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9.00 KB
- 2022-04-29 14:30:34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小儿脑瘫推拿治疗课件
小儿脑瘫的传统医学康复治疗二、病因病机1.先天禀赋不足,肝肾亏虚,精血不能濡养筋骨2.喂养失当或久病失调,至脾胃亏损,气血虚弱,筋骨肌肉失于滋养3.风痰留阻络道,气滞血瘀,筋脉失利
小儿脑瘫的传统医学康复治疗三、辩证分型1.肝肾不足:五硬2.脾胃虚弱:五软3.气滞血瘀:五迟
小儿脑瘫的传统医学康复治疗穴位敷贴疗法取穴:肝肾不足:肝腧、肾腧、太冲、太溪脾胃虚弱:脾腧、胃腧、中脘、章门气滞血瘀:膈腧、血海、足三里、三阴交肺虚久咳:肺腧、定喘、天突、膻中
小儿脑瘫的传统医学康复治疗头皮针靳三针方案主穴:四神针、脑三针、颞三针配穴智力低下:智三针言语障碍:舌三针平衡障碍:脑三针视力障碍:眼三针、定神针、听力障碍:耳三针
小儿脑瘫的传统医学康复治疗体针疗法取督脉、任脉、胃经、肾经、膀胱经等经络腧穴辩证取穴肝肾不足:肝腧、肾腧、太冲、太溪脾胃虚弱:脾腧、胃腧、中脘、章门气滞血瘀:膈腧、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小儿脑瘫推拿治疗一、推拿补泻二、不同类型小儿脑瘫的推拿治疗三、几种脑瘫常见临床表现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的补泻关系1.按经络的循行方向,顺经为补,逆经为泻2.按手法的旋转方向,顺时针旋转为补,逆时针旋转为泻3.按手法的刺激强度,轻揉为补,重揉为泻4.按手法的操作时间,时间短为补,时间长为泻5.按手法的频率,缓摩为补,急摩为泻6.按手法的性质,旋推为补,直推为泻7.按手法的运动方向,推上为补,推下为泻8.按血液循环方向,向心操作为补,离心操作为泻
不同类型的小儿脑瘫推拿治疗方法一、痉挛型脑瘫二、紧张性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三、非紧张性不随意运动型脑瘫四、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五、强直型脑瘫六、共济失调型脑瘫
一、痉挛型脑瘫推拿治疗痉挛型脑瘫时,可根据其牵张反射亢进,持续性肌紧张引起功能运动障碍两个特征进行治疗。在缓解痉挛肌治疗是,要对其弱化的拮抗肌采用不同的推拿治疗手法,增加拮抗肌的肌张力和肌力,同时进行治疗。
一、痉挛型脑瘫(一)治疗原则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经整复、缓解痉挛(二)操作头部:取穴:百会、四神聪、神庭、印堂、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1线、顶旁2线主要手法:一指禅推法、按揉法、梳法
一、痉挛型脑瘫上肢部:取穴:肩髃、曲池、臂中、外关、合谷主要手法:按揉、拿捏、摇法下肢前侧及外侧部:取穴:髀关、伏兔、风市、足三里、阳陵泉、解溪主要手法:按揉、拿捏、摇法腰背骶部级下肢后侧取穴:脾腧、肝腧、肾腧、环跳、承扶、委中主要手法:按揉、拍打、推
二、紧张性不随意运动型脑瘫紧张性不随意运动型脑瘫,既有不随意运动,又有痉挛型特点。身体呈非对称姿势。因为肌紧张亢进,所以不随意运动相对不多。痉挛多发生在身体的近端,不随意运动多发生在身体的远端。重者出现角弓反张。
二、紧张性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一)治疗原则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缓解肌痉挛(二)操作头部:取穴及部位:百会、风府、天柱、大椎、双侧舞蹈震颤区主要手法:按揉、拿捏、梳、擦法
二、紧张性不随意运动型脑瘫上肢部:取穴:肩髎、肘髎、臂中、合谷、中渚主要手法:按揉、滚、摇、搓、抖、捻下肢前侧、内外侧部:取穴: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解溪、太冲主要手法:按揉、滚、摇腰背部及下肢后侧部:取穴:肝腧、脾腧、肾腧、环跳、承山主要手法:按揉、滚、按压
四、肌张力低下型脑瘫肌张力低下型脑瘫的主要特点是肌张力低下,抗重力肌发育障碍,自主活动的能力低下,呈软瘫状态。推拿治疗时宜给予稍强手法刺激如快速牵拉、挤压、推压、拍打、叩击、擦刷等,以提高肌张力。
四、肌张力低下型脑瘫(一)治疗原则健脾和胃、、活血生肌、补益肝肾、强筋壮骨(二)操作上肢部:取穴:肩髃、臂臑、曲池、尺泽、手三里、外关、列缺、合谷主要手法:拿捏、推揉、按压、挤压、拍打、扣、擦法
四、肌张力低下型脑瘫胸腹部:取穴:中府、膻中、中脘、气海、关元主要手法:按揉、摩法下肢前、内外侧部:取穴:髀关、鹤顶、膝眼、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主要手法:拿捏、推揉、挤压、按压、拍打、擦法
四、肌张力低下型脑瘫腰背部,下肢后侧部:取穴:肺腧、肝腧、胃腧、脾腧、肾腧、命门、腰阳关、八髎、环跳、居髎、承扶、委中、承山、飞扬主要手法:按压、拿捏、拍打、推、擦法
六、共济失调型脑瘫单纯的共济失调型脑瘫,临床上十分罕见,主要表现为平衡感觉障碍可引起不协调运动和辨距障碍。肌张力低下,但腱反射正常。推拿手法治疗,可根据患儿病情及具体情况,选择性的应用
六、共济失调型脑瘫(一)治疗原则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荣筋养肌(二)操作头部:1.取穴:百会、风池、脑户、风府、枕下旁线2.主要手法:按揉、梳法、推法、扣法
六、共济失调型脑瘫上肢部:取穴:肩贞、曲池、少海、手三里、外关、合谷拿捏、拍打、擦法下肢前侧及内外侧:取穴:阴市、足三里、梁丘、鹤顶、膝眼、飞扬按压、点压、拍打、推法腰背部,下肢后侧部:取穴:大椎、肝腧、脾腧、肾腧、腰阳关、承扶、委中、悬钟、阳陵泉按压、点压、拍打、推法
小儿脑瘫几种常见的临床表现:1、小腿三头肌痉挛2、股内收肌痉挛3、膝过伸4、足内翻5、足外翻6、小儿流涎7、吞咽障碍
1、小腿三头肌痉挛痉挛型脑瘫患儿,因为小腿三头肌痉挛而引起行走和站立尖足状态,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治疗原则:疏筋解痉,活血化瘀取穴:足三里、阳陵泉、委中、承山、浮郄、解溪主要手法:按揉、点揉、滚法
1、小腿三头肌痉挛小腿三头肌由腓肠肌与比目鱼肌组成,位于小腿的后侧。腓肠肌内侧头起自股骨内上髁后面,外侧头起自股骨外上髁后面,然后下行与比目鱼肌会和组成跟腱,止于跟骨结节处。
1、小腿三头肌痉挛委中、承山、浮郄浮郄(BL38)【定位】在腘横纹外侧端,委阳穴上1寸,股二头肌腱的内侧。【操作】直刺1~2寸。委中(BL40)合穴;膀胱下合穴【定位】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操作】直刺1~1.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腘静脉出血。针刺不宜过快、过强、过深,以免损伤血管和神经。承山(BL57)【定位】腓肠肌两肌腹之间凹陷的顶端处,约在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中点。【操作】直刺1~2寸。
1、小腿三头肌痉挛足三里、阳陵泉、解溪阳陵泉(GB34)合穴;胆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定位】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在腓骨长、短肌中【操作】直刺1~1.5寸。足三里(ST36)合穴;胃下合穴【定位】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在胫骨前肌、趾长伸肌之间【操作】直刺1~2寸。强壮保健常用温灸法。解溪(ST41)经穴【定位】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操作】直刺0.5~1寸。
1、小腿三头肌痉挛胫骨前肌:起点为胫骨体外侧面上1/2。止点为内侧楔骨内侧面和第一跖骨底趾长伸肌:起点为腓骨、胫骨上端。止点为第二至第五趾。拇长伸肌:起点为腓骨前面和小腿骨间膜。止点为拇趾远节趾骨底。
2、股内收肌痉挛痉挛性脑瘫患儿容易出现大腿内收肌痉挛,造成股角小,剪刀步,严重地影响患儿的步行功能。治疗原则:舒筋解痉,活血化瘀取穴: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悬钟、箕门、血海、阴廉、曲泉、阴包、足五里主要手法:按揉、掌滚、拿捏、推按、掌擦、叩击
2、股内收肌痉挛环跳(GB30)【定位】侧卧屈股,当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在臀大肌、梨状肌下缘;风市(GB31)【定位】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简便取穴法:垂手直立时,中指尖下是穴。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中渎(GB32)【定位】大腿外侧正中,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在阔筋膜下,股外侧肌中;膝阳关(GB33)【定位】阳陵泉上3寸,股骨外上髁外上方凹陷中。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悬钟(GB39)八会穴之髓会【定位】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在腓骨短肌与趾长伸肌分歧处;
2、股内收肌痉挛箕门(SPll)【定位】在血海穴与冲门穴的连线上,血海穴直上6寸。在缝匠肌内侧缘,深层有大收肌;血海(SPl0)【定位】屈膝,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在股骨内上髁上缘,股内侧肌中间;
2、股内收肌痉挛曲泉(LR8)合穴【定位】屈膝,当膝内侧横纹头上方,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中阴包(LR9)【定位】股骨内上髁上4寸,缝匠肌后缘足五里(LR10)【定位】气冲直下3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下方,有内收长肌、内收短肌;阴廉(LR11)【定位】气冲直下2寸,大腿根部,耻骨结节下方。有内收长肌和内收短肌;
2、股内收肌痉挛大腿内收肌群:耻骨肌、长收肌、短收肌、大收肌、骨薄肌大腿外展肌群: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股方肌、闭孔肌
3.膝过伸治疗原则:疏通经络、强筋壮骨、理筋整复取穴:鹤顶、梁丘、膝眼、足三里、阳陵泉、飞扬、委中、肾腧主要手法:按揉、拿捏、推压、搓、擦
4.足内翻治疗原则:疏通经络、舒筋整复取穴:悬钟、昆仑、飞扬、丘墟、解溪主要手法:按揉、拿捏、推揉、点按、摇、推
5.足外翻治疗原则:通络活血、整筋理复取穴: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照海、复溜、冲阳主要手法:按揉、推揉、滚、叩击、擦
6、小儿流涎症治疗原则: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益气敛液取穴:百会、承浆、地仓、迎香、颊车、上廉泉、合谷主要手法:按揉、推揉
7.吞咽障碍治疗原则:疏通经络、取穴:舌三针、咽四针、金津、玉液、手法:舌三针、咽四针取1.5寸针灸针,垂直进针0.5寸,平补平泻金津、玉液点刺放血
谢谢!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培养文学情趣;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鼓舞我们前进。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概述本篇专论水气病的辨证论治。一、概念:水气病即水肿病,是因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水液内停,泛滥肌肤所致。此外,该病与三焦及膀胱的功能失调也有密切关系。二、分类:张仲景将水气病主要分为风水、正水、皮水、石水、黄汗五种。三、治疗:张仲景提出了发汗、利小便和攻逐水邪三大法则。
一、病因病机(一)风水相激肺气不行[原文]脉浮而洪,浮则为风,洪则为气,风气相搏,风强则为隐疹,身体为痒,痒为泄风,久为痂癞,气强则为水,难以俯仰。风气相搏,身体洪肿,汗出乃愈。恶风则虚,此为风水;不恶风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为黄汗。(2)[提要]本条论述风水形成的机理及风水与黄汗的鉴别。1.风水形成的机理:风水相搏,肺失通调,水溢肌肤。2.风水与黄汗的鉴别:风水恶风,黄汗不恶风;风水小便不利,黄汗小便自利。
(二)脾肾阳虚水不化气[原文]问曰:病下利后,渴饮水,小便不利,腹满阴肿者,何也?答曰:此法当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当愈。(12)[提要]本条论述下利后形成水肿的机理。病机:下利之后,脾肾阳虚,水液内停,泛溢肌肤。
(三)肺失通调,肾虚水泛[原文]寸口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水不沾流,走于肠间。少阴脉紧而沉,紧则为痛,沉则为水,小便即难。(9)[提要]本条从脉象论述水气病形成的机理。病机:肺失通调,肾失温化,水液内停,泛溢肌肤。
(四)水病及血,血病及水[原文]师曰:寸口脉沉而迟,沉则为水,迟则为寒,寒水相搏。趺阳脉伏,水谷不化,脾气衰则鹜溏,胃气衰则身肿。少阳脉卑,少阴脉细,男子则小便不利,妇人则经水不通;经为血,血不利则为水,名曰血分。(19)[提要]本条从寸口、趺阳、少阳、少阴等脉的变化,论述水气病发生的病机和证情。1.水气病的病机:肺失通调,脾失运化,肾失温化,三焦气化失常,水液内停,泛溢肌肤。2.血分的特点:先有经闭,后有水肿。
二、分类与辨证(一)四水与黄汗[原文]师曰:病有风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黄汗。风水其脉自浮,外证骨节疼痛,恶风;皮水其脉亦浮,外证跗肿,按之没指,不恶风,其腹如鼓,不渴,当发其汗。正水其脉沉迟,外证自喘;石水其脉自沉,外证腹满不喘。黄汗其脉沉迟,身发热,胸满,四肢头面肿,久不愈,必致痈脓。(1)[提要]本条论述水气病的分类及脉证,指出风水与皮水的治疗原则。
1.分类: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2.风水(1)病机:风邪袭表,肺失通调,水液内停,泛溢肌肤。(2)主症:全身浮肿,尤以上半身为甚,骨节疼痛,恶风,脉浮。3.皮水(2)主症:肌肤浮肿,腹胀腹肿,脉浮或沉,但无恶风症状。4.正水(1)病机:肾阳不足,水液内停,停水射肺。(2)主症:少腹肿满,气喘,脉沉而迟。5.石水(1)病机:肾阳虚衰,寒水凝结,停水外溢。(2)主症:少腹肿满石硬,脉沉。6.黄汗(1)病机:水湿郁表,湿郁化热,湿热互结。(2)主症:身热,胸满,四肢、头面浮肿,久则形成痈脓。7.风水与皮水的治疗原则:发汗去水。
(二)水气病辨证1.太阳伤寒、风水、皮水、黄汗、肺胀辨证[原文]太阳病,脉浮而紧,法当骨节疼痛,反不痛,身体反重而痠,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为风水。恶寒者,此为极虚发汗得之。渴而不恶寒者,此为皮水。身肿而冷,状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燥不得眠,此为黄汗。痛在骨节。咳而喘,不渴者,此为脾胀,其状如肿,发汗即愈。然诸病此者,渴而下利,小便数者,皆不可发汗。(4)[提要]本条论述水气病的辨证及治疗原则。
1.辨证(1)太阳伤寒证的特点是:发热,恶寒,无汗,骨节疼痛,脉浮紧。(2)风水的特点是:身体浮肿酸重,恶风,脉浮。(3)皮水的特点是:身体浮肿,但不恶风,脉沉或浮。(4)黄汗的特点是:身体浮肿疼痛,汗出色黄如柏汁,胸中窒闷或疼痛,暮燥不得眠。(5)肺胀的特点是:咳喘,甚至浮肿。2.治疗原则:上述病证均可用汗法治疗。3.禁忌:津液损伤者,禁用汗法。
2.血分与水分辨证[原文]问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师曰:经水前断,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难治;先病水,后经水断,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去水,其经自下。(20)[提要]本条论述血分与水分的辨证。
1.辨证:(1)血分的病机是瘀血内阻,气滞水停,泛溢肌肤;主症为先有经闭,后见水肿。(2)水分的病机是水液停留,泛溢肌肤,阻遏血道;主症为先病水肿,后见经闭。2.预后:水分易治,血分难治。
3.气分病[原文]师曰:寸口脉迟而涩,迟则为寒,涩为血不足。趺阳脉微而迟,微则为气,迟则为寒,寒气不足,则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则营卫不利;营卫不利,则腹满胁鸣相逐;气转膀胱,营卫俱劳,阳气不通即身冷,阴气不通即骨疼;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阴阳相得,其气乃行,大气一转,其气乃散;实则失气,虚则遗尿,名曰气分。(30)[提要]本条论述气分病的病机、脉证和治则。
1.气分病的概念:气分病是指由于气血不足,阳虚寒盛,致使气机凝滞,水湿停留之证。2.主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盘。(见31、32条)3.兼症:手足逆冷、腹满、肠鸣、身冷、骨痛、肌肤不仁。4.治则:调其阴阳,温运阳气,化气行水。
三、治法(一)利水、发汗法[原文]师曰,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18)[提要]本条论述水气病的治疗原则。水气病的治疗原则是:腰以下部位水肿当利小便;腰以上部位水肿的当发汗。
(二)峻下逐水法[原文]夫水病人,目下有卧蚕,面目鲜泽,脉伏,其人消渴。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脉沉绝者,有水,可下之。(11)[提要]本条论述水气病可下之证。1.病机:水气结实,邪气壅盛。2.主症:腹部水肿,二便不利,眼睑浮肿,面目鲜泽,如有卧蚕状,脉沉伏。3.治则:峻下逐水。
四、证治(一)风水1.风水脉证[原文]寸口脉沉滑者,中有水气,面目肿大,有热,名曰风水。视人目窠上微拥,如蚕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时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风水。(3)[提要]本条论述风水脉证。风水脉证有:面目肿大,眼睑浮肿明显,甚至全身浮肿,颈脉跳动明显,身热,咳嗽,脉沉滑,兼见恶风、身体疼痛。
2.风水证治(1)风水表虚证[原文]风水,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腹痛加芍药。(22)防己黄芪汤方:方见湿病中[提要]本条论述风水表虚的证治。1.病机:表气已虚,复感风邪,肺失通调,停水外溢。2.主症:汗出,恶风,身肿,身重,脉浮。3.治则:益气固表,利水疏风。4.方剂:防己黄芪汤。
(2)风水挟热证[原文]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23)[提要]本条论述风水挟热的证治。1.病机:风邪外袭,停水外溢,兼夹郁热。2.主症:脉浮恶风,全身浮肿,口渴自汗。3.治则:疏风散水,兼清郁热。4.方剂:越婢汤。
(3)风水本证与正水的治疗[原文]水之为病,其脉沉小,属少阴;浮者为风,无水虚胀者,为气。水,发其汗即已。脉沉者宜麻黄附子汤;浮者宜杏子汤。(26)[提要]本条论述风水与正水的不同治法。
1.风水(1)病机:感受风邪,肺失宣降,停水外溢。(2)主症:全身浮肿,脉浮恶风,汗出而喘,骨节疼痛。(3)治则:疏风散水。(4)方剂:杏子汤。2.正水:(1)病机:肾阳不足,水气停留,上逆于肺。(2)主症:腹满,喘息,脉沉小。(3)治则:温经发汗,祛水平喘。(4)方剂:麻黄附子汤。
(二)皮水1.皮水郁热证[原文]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越婢加术汤主之。方见下(5)[提要]本条论述皮水挟热的证治。1.病机:肺失宣化,脾失运化,停水外溢,内兼郁热。2.主症:全身浮肿,小便不利,口渴咽痛3.治则:宣肺健脾,利水清热。4.方剂:越婢加术汤。
2.皮水郁表证[原文]里水,越婢加术汤主之;甘草麻黄汤亦主之。(二十五)[释义]本条论述皮水的两种治法。皮水是由脾阳虚不能运化水湿,肺气虚不能通调水道,水湿停留,泛于肌表而成。皮水湿郁化热,一身面目黄肿者,可用越婢加术汤,宣肺健脾,清解郁热,而行水湿;若水湿停于肌表,无热而身肿者,可用甘草麻黄汤,内助脾气,外散水湿。本条所述同一皮水而设两方,属同病异治。但越婢加术汤证兼有郁热,而甘草麻黄汤证则无热象。
3.皮水脾虚证[原文]皮水为病,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茯苓汤主之。(24)[提要]本条论述皮水脾虚证治。1.病机:脾阳虚弱,水湿内停,停水外溢。2.主症:全身浮肿,四肢肿甚,聂聂而动,小便不利,兼食少气短,饮食不消。3.治则:健脾益气,利水消肿。4.方剂:防己茯苓汤。
4.皮水阳郁证[原文]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见消渴中(27)[提要]本条论述皮水的证治。1.病机:水湿内停,阻遏阳气。2.主症:浮肿,四肢厥冷,小便短少。3.治则:利水通阳。4.方剂:蒲灰散。
(三)黄汗1.湿热内郁证[原文]问曰:黄汗之为病,身体肿,发热汗出而渴,状如风水,汗沾衣,色正黄如柏汁,脉自沉,何从得之?师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从汗孔入得之,宜芪芍桂酒汤主之。(28)[提要]本条论述黄汗湿热入营证的病机与证治。1.病因:表虚感受湿邪。2.病机:黄汗日久,湿邪化热,湿热互结。3.主症:浮肿、汗出色黄、发热口渴。4.治则:散水除湿,兼清营热。5.方剂:芪芍桂酒汤。
2.水湿郁表证[原文]黄汗之病,两胫自冷;假令发热,此属历节。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盗汗出者,此劳气也。若汗出已反发热者,久久其身必甲错;发热不止者,必生恶疮。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此为黄汗,桂枝加黄芪汤主之。(29)[提要]本条论述黄汗水湿郁表证的证治及与历节、劳气的鉴别。
1.病机:黄汗初期,水湿郁表,郁热不甚,湿邪偏盛。2.主症:肌肤浮肿,汗出色黄,腰以上汗出,腰髋部疼痛、沉重,不能饮食,烦躁,小便不利。3.治则:解肌祛湿、调和营卫。4.方剂:桂枝加黄芪。5.黄汗病与历节病的鉴别:黄汗病两胫自冷,历节病两胫发热;黄汗病为全身出黄汗,历节病为关节周围出黄汗。6.黄汗病与虚劳病的鉴别:黄汗病的特点是汗出色黄如柏汁,虚劳病的特点是食后汗出,或盗汗,汗色不发黄。
(四)气分病1.阳虚水凝证[原文]气分,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主之。(31)[提要]本条论述脾肾阳虚的气分病证治。1.病机:脾肾阳虚,阴寒内聚,水湿停滞。2.主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兼有手足逆冷,身冷恶寒,骨节疼痛,四肢麻木不仁。3.治则:温阳散寒,宣散水饮。4.方剂: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
2.脾虚气滞证[原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水饮所作,枳术汤主之。(32)[提要]本条论述脾虚气滞的气分病证治。1.病机:脾虚气滞水停。2.主症:心下坚,大如盘,边如旋杯,兼食少倦怠,少气懒言,恶心呕吐。3.治则:行气散结,补脾行水。4.方剂:枳术汤。
五、主脉及预后[原文]脉得诸沉,当责有水,身体肿重。水病脉出者,死。(10)[提要]本条论述水气病的主脉及预后。1.主脉:沉脉。2.预后:水气病脉浮大无根者,预后差。
小结水气病分有分类、病机、主症、主脉、治则、证治等内容。
风水——风邪袭表,肺失通调,水液内停,泛溢肌肤。皮水——肺失通调,脾失运化,水液内停,泛溢肌肤。正水——肾阳不足,水液内停,停水射肺。石水——肾阳虚衰,寒水凝结,停水外溢。黄汗——水湿郁表,湿郁化热,湿热互结。1、分类及病机
2、主症风水——全身浮肿,尤以上半身为甚,骨节疼痛,恶风,脉浮皮水——肌肤浮肿,腹胀腹肿,脉浮或沉,但无恶风症状正水——少腹肿满,气喘,脉沉而迟石水——少腹肿满石硬,脉沉黄汗——汗出色黄,身热,胸满,四肢、头面浮肿,久则成痈化脓。
3、主脉——沉脉4、治则——发汗、利小便、逐水
5、证治风水本证——杏子汤风水风水表虚证——防己黄芪汤风水郁热证——越婢汤皮水郁表证——甘草麻黄汤皮水皮水阳郁证——蒲灰散皮水郁热证——越婢加术汤皮水脾虚证——防己茯苓汤正水——麻黄附子汤
黄汗水湿郁表证——桂枝加黄芪汤湿热内郁证——芪芍桂酒汤气分阳虚阴凝水停证——桂枝去芍药加麻辛附子汤脾虚气滞水停证——枳术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小儿推拿(捏脊-腹泻)(1)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支原体肺炎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支原体肺炎的诊治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眼耳口腔保健讲述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一)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特定穴常用穴位..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湿疹是怎么引起的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腹泻及护理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脑瘫的康复评定与训练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脑瘫常见病因分析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营养性贫血(NUTRITIONAL-ANEMIA)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过敏性紫癜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小儿静脉留置针的护理_图文课件PPT.ppt
- 最新小军号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小升初名词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小学五年级美术《团扇》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小学一年级家长会PPT课件1课件PPT.ppt
- 最新小学《感受幸福》主题班会精品课件PPT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