要求不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通运输枢纽。另外,产品耐运性较强、运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的部门,也属于此列。
(6)高科技指向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源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布局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3、产业布局指向的新变化产业区位选择是从微观的角度考虑布局问题,是从一个行业的角度来考虑布局问题。产业布局指向的变化与企业区位选择的变化是相互关联的。(1)企业的规模技术特征。企业规模之所以对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影响,是因为不同规模的企业一般来说采用的生产技术、组织管理都改变了企业布局的指向性。
(2)企业所有权状况。企业的所有权状况也会影响企业布局的指向性。企业为了达到扩大生产、增加盈利的目的,会充分发挥其所有权优势,并不断寻求发挥这种优势的外部环境条件,迫使企业指向具有这些条件的地方。
(3)科学技术发展。科技因素决定了企业的技术特性和规模特性,同时,科技技术进步,使这些特性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由于科技因素在产品形成中的作用日益明显,企业的布局指向也就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改变。
(4)市场竞争的变化。市场竞争对企业布局的影响很复杂。在产品无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的空间上趋向分散;在产品有差异的情况下,竞争将使布局在空间上趋向集中,以便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市场条件。
三、地域合理规模1、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具有这种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企业的合理规模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是以企业的合理规模为基础的。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约效益。企业的规模效益,一般分为两类:
第一,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任何企业都有其关键设备,关键设备能否达到合理规模,对企业的合理规模影响很大。通常以企业工人人数、固定资产价值和产品产量三项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规模。有些工业部门的企业,还处在规模出效益的阶段。例如,年产1200万吨钢的钢铁厂,比年产500万-800万吨的钢铁厂在吨钢设备投资上节省10%-15%,产品成本降低5%-10%。然而,企业的规模过大,会增加大量的运量和运费,增加各种相关投资,延长基建的时间,造成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环境问题增多等。
第二,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工业生产中的联合化就是把彼此有联系的各种不同工业部门的生产联合在一个企业里进行,构成一个统一的生产整体。联合工厂一般具有下列特征:工艺的同一性(由于工艺过程的一致而联合)、空间的统一性(有共同的厂址)和技术与组织领导的统一性。
——地域合理规模地域合理规模体现在两个层面:地域内每个企业的合理规模,地域内整体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单个企业的合理规模表现出适当聚集的态势,并不是越大越好。
同时,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由于通讯的便利和市场指向的加强,跨国公司可以把生产的各个环节布局在不同的地域,各个分厂分工协作,生产不同的零配件,同样的产品可以在接近不同的市场地域生产;一个公司,其管理和研发总部、生产产品的工厂、销售部可以布局在不同的地方,并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
地域内整体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表现为某一产业的合理规模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和规模,其规模是否合理。一个地区的原材料、能源的供给,资金、劳动力的供给、基础设施承受能力、环境的排污能力、管理水平等在特定时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这个限度内聚集,就能产生节约,实现规模效益,但是,聚集效益服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聚集超过一定界限,程度越强,其效益越低。
2、地域合理规模的类型从产业聚集的方式上讲,地域合理规模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第一,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聚集。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有产前联系产业、产后联系产业和旁侧联系产业。它的生产过程要消耗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时又有另外的企业消耗它的产品,更有一些企业与之有着这样或那样生产过程或产品消耗的联系。这些企业聚集在同一地域,可以减少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强生产过程的联系,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第二,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基础设施一般分为三部分:生产性基础设施,指为产业生产服务的诸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供给、物资供应及金融等;生活性基础设施,指为生活服务的诸如商业、服务业、公用事业、住宅及公共设施等;社会性基础设施,指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诸如教育、科研、卫生、环保、治安,等等。如果许多企业共同使用这些较为齐全的基础设施,企业本身可省掉许多非生产性投资,增加企业的投资效益。
第三,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今天的管理,其含义已经大为扩展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内容外,信息的传递、科技的普及、企业间的协调等,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一群企业聚集在一个地域,可以加快信息传递,减少管理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3、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为:第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人,追逐利润是其天生的本性,一个企业之所以布局在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就要看它是否在这里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第二,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合的结果,产业结构包括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功能结构,还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知识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第三产业空前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通常为主导产业。
第三,社会效益是否最大。从这方面评价产业布局的效益,主要指对地区发展所作的贡献,产业布局在特定地区,对于该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并不是唯一的,但是,能为该地区提供税收、安置就业、提高该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等等都很重要。
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布局在特定地区,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那么,虽然它能产生很大的经济效益,也不能考虑。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既是企业的自主选择,也是政府部门的规划决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区域产业政策来调整。
四、产业集群集群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所的不同族群。当把集群引入到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则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强劲、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了产业集群的概念。
1、产业集群理论概述一些产业或部门在参与全球范围内组织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选择了某些特定的地域来集聚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些新的产业区或产业集群。在这些新产业区内,产业内部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区内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协作程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进而使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并取得较强的竞争优势。
这种区域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对外开放的,这类集群的形成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源,又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互动关系。高效的本地企业网络、快速的信息扩散和专业技术的传输,使得这些区域的经济取得了成功。
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和知识交流,在地理区位接近的情况下得到增加,社区的创新文化将各种创新机会变成了现实,从而使这一区域表现出非凡的经济活力与创新活动。
典型的如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第三意大利”)、德国的南部地区、美国的硅谷和128公路地区、英国的剑桥工业园、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法国的安蒂普利斯地区等等。
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是马歇尔从合作的角度来论述,并首次提出了“产业空间聚集”问题开始的。马歇尔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分析描述和分析了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的地域集中和发展的情况,并形成产业区理论。
他指出,大量具有专业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他们之间的合作是柔性的、动态的,新思想、新信息、新技术在区域内的各企业之间快速流动和传播,这些新知识和信息流动的渠道,主要依赖于本地拥有共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当地居民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活动。马歇尔强调,区域内企业在分工与交易过程中、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实现外部规模经济,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90年代以来,从新熊彼特主义的观点出发,将创新、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产业集聚的创新体系(Lundvall,1992)。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的空间聚集。迈克尔·波特从战略管理和竞争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集群,提出了地区竞争力著名的“钻石”模型,他特别强调产业集群对一定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作用。这标志着产业聚集理论研究的第三次高潮的出现。
产业集群理论有:第一,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首先提出的,解释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的企业享受更多的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
马歇尔把这种产业聚集区称为“产业区”。克鲁格曼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提出了“规模报酬递增”模型,他实证考察了报酬递增对制造业地理集聚的作用机理,提出制造业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运输成本三个参数是决定制造业企业地理集聚的关键性因素。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科斯于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念。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因此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企业的交易费用。
第三,竞争理论。波特于1998年出版了《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书,从竞争优势的角度系统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形成: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2、产业集群的内涵和外延产业集群定义: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特定领域内联系密切的企业和相关支撑机构在一定地域内的集中所构成的产业群。这些产业群通过地理集中和产业组织优化,通过群体效应获得经济要素的竞争优势。
产业集群种类:第一,Markusen(1996)则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种类型:①马歇尔式产业区,意大利式产业区为其变体形式;②轮轴式产业区,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多个主要企业;③卫星平台式产业区,主要由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组成;④国家力量依赖型产业区。
第二,以市场导向和协作方为基础来分类,可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类:①手工艺/传统工业产业群(如意大利的制鞋业);②组装的生产网络如(韩国的消费电子装配);③高技术综合体(或园区);④基于大企业的工业中心。
第三,1998年,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处(UNCTAD)根据网络化中的每个企业的技术水平、市场的扩展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将产业集群分为五种类型:①非正式的合作网络;②有组织的合作;③创新型集群;④科技园区;⑤出口加工区等。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大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产业集群的分类则显示了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产业关联度、区位优势,等,将产业集群分为以下几类:①纵向集群,这是由产业的纵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②横向集群,是由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③区位指向集群,由区位优势指向形成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的特征:具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地域特性与网络特性,即产业集群首先是某产业的企业;其次是该产业的企业落户在某地;再次落户在该地的某产业的企业与其它单位构成了一个网络组织。因此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产业以网络形式而落户于某地,形成了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
其中,产业是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区域是产业的栖息地,正是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把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身,其次才是具体企业,由于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集群内的人才丰富、信息多、资源共享,因而市场势力很强,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3、产业集群的形成(1)产业集群形成的条件集群的产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历史条件。第一,集群产生的供给条件。主要有:集群产品存在技术可分性;集群产品的运输成本低;集群产品存在丰富的产品差异化机会;企业竞争环境的动态多变与速度的经济性;技术创新的网络性与知识的互通性。
第二,集群产生的需求条件。主要有:集群产品的消费行为易变性;营销信息沟通的口传性;集群中企业可获取多方面的需求利益;本地市场的支持与挑剔顾客的存在。
第三,集群产生的社会文化和历史条件丰富的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使集群内部的经济关系具有很强的社会嵌入性。运行良好的集群往往存在共同的文化传统、行为规则和价值观。这种社会文化环境氛围促使集群内部形成一种相互依赖关系,大大减少了交易费用,使企业家之间的协调与沟通容易进行,企业之间的深度劳动分工得以执行。
(2)产业集群形成的途径产业集群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形成:第一,关键性企业的衍生。产业链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关键性企业,通过该关键性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第二,中小企业的集中。由于某种共同的低成本和某种特定的地域条件,使得某种类型的中小企业集中分布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从而形成了具有共生性的中小企业群体。
第三,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在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自发形成的,一旦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地方政府往往都会积极参与,通过相应的产业政策热情扶持,对本地产业集群的跃升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第四,城镇化的推动。除了一些大的专业性开发园区演变为产业集群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开始兴起的,这缘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结果。
4、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区域化集群区域化特性的来源大致是:处于同一产业的若干企业在一个共同的市场上发生竞争,这种竞争不仅吸引本行业的企业,同时也吸引了处于下游的生产要素供应者在竞争的外围落脚,共同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样,这一区域就形成了围绕这个产业的独特竞争环境,产业内的信息交流增加,对竞争对手的了解趋于深化,互动创新的过程得到强化。
——区域经济的集群化区域经济的集群化,指的是一个区域的经济,如果持续保持活力并发展出自已的竞争优势,这一区域内的企业与产业将会形成一个集群,区域经济将借集群的创新与学习过程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并持续地存在下去。地缘因素会增加信息的交流,强化人员活动的集中性。这一方面回事了区域内的产业内部信息流通的速度和扩散速度;另一方面也形成了特殊的面对面的交流模式,无形中减缓了产业内部信息外流的速度。
五、新产业区布局1、技术要素及其区域流动新产业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要素。区域间的技术流动,也称为技术转移,是指某一区域的技术持有者将技术的使用权转让给另一区域的使用者的过程,这样也就使得新产业区逐步扩散。
技术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巧。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以较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新的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通过技术改进,可以缩短生产时间、提高现存的劳动量和资本量的生产率。
技术的空间扩散一般有三种形式第一,近邻扩散。这种扩散过程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随着扩散源距离的增加,扩散强度会依次递减。第二,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指以创新源地为起点,依照一定的等级顺序扩散。等级扩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许多事物的扩散往往需要相对类似的空间。第三,位移扩散。位移扩散指扩散随时间产生非均衡的位移。在这种扩散中,新技术往往是通过传播者自身的移动,将新技术带到新的地方。
技术要素流动对于技术输出地和接受地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接受地来说,技术要素流动是缩小区际技术和经济差距重要契机。一般而言,技术创新总是先发生于技术基础好经济发达的地区,并且逐步向技术基础较差的经济落后地区转移。因此,落后区域可以通过引进现有的先进技术,减少研发成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步伐,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梯度技术扩散主张应该让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发达地区掌握先进技术,建立新产业区,然后再将技术按梯度依次扩散到其他地区,而跳跃技术扩散则认为,低梯度区并不需要等待高梯度区传递技术和信息,而是应该直接采用和引进新技术,也就是说,技术的扩散不一定要按梯度等级顺序进行,而是可以跨越先进地区直接到次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现实中,要依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技术扩散理论。
2、新产业区国际学者在研究新产业区的过程中,对新产业区含义的理解不同,在新产业区的概念、类型划分和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论,甚至至今尚无统一认识。
弹性专精区域。皮埃尔和塞伯将新产业区看作是弹性专精的区域。他们强调新产业区的共同特征在于:专业化小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业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公共和私立部门广泛提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的结构,以调节企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与区内外的大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其次,地域网络。斯科特将新产业区定义为基于合理劳动分工的生产商在地域上结成的网络(生产商和客户、供应商以及竞争对手等的合作与链接),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联系。
再次,地域系统。派克和圣根伯格认为,新产业区是指有地理边界的生产系统,大量的企业在不同阶段、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同一种产品,实现专业化分工。格罗佛里认为新产业区本质上是一个中小企业群组成的地域系统,更准确地讲,是一个地理上有界的中小企业群组成的地域系统。
影响影响新产业区建立的因素第一,技术创新与扩散。中小企业的内源力和竞争力的高低对技术创新至关重要。拥有地域根植性的集聚经济,当地协作环境好,集聚企业的联系稳定长久,企业间能够相互信任;否则当地协作环境差,集聚企业间的关系多为偶然性、不稳定的,这种当地企业的集聚不能称为新产业区。因此,很多新产业区就是一种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
第二,产业联系的本地化。高技术产业的地方联系也有前向和后向之分,前向联系是生产高技术产品的企业与市场或客户的联系,后向联系是高技术企业与其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无论是哪一种联系,都必须使其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与地方产业发生联系。
第三,新企业的出现。新企业的出现会影响产业集聚。原有企业对衍生企业总是具有密不可分的的支持力度,会使衍生企业不必费力开拓市场从而使得区域内衍生活动迅速发展。第四,知识创造型的劳动过程。高新技术产业的很多劳动都是创新过程,它是一种在使用知识的同时,创造出更多知识含量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因此,高新技术产业的劳动大多表现为无形的、知识再创造过程的脑力劳动。
第五,知识与信息的流动。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劳动的无形化,更多地进行着的是知识的生产与创造,因而无论在企业之间还是个人之间的流通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面对面的知识流动与信息的流通与传输,这种无形网络的联络显得更为重要。
3、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布局原则:第一,要求靠近市场。在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靠近市场,靠近用户,才能及时发现需要,开发新产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并做好售后服务工作。第二,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可就近聘请到高级科技人才,最快获得最新的科技成果,可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共享先进设备和实验设施,这样能保证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保证技术人才的提供。
第三,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激烈,只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才能正确领导企业;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设备先进,只有高素质、受过训练的的劳动力才能胜任。第四,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水、电、气、通讯设施方便,靠近国际机场或海港,靠近高速公路,离中心城市的距离不能太远,方便职工上下班。
第五,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要能保证高新技术产业所需要的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和服务部门,综合配套能力强。因此,一般高新技术产业都设在较发达地区。第六,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即优惠的地方政策、优良的法律、财务、专利、工商及进出口服务。
第七,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性产业,高产出、高风险,需要充足的风险投资。因此,不仅要能提供资金,还要能帮助企业进行管理,传授经营管理经验。第八,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如旅游城市就不适合布局高新技术产业,因为那里的城市气氛过于轻松散漫,不适合高度紧张、竞争激烈的高科技创业精神。
第九,要求聚集性。高新技术有聚集效应,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一起,可以在共享和竞争中相互利用和促进,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多布局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十,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高、收入高,因此,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子女上学方便、交通便利、住房条件优越、水质良好、气候适宜等。
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容易形成产业集群,也需要产业集群为其提供发展环境。我国高新技术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引资而忽视了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联系、创新性和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在促进园区内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错失了不少良机。
第六讲、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开发的主体对区域的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各方面未来发展所作的总体安排和战略部署。重点问题:●区域规划的概念和性质●区域规划的规划体系及其相互关系●区域规划的设计和发展战略
6.1区域规划的概念与性质6.1.1区域规划的概念长期以来,人们对区域规划的定义争论不休,大家从对区域经济学不同的理解提出了各自的观点。(1)理解区域规划概念的角度理解区域规划,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第一,宏观规划的角度。即从宏观经济的发展需要出发,对区域空间进行以社会经济综合发展为目的的规划,制定中长期的发展战略规划。这种规划往往具有指导性,是政策性的规划。国家和区域的发展规划,如“十一五”规划,都属此类。
第二,中观规划的角度。将规划的范围限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综合考虑区域内部资源的分布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条件,将大都市与周边吸引地域结合到一起,对这个特定地区的经济活动及产业发展,制定一揽子的发展程序和时间表。区域规划的内容应当相对比较具体,要涉及到具体地区的具体部门或具体产业,规划的文本要具有可操作性。
第三,微观规划的角度。将区域规划解释为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或者是扩大的土地利用规划,或者是城市规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各类资源的开发规划和居民小区的开发规划等等。微观的理解更倾向方案的设计,以促进某一类小区域的发展作为规划的最终目的。
(2)区域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按照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来分析,区域发展离不开三个最基本的要素: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要素转化为财富,需要有条件和途径,而政策、机制和环境,决定各类要素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大小。区域规划是解决这些生产要素现在和未来在特定区域的配置或部署的问题。它以现实的各类生产要素的组合为基础,根据发展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安排未来时期的要素如何组合、如何运行。
(3)区域规划与产业布局的关系产业布局研究的核心是企业如何选择分布地点的问题。根据廖什的市场区模型,如果市场区的范围成为已知条件,我们要解决的是生产企业的布局问题。区域规划要解决的是在什么时间、投入多少、投入哪类要素,各类要素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什么样的地方组合和以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机制去组合。
(4)区域规划与区域政策的关系区域政策的基本目标是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间利益关系的协调问题,其基本特征是政府通过政策的作用,扶持不同类型区域,为区域选择适合自己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区域政策的基本点是国家制定的、分类指导各不同类型区域发展的经济政策,或者是上一级区域政府制定的、指导下级区域经济发展的政策。一般讲,随着区域系统的缩小,区域政策与区域规划的共性就越多,最后当规划区域变为很小的区域是,区域政策就变成为区域规划。也就是说,人们普遍认为小区域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一个区域规划就能解决了的问题。
(5)区域规划定义的表述综上所述,我们为区域规划下的定义是:区域规划是一定地域范围内区域发展的战略策划和产业发展与布局的方案设计及其实施对策的总和,是优化区域空间结构、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解决区域发展方向问题的重要手段。目前,区域规划已由制定物质建设规划为主转向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为主,规划中更加重视经济、社会和生态因素的共同作用。从空间上看,以整个国家为对象的区域规划,是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主要难点。
6.1.2区域规划的性质(1)规划的区域性区域的特点决定区域经济的特点,区域经济的特点决定区域规划的特点。不同区域由于自然地理、资源、社会发展、经济基础、文化传统等的差异,经济发展的模式和途径是有很大区别的,完全相同的区域是没有的。区域规划的区域性就是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情况,设计不同的规划方案。
第一,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的差异性。第二,区域社会文化条件的差异性。第三,区域经济基础的差异性。
(2)规划的战略性区域规划的战略性,表现为当前决策的未来性的特点。当前制定的区域规划,是对未来的一种谋划,是当前决策在未来的实施。由于时间因素的不确定性,决策的基础又是对发展前景的预测,所以短期的规划准确程度较高,长期的规划准确程度差一些。但区域规划并非是一劳永逸的,因为任何的决策都是在不断做出、不断修订的,即根据当时当地、根据具体情况不断矫正,所以我们关键的是预测区域经济未来的趋势,而不仅仅是某个指标。也就是说,区域规划的战略性,是指我们今天制定的规划,为未来的发展提出若干条可供选择的不同道路,然后进行选择。
(3)规划的科学性。规划的科学性首先是指规划过程的科学性,然后是规划方案本身的科学性。规划的过程是建立一种思路、确定一种模式的过程,需要有科学的态度和精神,以及先进的规划方法和手段。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和环境都在变化,区域的规划也处在不断修正当中,规划的过程已经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规划的制定者必须面对这一情况。
第一,独创性。通过发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资料来推进规划的进步,新的规划思路和政策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第二,集体性。区域规划的方案要能够获得区域内大多数人的赞同和认可。第三,普遍性。对区域发展中的现实材料的把握应当具有普遍意义上的科学性,包括地区统计资料的准确性、预测指标统计检验的正确性和合理性等等。第四,更替性。在区域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和不断修正规划者的观念。
(4)规划的权威性对区域规划的可操作性要求,使区域规划必须具备权威性。没有权威就不可能实施操作,甚至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一个科学的、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能够付诸实施并指导区域经济未来发展的规划,本身就具备了权威规划的特点。专家权威和科学权威是区域规划权威性的来源。区域规划的过程应当有一个懂科学,懂技术的专家组参与。专家的作用在于解决规划中的技术问题,提出与政府所考虑问题不相一致的意见,并对规划的科学性进行详细的论证。
6.1.3区域规划的任务(1)明确区域的发展方向确定区域发展的方向必须有充分的根据,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一定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取向决定了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速度和政策,形成了区域发展的大背景;第二,区域的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区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而现状是未来发展的基础,综合分析区域经济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是制定区域发展方向的必然要求;
第三,周围区域的发展现状及其与本区域的相互关系。区域经济发展在今天已经是一种具有广泛联系的经济活动,一个区域的发展必然与周围地区发生多种类型的联系。区域经济发展方向的确定不能离开这种联系;
第四,可持续发展原则。区域是一个由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相结合的有机整体,区域发展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而且要求取得最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所以,确定区域规划的方向时,也必须坚持获取综合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第五,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区域发展的先进性是通过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实现的,区域发展的方向也必须有先进的科技作为发展的动力。要正确认识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使区域的发展能够跟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
(2)提出区域的发展目标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是区域规划的第二个任务。区域规划的目标是区域未来要达到目的的预测。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是统一的。发展方向通常是定性描述,而发展目标则是发展方向定量化的反映。发展目标可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规划思想的高度概括,具体目标是发展方向的深化和具体体现,由一系列的指标体系来体现,具体指标应能反映出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发展速度的基本轮廓。这些指标按照属性可以分为经济水平目标、社会发展目标、生态环境目标和制度建设目标等,这些指标的获得,一般依靠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
检验区域规划的目标是否制订得准确,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进行:第一,规划目标应当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第二,规划目标要有包容和概括性;第三,规划目标要能够反映区域发展的各个方面的情况;第四,规划目标必须具体、明确,只具有单一的解释;第五,规划目标要具有时效性,要规定目标实现的时间,任何目标都只适用于一定时间;第六,规划目标要具有空间的唯一性,即一组目标只能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适用。
(3)确定区域的空间结构第一,确定区域经济增长中心。选择具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具有先进的经济和服务管理体系、具有完善基础设施的城市作为这种中心。区域经济增长有一个从单中心向多中心过渡的过程。第二,协调中心城市与外围吸引区域的关系。加快实现中心城市的现代化,通过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模式,组织生产综合体,促进城乡经济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经济和技术向农村渗透和扩散,促进农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三,确定区域的发展轴和发展带。区域经济发展轴是指规划区域经济聚集的主要轴线,该区域的经济增长中心应当位于这些发展轴上;发展带是指由一定的交通、通讯和能源供应线构成的带状区域,是规划区域未来发展和产业聚集的重点地区。
(4)选择重点发展部门,确定产业功能结构选择重点发展部门。在一定时期内,区域发展的重点应该选择哪些部门和怎样选择,没有固定的模式,只有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决定。以主导产业部门为重点,实现产业之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的,带动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上新的台阶,主要是为区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确保区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以主导产业部门为重点,就是要发挥其带动地区经济全面发展的作用。
由主导产业带动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部门的发展,形成区域的产业功能结构。区域经济要向更高的一个层次上升,产业结构的升级是重要的途径。但是,经济发展中可供选择的部门是多种多样的,对任何区域来说,不可能全部发展,而只可能选择其中的一部分。主导产业选择对于结构转变是十分重要的,通过选择主导产业能够确定区域发展产业的取舍,选择的依据是比较优势。
(5)制定产业布局规划方案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在综合评价区域发展的优势和制约因素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和区际之间的经济联系,对规划区域的基础设施等条件和原有的产业基础进行客观的评价,正确地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式,优化地域经济空间结构,合理布局生产力,是区域规划的中心环节,也是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
编制大区域(县以上)的规划,应该规划出该区域未来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包括未来的中心与周边的区域关系、区域经济中心的建设与发展情况、主要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以及区域的产业功能分布等情况。编制地域范围较小的区域规划,除对基础设施的布局方案应做出具体规划外,还应对区域性的主要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商业贸易、文化、体育、娱乐、旅游等设施进行布置。
6.2区域规划的主要类型6.2.1区域类型(1)类型区与系统区有两类系统对于我们认识区域是十分重要的:第一是类型区,第二是系统区。——类型区。类型区属于同质区域。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划分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类型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这种标识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份法去提炼和归纳。
——系统区系统区属于极化区域。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如果我们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区,那么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的所有自然和经济特征可能都是回异的,但所在位置上的相连,使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先研究整体的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的特征。
(2)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行政区域从国家管理的角度认识区域,认为区域是国家管理的行政单元,国家按照需要,划分各类行政区域,形成一个行政体系,这种体系的每一个部份,都是一个区域。行政区域是一种管理区域,它含有地理区的特点,也带有经济区的特征,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政治、文化、民族、国防、历史等多方面的因素。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最大的区别,是行政区域有固定的政府对整个区域进行管理。
——经济区域经济学认为,区域是国家经济体系中的一个完整的经济地区,具有完整的经济结构,具有完善的经济运行机制,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单元。经济单元与行政单元在地域空间上的一致,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在目前阶级的一个重要特征。区域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也需要造就一种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市场秩序,这是各级政府进行经济区域管理的任务。
(3)核心区与外围区——核心区域核心区域是我国目前发展最快的区域,集中了国家大部分的科技力量和工业企业,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贸易中心。核心区域聚集了主要的大城市,这些区域的集中发展,往往控制了附近的区域,也有可能阻滞落后地区的发展。
——外围地区外围地区是以广大的西部地区为主的、以资源产业为中心的区域。这里的大城市相对东部较为稀少,中等城市不是很密集,中心城市带动全区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比较低。这类区域的发展条件差,发展需大量的投资和先进的技术,这些都是外围地区本身所不能解决的。在发展初期,投资的效率一般较低,主要与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落后有直接关系,所以对外围地区的开发,往往是从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始,把改变外围地区的落后的发展环境作为首要的任务。
——过渡区域过渡区域是界于核心地区和外围地区中间的区域,这些区域可分为三类:一是经济已有一定的基础,但仍然以农业为主体的地区;二是由于技术进步较慢、体制改革跟不上先进地区、失掉市场或资源枯竭等而开始出现生产停滞,人口外流,市政设施落后,人均收入增长较慢,失业严重的地区;三是以能源和原材料生产为主的地区。要发展这些地区,需要大量的投资,用来保证经济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发展。
6.2.2区域规划的作用第一,优化空间结构,解决区域不平衡发展问题。一般全国性或大区域的区域规划,这方面的作用比较突出,其基本目标是为缓解工业化过程中人口过度集中、人地关系相对紧张的压力,解决区域失衡的问题。例如,日本1962年制订的《全国综合开发计划》中将国土分成“过密地区”、“整治地区”和“开发地区”三种类型地区,分别实施不同的开发对策。
第二,调整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为促进区域经济与城市发展在地区上的平衡,应当通过规划的手段协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例如,法国为扭转地方人口向巴黎过度聚集的趋势制定的全国性的区域规划,体现了控制城市规模和改善生活环境,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协调发展的思路。
第三,促进落后地区发展,缩小地区发展差距。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区域政策在其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落后地区开发应该高度重视区域规划,要在制定区域政策的同时,制定与之配套的区域规划。第四,综合开发优势资源,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区域优势资源的充分开发利用和区域产业的发展对区域的整体发展作用很大,区域规划作为区域经济管理的一种手段,如何优化资源开发和产业发展是其重要的功能。
6.2.2区域规划的类型(1)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概念规划,包括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措施等主要内容。区域发展战略规划是区域经济总体发展的战略,适用于对区域总体发展进行的整体谋划。在实践当中,又可以针对不同的地域,进行具体的规划。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是依据某一个具体的、有明确界限和范围的地区进行的规划,是区域规划中最客观的部分。
(2)区域开发规划仅仅有发展战略当然是不够的,需要有具体的规划来设计一个区域的发展,也就是解决区域的发展问题、或开发与再开发问题。区域内部的自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状况和区域外部的环境,都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和作用,都是区域发展的条件。它有着十分广泛的内容。综合评价区域发展条件,要在广泛收集、调查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剖析区域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的方面,揭示要对工农业生产的部门结构、生产发展的特点、地区分布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研究,对照生产发展的条件,揭示矛盾和问题,确定重点发展的部门与行业、重点发展的区域。对规划期内新建的工厂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要选址定点,做好工业企业的地域组合。
区域开发规划涉及到区域发展的各类具体问题有:首先,确定区域开发的目标。包括经济发展目标,社会发展目标和生态环境改善目标,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是根本目的,经济发展是手段和途径,生态环境改善是制约条件,应力求做到三者的统一。其次,评价区域开发的条件。区域开发的条件包括区域发展的制度和政策,区域资源基础,区域经济现状以及区域基础设施现状等等。再次,选择区域开发的部门。广义的区域开发模式包括产业结构模式,产业组织模式和产业布局模式,涵盖了产业选择和产业分布的各类问题,特别是对空间布局有一个综合的安排。
区域开发规划包括:——区域国土规划。其主要的任务应该解决全国各区域的资源分布和利用问题、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和城镇体系的布局问题等。——区域产业规划。是指导性的规划。包括产业选择、产业发展的条件分析、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产业竞争力分析、产业发展指标预测、重点企业培育和集群的构建、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设计等。
——基础设施规划。对各种基础设施的现状进行分析,预测未来发展对各种设施的需求量,确定各种设施的建设数量、规模、工程项目及地区分布。鉴于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发性灾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建设应对突发性灾害的基础设施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3)区域空间规划——区域空间结构规划。指区域空间类型划分的规划,根据区域不同的发展条件和环境,划分功能区。目前我国一般划分为四类地区:优化提高区域,指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较好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指重点进行较高强度的经济开发活动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指要实行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指自然保护区、生态脆弱区和其他不适合开发的区域。
——城市规划、城镇体系规划与乡村居民点规划。首先,城市规划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建设安排,达到有序控制城市建设规模和发展方向的目的。其次,城镇体系规划是区域生产要素和城镇人口在地域空间组合方式的具体形式,也是产业布局当中产业和人口聚集的类型之一。再次,编制农村居民点规划,则要在科学预测人口增长的基础上,研究农村人口的合理分布,对乡村居民点体系做出总体的设想,原则确定各居民点的空间分布,各居民点的人口发展规模,各居民点与地区中心城镇的联系等。
(3)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是区域规划的根本目标,为区域发展服务的区域规划,必须是可操作性的规划。区域规划是在科学认识区域系统发展变化规律的基础上,从地域角度出发,综合协调区内经济与资源,环境与社会等要素的关系,以谋求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系统。
首先,规划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有一个总体的规划来协调各方面的行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次,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是十分重要的。再次,实施各类规划时的相互协调是更重要的。目前不是规划太少,而是规划太多,实施起来相互矛盾,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
6.3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1)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有一个指导思想。指导思想是区域谋求发展的最高概括和总纲,对发展战略规划的影响是长期性的和全局性的。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建立在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和理论升华的基础之上的,是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的总结。正确的战略规划指导思想一经确立,就将对区域未来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态势下,制定发展战略指导思想的主要原则是:首先,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战略的全局,把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战略制定的根本出发点,转变发展观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其次,以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条件,把区域之间的协调、区域内部不同功能区的协调、各个部门的协调和不同利益集团的发展要求的协调结合起来,促进不同区域的共同发展;再次,以保护自然资源和人类文化遗产为前提,通过制定发展战略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平衡发展,实现对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有序开发利用,实现不同区域的人类文明的进步。
(2)区域定位区域定位,就是规定本区域的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内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由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已经摆脱了孤立发展,创建自己完整的工业体系的道路,进入到区域合作,相互促进的新时期,一个区域与周围地区之间的关系,它在一个较大的范围内起什么样的作用,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所以,确定自己在大区域内所处的位置,是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
区域定位要考虑一下几个方面的因素:——区位条件。根据区域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一个区域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由此产生的经济优势和生产要素优势。发达的交通和通讯条件是经济辐射的高效通道,也是区域发展的基础;现代化都市区基础设施的完善、空间结构的优化、产业分工合作体系的形成,可以提升区域的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区域经济规模总量。
——资源条件。资源条件由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构成。资源条件对各类产业发展的影响,表现为直接影响到各类产业的区位选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城乡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布局。提高人类对资源条件的适应能力,同时通过人类的努力,使资源条件发生变化,成为对人类生产、生活有利的环境。
——区域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综合考虑一个地区在国家和大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就是考察区域的综合竞争力情况,包括区域的经济实力、对外开放程度、基础设施竞争力、教育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国民素质、区域产业结构和地方政府作用等。
(3)战略目标第一,优化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目标首先是区域空间开发目标的实现,中心点是正确处理区域发展与缩小地区差异的关系。要加快区域发展,就必须打破现存的空间结构,而打破空间结构可能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可能带来经济停滞的危险,减慢发展的速度。在我国,实现平衡和可持续发展是今后唯一可行的选择。
第二,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实力。城市或城镇作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中心,其经济实力的大小对区域发展影响很大,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目标是使发展中心的实力有较大的增强。要增强实力,就要改善中心城市的经济基础、环境和服务设施,促进经济结构单一城市的经济结构多样化和综合化。
第三,加快周边地区的发展。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是相互依赖的功能性空间实体,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协调城市与周边地区的关系,是区域开发的重要内容。中心城市的周边地区是经济、自然和文化错综复杂的地区,又是城市扩张的方向所在,因而对区域发展来说,是要特别关注的区域。
第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的、综合的区域发展战略要考虑到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交通系统的建设(包括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交通系统),能源供应系统,给排水系统,以及其他公共基础设施系统。第五,其他方面的目标。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还要考虑其他方面的目标,包括提高地区居民素质的教育和培训,对区域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生态系统的保护,区域水资源的管理,土地开发与利用,地区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区域和城市景观的美化等。
(4)主要任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主要任务,需要根据特定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发展要求来制定。我国在“十一五”时期的区域发展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提升创新能力。包括整合资源要素、创新载体和互动机制,构建完善的创新网络,培育增强竞争优势,推动区域发展层次、产业结构、形象地位不断跃升,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大研发投入,吸引创新型人才,提高企业研发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重,创立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第二,提高增长质量。以优化产业结构为途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手段,提高区域经济的增长质量。衡量增长质量,包括主导产业集群的规模、竞争优势加强的情况、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的情况和单位面积的GDP规模等。第三,增强区域综合经济实力。通过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包括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生产总值的提高,地区财政收入的增加,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长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第四,加快区域城市化进程。包括城市化水平的稳步提高,实现对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控制,城区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基础公益设施的配套,新城区空间组织形态的建立,主城区区域拓展功能的不断完善,城市品位的提升和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等。。第五,加快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包括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收入分配差距的逐步缩小,社会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城乡就业水平的提高,文明安定的社会局面进一步巩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进展,抗御自然灾害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得到加强。
第六,建立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运行机制。政府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进一步强化;优化发展环境,搭建政府、企业、大学和科研院所、金融机构互动的平台。第七,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提高。资源节约型区域建设取得成效,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提高,森林覆盖率不断上升,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危险废弃物处理率都达到国家标准。
(5)区域政策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项主要内容,是实施战略规划的区域政策的制定,或称为战略规划对策设计。政策建议不是指包罗万象的各式各样的具体措施,而是指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性的措施。所以,战略对策必须具备针对性,是针对区域内经济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提出来的,能够切实解决一些难题。
刘尉生新密市中医院卫气营血辨证335
概说一、卫气营血辨证的源流卫气营血理论作为温病的辨证体系是在清代确立起来的,由温热大师叶天士创立,并经以后的温病学家如吴鞠通、王孟英、章虚谷等加以充实和完善,从而最终形成的具有独特证治内容的辨治体系。336
★温病的定义:温病是由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热病。相当或包括现代医学的病种:①多种急性传染病;②多种感染性疾病;③还包括某些非传染性的热性病。337
★温邪包括: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暑湿病邪、疠气、温毒等。发于冬春——风热病邪温病发于夏季——暑热病邪因与四时有关,故发于长夏——湿热病邪又称为四时温病。发于秋季——燥热病邪★温病具有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338
★温病与伤寒的关系:广义伤寒隶属关系温病狭义伤寒并列关系339
★伤寒与温病的区别:340
㈠立论基础卫气营血理论的立论基础是《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中有关“营卫气血”生理、病理方面的论述。341
㈡实践依据叶天士汲取前人学术经验和运用传统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诊治问题,不断总结、探索,提出新的思维,创建了新的学说。叶天士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创立卫气营血辨证的实践依据。342
二、卫气营血辨证的临床意义㈠证候类型的区分1.卫分证2.气分证3.营分证4.血分证343
㈡分析病变机理在温病过程中的卫气营血的病机变化是指人体在温邪作用下所导致的卫气营血某一部分的功能失调或实质损害,它体现了温病过程中不同证候的内在本质。卫分、气分的病机变化以功能失调为主。营分、血分的病机变化以实质损害为主。344
㈢判定病情轻重㈣识别病情传变卫分(初期阶段)肺卫气分(中期)病位肺、胃、肠、胆、脾、膀胱等营分(严重阶段)心与心包血分(晚期阶段)心、肝、肾345
㈤指导立法制方卫汗之---银翘散气治疗大法清气---白虎汤营透热转气---清营汤血凉血散血---犀角地黄汤346
第二节卫分证辨证347
一、基本内容★.生理功能:《灵枢·本脏篇》:“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者也”。又说:“卫者,卫外而为固也”。①卫气是人体的阳气之一,主要敷布于人的体表,以温养肌肤。②有抵御外邪的侵袭和驱邪外出的作用。③它内与肺气相通,外司毛孔,汗腺的开合。348
★.卫分证的概念:卫分证是温邪初袭人体肌表,引起卫外功能失调而产生的一类证候类型。卫分证分为温热和湿热两大类别。349
★.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舌边尖红,脉浮数等。★.病因病机:邪郁卫表,肺卫失宣。★.治疗措施:疏卫透表----代表方银翘散。350
二、常见的卫分证㈠风热在卫证发热,微恶风寒偏于卫者---银翘散咳嗽,疏风散热苔薄白,脉浮数偏于肺者---桑菊饮351
㈡暑湿在卫证发热恶寒脘闷心烦外散表寒,内清暑湿---新加香薷饮舌苔薄腻352
㈢湿热在卫证恶寒头重胸闷脘痞芳香透泄,宣肺祛湿---藿朴夏苓汤苔白腻353
㈣燥热在卫证发热微恶风寒,干咳痰少,咽干辛凉甘润,清透肺卫---桑杏汤鼻燥,苔薄白欠润354
㈤风热毒邪犯卫证恶寒发热全身酸楚疏风透表,宣肺利咽---葱豉桔梗汤头面红肿355
㈥温热毒邪犯卫证憎寒发热,咽喉红肿疼痛,透表泄热,解毒利咽,凉营透疹肌肤丹痧隐隐-----清咽栀豉汤356
三、卫分证的辨证思路㈠首先确立邪在卫分。(注意与风寒表证区别,并辨别病邪的性质为温邪)㈡次审卫分具体病因。(病因与季节相关,并有时毒侵袭)㈢再察卫分病位重心。357
第二节 气分证辨证358
一、基本内容:★.生理功能:《灵枢·决气篇》云:“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①输布营养物质,维持生命活动;②抗御外邪,维持体温;③是全身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原动力。359
★.气分证的概念:凡温邪不在卫分,又未传入营(血)分的证候皆属气分范围。气分证的病变范围较广泛,涉及的脏腑主要有肺、胃、脾、肠、胆、膜原、胸膈等。临床上可分为温热性的气分证和湿热性的气分证两大类,临床表现较为复杂。360
★.临床表现:气分证可分为温热性的和湿热性的两大类,气分证因病变部位及其证候类型不同而症状各异。★.病因病机:温热性的气分证邪正剧争,里热蒸迫,热炽津伤.湿热性气分证病机复杂,以内外合邪,湿热交蒸,阻滞气机,流连气分,缠绵难愈为特点。★.治疗措施:清解气热----代表方是白虎汤。361
二、常见的气分证㈠热郁胸膈证心烦懊憹轻清宣气---栀子豉汤舌苔微黄362
㈡阳明热盛证壮热、多汗、渴饮、辛寒清气,达热出表---白虎汤脉洪大363
㈢热郁胆腑证身热,口苦胸胁不舒,苦寒清热,宣郁透邪---黄芩汤加豆豉玄参方脉弦364
㈣湿热困中证发热汗出不解,脘痞呕恶,辛开苦降,燥湿泻热---王氏连朴饮心中烦闷,苔黄腻365
㈤热盛动风证身热壮盛,动风见证凉肝熄风---羚角钩藤汤舌红苔黄366
㈥毒盛气分证壮热烦渴头面红肿清热解毒,疏风消肿---普济消毒饮疼痛明显367
三、气分证的辨证思路㈠掌握基本特点,首辨温热湿热:368
气分证有温热与湿热的不同,证情相对复杂。温热性的气分证多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汗多,渴喜饮冷,尿赤,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等.气分证湿偏盛者----身热不扬,舌苔多白腻;湿热性的气分证热重湿轻身热汗出,不为汗衰,或湿热俱盛舌苔黄腻或黄浊。369
㈡次辨病位所在,区别具体证型:邪热壅肺、热郁胸膈、气分证涉及上,中,下三焦热郁胆腑阳明热炽湿热困脾暑湿弥漫三焦370
㈢分清外蒸内郁,辨察痰湿兼挟★分清外蒸内郁体表壮热外蒸---里热蒸腾于外,症见面赤大汗治当辛寒泄热外达脉象洪数有力心烦内郁---热郁于里,症见口苦治当苦寒直清里热溲赤371
★辨察痰湿兼挟胸闷咯痰气分证伴见或脘痞呕逆属兼挟痰湿之象舌苔粘腻372
㈣注重动态观察,把握传变趋向邪正剧烈交争证候易于变幻气分证故应详辨邪热传营---斑疹隐隐、心烦不宁、舌色转深等.热盛动风---惊搐、手足震颤、两目直视等。有无邪热深陷内传的征象有无正气欲脱的征兆骤然发生的身热陡降,肢冷汗出,面色苍白,脉象细数等。373
第三节营分证辨证374
一、基本内容★.生理功能:《素问·痹论》:“营者水谷之精气,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①营气源于水谷之精微,运行于经脉之中,内则营养五脏六腑,外则润泽筋骨皮毛;②营气通于心,心主神明,主宰人体的一切精神活动。375
★.营分证的概念:营分证是指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而产生的一类证候类型。因为营为血之标,所以营分证为血分证的前期。376
★.临床表现:身热夜甚,口干,反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病因病机:营热阴伤,扰神窜络。★.治疗措施:清营泄热---代表方清营汤。377
二、常见的营分证㈠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心烦躁扰,时有谵语,口干反不甚渴饮,清营泄热---清营汤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378
㈡热入心包证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热,舌謇肢厥,清心凉营,豁痰开窍---清宫汤舌质纯绛鲜泽,脉细数。379
㈢毒燔气营(血)证咽喉红肿糜烂,甚则气道阻塞,声哑气急,肌肤丹痧密布,红晕如斑,赤紫成片,清气凉营,解毒救阴壮热,汗多,口渴,烦躁,-----凉营清气汤舌绛干燥,遍起芒刺,状如杨梅,脉细数。380
三、营分证的辨证思路1、辨识营分特征,重视神志变化★.舌象变化:舌质由红渐转红绛。★.神志症状:营分证各证型均有神志方面的异常变化。381
营分证各证型均有神志异常:邪势尚不太盛,神志见症较轻神志见症相应加重出现严重神志见症邪热初入营分营分之热转盛躁扰不宁,时有谵语神昏谵语,昏聩不语心烦不宁,夜甚无寐营热炽盛内陷心包382
2、审视证候兼挟,注意体质差异★审视证候兼挟:卫营同病营热已炽而卫分之邪未净治当泄卫透营气营两燔营热已炽而气分之邪未净治当气营两清383
★审视证候兼挟舌苔尤为重要:邪热入营舌质红绛无苔若苔白若苔黄若苔粘腻卫分之邪未净气分之邪未净兼挟痰湿秽浊384
★注意体质差异:1.小儿2.年老体弱者3.产妇4.素有宿疾者385
第四节血分证辨证386
一、基本内容:★.生理功能:《灵枢·邪客篇》云:“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①心主血脉,藏神明,乃总统于心,运行脉中,周而复始,环流不息。②血为营气所化生,有濡润筋脉,营养五脏六腑之功用。387
★.血分证的概念:血分证是指温邪深入血分,引起耗血动血,瘀热互结为主要病机变化的一类证候。临床上以高热和出血为其特点。388
★.临床表现:身热,躁扰不安,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病因病机:热盛耗血动血,热瘀交结。★.治疗措施:凉血散血---代表方犀角地黄汤。389
二、常见的血分证㈠热盛动血证身体灼热,躁扰不安,甚或昏狂谵妄斑疹密布,色呈紫黑凉血散血或吐衄便血,---犀角地黄汤舌质深绛紫绛,脉细数等。390
㈡气营(血)两燔证壮热,口渴,头痛,烦躁不安,气营(血)两清外发斑疹,甚或吐血溺血,神昏谵妄,两目昏瞀,口秽喷人,---加减玉女煎周身关节痛如被杖,苔黄燥---化斑汤或焦黑,舌质深绛或紫绛等。---清瘟败毒饮气营(血)两清----即辛寒清气合凉营(血)解毒391
㈢热与血结证少腹坚满,按之疼痛,大便色黑,小便自利,神志如狂,或清或乱,攻下泄热,活血逐瘀口干,漱水不欲咽,脉沉实或细涩,---桃仁承气汤舌有瘀斑或紫绛,脉细涩。392
三、血分证的辨证思路㈠辨清出血部位,明确体内脏腑393
㈡谨析血瘀程度,慎察神志变化★辨血瘀的程度,其辨证的主要着眼点如下:1.舌象变化2.斑疹色泽3.血液颜色4.脉象的变化394
★血分证多有神志方面的异常:1.血热较轻者多表现为躁扰不宁,甚或偶有谵语。2.热毒炽盛者可为昏狂谵妄。3.瘀热扰乱心神则可见如狂发狂的狂乱之象。4.营血热邪内陷心包,灼液为痰堵闭清窍,则可见神昏谵语或昏聩不语。395
㈢关注正气盛衰,判明预后转归辨察的着眼点主要是审察以下脉证的动态变化:如在病程中发现患者面色苍白、神情萎靡、四肢不温和脉象微细欲绝等征象,则为正气欲脱或外脱之兆,临床应予高度重视。1.发热2.出汗3.面色4.神情5.气息6.脉象396
卫气营血辨证小结397
★.温病常见症状一、发热:发热是贯穿于温病始终的最主要症状之一,也是温病的必具症状。然而由于温病不同的阶段的不同,则发热的机理亦不同。热势又各具特点。398
(1)发热恶寒——发热与恶寒并见,发热时伴有恶寒。主病——温病初起邪在肺卫。(2)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定时或不定时发作。主病——温病中湿热秽浊郁闭膜原之象。(伤寒病中,为热郁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的表现。)(3)壮热——热势炽盛,多表现为但热,不恶寒,反恶热。主病——热入阳明,气分热盛。399
(4)日晡潮热——发热于下午益盛,热势起伏如潮水状。主病——阳明腑实。(5)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扪久始觉灼手。主病——湿中蕴热,湿热郁蒸。400
(6)身热夜甚——发热以夜间为甚。主病——邪热入营,营阴耗损。(7)身热肢厥——指胸腹灼热,手足厥冷。主病——多见于营、血分,也可见于气分腑实内结,邪热闭郁。401
(8)夜热早凉——夜间发热,清晨热退身凉而无汗。主病——温病后期,邪热未尽,留伏阴分。(9)低热——热势不高而持续不退。主病——温病后期,邪少虚多,肝肾阴虚,内生虚热。402
二、汗出异常①无汗温病初期————邪遏肌表,腠理闭塞。(兼发热恶寒,口微渴。)温病中期————热入营,营阴伤,无作汗之源。(兼灼热、烦躁、舌绛。)温病未期————液亏里虚,阳弱阴衰。(兼肢厥、肌肤甲错,脉细。)403
表虚不固——发热,恶风,脉虚。②时有汗出湿热郁蒸——汗出热减,继而复热,脉濡数。404
实证————阳明热炽,迫津外泄。(兼高热烦渴)③大汗亡阴——津气外泄,亡阴脱变。(兼神志恍惚,口干,舌红无津,脉数大)虚证亡阳——阳气外亡,阴不内守,气脱亡阳。(兼肢冷脉伏舌淡)405
④、战汗:在温病过程中突见肢冷爪青,脉沉伏。全身战粟,甚或肢冷脉伏,继而全身大汗淋漓.机理:邪留气分,正不甚衰,正邪相争,正逐邪出。战汗转归:①病愈——战汗后神清而静,脉静身凉,为正胜邪却,病情向愈。②邪陷——战汗后身热不退,烦躁不安,气粗而短,脉躁急为正不胜邪,邪热内陷。③战而无汗——全身战栗而无汗出,为正气亏虚,不能托邪外达。406
(二)口渴温邪袭表,津液未伤——一般口不渴。①卫分邪犯肺卫,微伤津液——咽干,口微渴。407
——大渴引饮,喜冷饮。②气分热重于湿——口渴饮不多。湿重于热——口渴不欲饮或喜热饮。热盛伤津气分湿热,气机受阻,津液不布408
③营血分——邪热入营,热蒸营阴上承——口干不甚渴饮。④温病兼挟痰饮——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但所饮不多,或饮下不舒。⑤胆火内炽,津液受伤——口苦而渴,常并见寒热如疟,心烦,脉弦数等症。409
(四)神志异常1.烦躁不安——心中烦热,坐卧不安,但神志尚清。原因:热扰心神。410
2.神昏谵语——神志不清,意识丧失,语无伦次。①营热扰心——舌绛无苔,心烦不安,时有谵语。②血热扰心——斑疹,吐血,便血,昏谵似狂。③热陷心包——体热肢厥,不语,舌绛,神昏。④热结肠腑——潮热,便秘,舌苔黄燥,神昏谵妄。411
3.神志昏蒙——表现意识模糊,时明时昧,似清似昧,呼之能应,如呆如痴,时有谵语等。原因:气分湿热,酿蒸痰浊,蒙蔽心包,扰及心神。412
4.昏聩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沉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严重的。原因:多因热闭心包而致。5.神志如狂——表现昏谵躁扰,妄为如狂。原因:多为下焦蓄血,瘀热扰心所致。413
(五)痉(1)热盛动风(实风)——来势急剧,抽搐频繁有力,颈项强直,牙关紧闭,甚至角弓反张,两目上视,肢厥昏谵,脉弦数或弦数有力,舌红绛。(2)阴虚动风(虚风)——手足徐徐蠕动,或口角颤动,心中憺憺大动,伴见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形体消瘦,口干舌燥,盗汗神疲,舌红少苔,脉虚数等414
(六)出血温病过程中发生出血,一般为邪热深入营血,迫血妄行所致。温病出血的特点:①多为突然发生的多部位的出血,即广泛出血,病情重。②或以一个部位出血为主而兼有其他部位的出血,与内科之血证表现局部出血,时出时止为主者不同。41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北师大版语文第十一册《梅香正浓》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语文第二册快乐的小公鸡课件PPT.ppt
- 最新北师大版语文第三册《丁丁冬冬学识字》(一)课件PPT.ppt
- 最新北教版一年级综合实践上册-第二课教师节课件PPT.ppt
- 最新区域地理南美洲课件PPT.ppt
- 最新区域之间的投入产出模型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区分辩辨瓣辫课件PPT.ppt
- 最新医保办主任竞岗汇报课件PPT.ppt
- 最新区域经济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区域性门脉高压症韩宗文课件PPT.ppt
- 最新医古文名校精品之医话四则、与薛寿书和赠贾思诚序课件PPT.ppt
- 最新医古文.课件PPT.ppt
- 最新医古文重点.doc课件PPT.ppt
- 最新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类经序[资料]课件PPT.ppt
- 最新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类经序[优质文档]课件PPT.ppt
- 最新医古文名校精品课件——外台秘要序课件PPT.ppt
- 最新医学-急性缺血性卒中静脉溶栓治疗课件PPT.ppt
- 最新医学-肩袖关节镜手术配合体会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