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04.00 KB
  • 2022-04-29 14:19:45 发布

最新方剂学-各论(祛湿剂)课件PPT.ppt

  • 9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方剂学-各论(祛湿剂) 祛湿剂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等作用,治疗水湿病证的方剂,统称祛湿剂。属八法中“消法”。分类:燥湿和胃、清热祛湿、利水渗湿、温化寒湿、祛风胜湿。应用祛湿剂注意事项: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治湿之法,当结合部位、脏腑、兼挟等因素。湿邪最易阻滞气机,故多配伍理气之品。祛湿剂多由芳化苦燥之品组成,易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虚,以及孕妇应慎用。 第一节燥湿和胃适应病证:湿浊内阻,脾胃失和证。症见脘腹痞满,嗳气吞酸,呕吐泄泻,食少体倦等。代表方:平胃散、藿香正气散。 平胃散随证加减:证属湿热者,宜加入黄连、黄芩以清热燥湿;证属寒湿者,加入干姜、草豆蔻以温化寒湿;兼食滞者,加山楂、神曲、麦芽以消食;兼气滞者,加木香、砂仁以理气;呕吐甚者,加藿香、半夏以化湿和胃止呕;泄泻甚者,加茯苓、泽泻以利湿止泻。使用注意:阴虚气郁,脾胃虚弱者,不宜使用。 平胃散附方不换金正气散组成:平胃散加藿香、半夏功用:解表化湿,和胃止呕主治:湿困脾胃,兼有表寒证。呕吐腹胀,恶寒发热,或霍乱吐泻,或不服水土。 藿香正气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30g)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60g)藿香去土,三两(90g)甘草炙,二两(75g)功用: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胸膈满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舌苔白腻,以及山岚瘴疟等。煎服法:散剂,每服9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或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藿香正气散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内伤湿滞湿阻气机胸膈满闷,脘腹疼痛升降失常恶心呕吐,肠鸣泄泻脉浮,舌苔白腻 藿香正气散君藿香辛温解表,芳香化湿臣陈皮、半夏理气燥湿,和胃降逆白术、茯苓健脾运湿佐大腹皮、厚朴行气化湿,畅中行滞苏叶外散风寒,醒脾宽中,行气止呕白芷外散风寒,燥湿化浊桔梗宣肺解表,又助化湿生姜、大枣内调脾胃,外和营卫使甘草调和药性 藿香正气散随证加减:表邪偏重,寒热无汗者,加香薷以助解表;气滞脘腹胀痛者,加木香,元胡以行气止痛。使用注意:湿热霍乱之吐泻,非本方所宜。 第二节清热祛湿适用病症:适用于外感湿热,或湿热内郁,或湿热下注所致的湿温、黄疸、霍乱、热淋、痢疾、泄泻、痿痹等症。代表方:茵陈蒿汤、八正散、三仁汤、甘露消毒丹。 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组成:茵陈六两(18g)栀子十四枚(12g)大黄去皮,二两(6g)功用:清热、利湿、退黄。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煎服法:水煎服。 茵陈蒿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外邪入里化热─热不得外达湿热交蒸熏蒸肝胆胆汁外溢,黄疸郁热炽盛发热,口渴欲饮,无汗,或但头汗出脾胃湿浊内阻─湿不得下泄郁滞气机恶心呕吐,腹微满,大便不爽或秘结,小便短赤舌脉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 茵陈蒿汤君茵陈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疏肝臣栀子清热泻火,利胆退黄佐大黄泄下热结,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利胆退黄 茵陈蒿汤配伍特点:利湿与泄热并进;通利二便,前后分消。随证加减:湿重于热者,加茯苓、泽泻、猪苓以利水渗湿;热重于湿者,加黄柏、龙胆草以清热祛湿;肋痛明显者,加柴胡、川楝子以疏肝理气。 茵陈蒿汤及其附方比较茵陈蒿汤茵陈四逆汤栀子柏皮汤药味组成栀子、茵陈、大黄茵陈、附子、干姜、甘草栀子、黄柏、甘草功效清热、利湿、退黄温里助阳,利湿退黄清热(强)利湿(弱)适用病证湿热黄疸黄疸病中属阴黄证阳黄证的热重于湿证主要表现一身头目俱黄,黄色鲜明,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黄色晦暗,手足四肢不温,皮肤冷,背恶寒,身体沉重,神倦食少,口不渴,虽口渴但喜热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沉细热、黄疸,发黄,心烦懊憹,口渴明显,苔黄 八正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车前子瞿麦萹蓄滑石山栀子仁甘草炙木通大黄面裹煨,去面,切,焙,各一斤(500g)功用:清热泻火,利水通淋。主治:湿热淋证。尿频尿急,溺时涩痛,淋漓不畅,尿色浑赤,甚则癃闭不通,小腹急满,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煎服法:散剂,每服6-10g,灯心煎汤送服;汤剂,加灯心,水煎服,用量根据病情酌定。 八正散主治证候病机分析:湿热下注膀胱湿热壅滞水道不利尿频,尿急,涩痛,淋漓不畅,癃闭湿热蕴结清浊不分,尿色浑赤湿热阻滞气机少腹急痛邪热伤津口燥咽干舌脉苔黄腻、脉滑数 八正散君滑石清利湿热,滑利窍道木通清热利水臣萹蓄清热利水,利膀胱之湿,清心和小肠之热瞿麦车前子佐栀子清热利水大黄清热通腑佐使生甘草清热泻火,又保护脾胃灯心药引,也增加清热利水清心 八正散随证加减:血淋者(尿频、尿急、尿痛,尿中带血),加生地、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石淋者(细小为砂淋),加金钱草、海金砂,石韦等以化石通淋;膏淋者(清浊不分,小便混浊),加萆薢、菖蒲以分清化浊。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组成:杏仁五钱(15g)飞滑石六钱(18g)白通草二钱(6g)白蔻仁二钱(6g)竹叶二钱(6g)厚朴二钱(6g)生薏仁六钱(18g)半夏五钱(15g)功用:宣畅气机,清利湿热。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煎服法:水煎服。 三仁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湿重于热证湿遏卫阳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湿阻气机胸闷不饥湿热交蒸午后身热,面色淡黄舌脉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 三仁汤君杏仁宣降上焦的气机,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又能行气,能畅通中焦气机苡仁淡渗利水,渗湿,使湿浊从小便排出臣滑石清热利水,滑利窍道通草清热利水,也能清心竹叶清热利水,引热下行佐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增加全方之温性厚朴苦温燥湿,又能行气 三仁汤配伍特点: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随证加减:湿温初起,卫分症状明显者,加藿香、香薷以解表化湿;兼寒热往来者,加青蒿、草果以和解化湿。使用注意:舌黄腻,(转向)热重于湿者,不宜使用。 三仁汤附方藿朴夏苓汤组成:藿香、半夏、赤茯苓、杏仁、苡仁、白蔻仁、通草、猪苓、淡豆豉、泽泻、厚朴。功用:解表化湿。主治:湿温初起。身热恶寒,肢体倦怠,胸闷口腻,舌苔薄白,脉濡缓。 甘露消毒丹出自《医效秘传》组成:飞滑石十五两(450g)淡黄芩十两(300g)绵茵陈十一两(330g)石菖蒲六两(180g)川贝母木通各五两(150g)藿香连翘白蔻仁薄荷射干各四两(120g)功用:利湿化浊,清热解毒。主治:湿温时疫,邪在气分。湿热并重证。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痛,身目发黄,颐肿口渴,小便短赤,泄泻淋浊,舌苔白或厚腻或干黄,脉濡数或滑数。煎服法:散剂,每服6-9g;丸剂,每服9-12g;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甘露消毒丹君滑石利水,下利湿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黄芩清热解毒燥湿臣石菖蒲、藿香、白豆蔻芳香化湿佐木通增强滑石、茵陈的清热利湿连翘、射干薄荷、贝母作用于上部,都能清热解毒,散结利咽喉 甘露消毒丹加减变化:若黄疸明显者,宜加栀子、大黄清泄湿热;咽颐肿甚者,可加山豆根、板蓝根等以解毒消肿利咽。使用注意:若湿热入营、谵语舌强者,非本方所宜。 连朴饮出自《霍乱论》组成:制厚朴二钱(6g)川连姜汁炒石菖蒲制半夏各一钱(3g)香豉炒焦栀各三钱(9g)芦根二两(60g)功用: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主治:湿热霍乱。上吐下泻,胸脘痞闷,心烦躁扰,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煎服法:水煎温服。 连朴饮君黄连清热燥湿,擅长用于中焦厚朴苦温燥湿,也有一点芳香化湿作用臣菖蒲增强黄连厚朴的化湿半夏燥湿,又和胃降逆佐1栀子清热利水淡豆豉开宣胸中气机郁滞佐2芦根清热生津,和胃止呕 当归拈痛汤出自《医学启源》组成:羌活半两(15g)防风三钱(9g)升麻一钱(3g)葛根二钱(6g)白术一钱(3g)苍术三钱(9g)当归身三钱(9g)人参二钱(6g)甘草五钱(15g)苦参酒浸,二钱(6g)黄芩炒,一钱(3g)知母酒洗,三钱(9g)茵陈酒炒五钱(15g)猪苓三钱(9g)泽泻三钱(9g)功用:利湿清热,祛风止痛。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煎服法:水煎服。 当归拈痛汤君羌活祛风胜湿,通痹止痛茵陈清热利湿臣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白术、苍术燥湿健脾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知母清热养阴使甘草调和诸药 当归拈痛汤配伍特点:发散风湿和利湿清热相配,表里同治;苦燥渗利佐以补气养血,邪正兼顾。加减变化:若脚膝肿甚,加防己、木瓜以祛湿消肿;若身痛甚者,加姜黄,海藤皮以活血通络止痛。 二妙散出自《丹溪心法》组成:黄柏炒苍术米泔水浸,炒(各15g)功用: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证。筋骨疼痛,或两足痿软,或足膝红肿疼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湿疹,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煎服法:为散剂,各等分,每次服3-5g,或为丸剂,亦可作汤剂,水煎服。 二妙散君黄柏清热燥湿,苦寒臣苍术辛苦温,增强燥湿作用,同时健脾药引姜汁使整个方清热燥湿,同时舒畅气机,也有一定的散水作用 二妙散随证加减:湿热痿证,可加豨莶草,木瓜,萆薢等祛湿热,强筋骨;湿热脚气,宜加薏苡仁、木瓜、槟榔等渗湿降浊;下部湿疮、湿疹,可以加土茯苓、赤小豆清湿热,解疮毒。 二妙散附方三妙丸组成:二妙散加川牛膝。功用:清热燥湿。主治:湿热下注之痿痹。两足麻木或肿痛,或如火烙之热,痿软无力。四妙丸组成:二妙散加川牛膝、苡仁。功用:清热利湿,舒筋壮骨。主治:湿热痿证。两足麻木,痿软,肿痛。 第三节利水渗湿适用病症:适用于水湿壅盛所致的水肿、泄泻等证。代表方:五苓散、猪苓汤。 五苓散出自《伤寒论》组成:猪苓去皮,十八铢(9g)泽泻一两六铢(15g)白术十八铢(9g)茯苓十八铢(9g)桂枝去皮,半两(6g)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主治:膀胱气化不利之蓄水证。小便不利,头痛微热,烦渴欲饮,甚则水入即吐;或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目眩晕;或短气而咳;或水肿、泄泻,舌苔白,脉浮或浮数。煎服法:散剂,每服6-10g;汤剂,水煎服,多饮热水,取微汗,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五苓散主治证候病机分析:太阳蓄水证表邪未解头痛微热水蓄膀胱小便不利气化不利渴欲饮水水气上逆水入即吐水邪泛滥水肿,泄泻,脐下动悸,吐涎末而头眩,短气而咳 五苓散君泽泻利水渗湿,排出蓄水,解决小便不利臣猪苓协助泽泻渗湿利水茯苓协助泽泻渗湿利水,健脾佐白术健脾燥湿桂枝温阳健脾 五苓散随证加减:若水肿兼表证者,合越婢汤;若水湿壅盛者,合五皮散;泄泻偏于热者,去桂枝,加车前子、木通以利水清热。 五苓散胃苓汤组成:五苓散合平胃散,苏子、乌梅、煎汤送下。未效,加木香、砂仁、白术、丁香煎服。功用:祛湿和胃,行气利水。主治:夏秋之间,脾胃伤冷,水谷不分,泄泻如水,以及水肿,腹胀,小便不利者。 猪苓汤出自《伤寒论》组成: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一两(10g)功用:利水,清热,养阴。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胀满者。煎服法:水煎服,阿胶分两次烊化。 猪苓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水热互结证气化不利小便不利热灼阴津发热,口渴欲饮热扰心神心烦不寐水邪泛滥咳嗽、呕恶、下利舌脉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 猪苓汤君猪苓偏寒,利水渗湿臣泽泻利水渗湿茯苓佐滑石甘寒,既利水渗湿,又清泄热邪阿胶滋阴养血,止血 猪苓汤配伍特点:利水不伤阴,滋阴不碍湿。随证加减:治热淋,可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使用注意:内热盛,汗多口渴严重者不宜使用。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组成:防己一两(12g)黄芪一两一分(15g)甘草炒,半两(6g)白术七钱半(9g)功用:益气健脾,祛风利水。主治:表虚不固之风水或风湿证。煎服法:作汤剂,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防己黄芪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湿邪伤于肌表身重,浮肿——风水湿邪郁于肌腠肢节疼痛——风湿表虚不固汗出,恶风舌脉舌淡苔白,脉浮 防己黄芪汤君防己祛风,又可利水黄芪益气固表臣白术健脾燥湿,助黄芪补气,止汗佐使甘草协助黄芪、白术补气,也调和诸药生姜外调和营卫,内调和脾胃大枣 防己黄芪汤随证加减:兼喘者,加麻黄以宣肺平喘;腹痛肝脾不和者,加芍药以柔肝理脾;冲气上逆者,加桂枝以平冲降逆;水湿偏盛,腰膝肿者,加茯苓、泽泻以利水消肿。使用注意:水湿壅盛而肿甚者,非本方所宜。 第四节温化寒湿适用病症:适用于阳虚不能化水或湿从寒化所致的痰饮、水肿等。代表方:苓桂术甘汤、真武汤、实脾散。 苓桂术甘汤出自《伤寒论》组成:茯苓四两(12g)桂枝去皮,三两(9g)白术二两(6g)甘草炙,二两(6g)功用:温阳健脾,利湿化饮。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煎服法:水煎服。 苓桂术甘汤君茯苓渗湿利水,平冲降逆臣桂枝温阳化气佐白术苦温,能健脾燥湿使甘草调和诸药,补气 苓桂术甘汤配伍特点: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标本兼顾。随证加减:咳嗽痰多者,加半夏、陈皮以燥湿化痰;心下痞或腹中有水声者,加枳实、生姜以消痰散水。使用注意:饮邪化热,咳痰黏稠者,不宜使用。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组成:茯苓三两(9g)芍药三两(9g)白术二两(6g)生姜切,三两(9g)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9g)功用:温阳利水。主治:阳虚水泛证。畏寒肢厥,小便不利,心下悸动不宁,头目眩晕,身体筋肉瞤动,站立不稳,四肢沉重疼痛浮肿,腰以下为甚;或腹痛,泄泻;或咳喘呕逆,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舌苔白滑,脉沉细。煎服法:水煎服。 真武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阳虚水湿泛滥上干清阳头目眩晕水气凌心心中悸动饮邪上逆,迫肺干胃咳喘呕逆寒饮流注肠道泄泻脾肾阳虚,阴寒内停腹痛水泛肌表水肿饮渍筋肉肌肉瞤动饮泛骨节、经络站立不稳,或四肢沉重疼痛舌脉——舌质淡胖嫩,有齿印,苔白滑,脉沉细 真武汤君附子温阳臣白术健脾燥湿(中焦)茯苓健脾渗湿利水(下焦)佐生姜温胃散水(上焦),和胃降逆白芍药利小便以行水气;柔肝缓急以止腹痛;敛阴舒筋以解筋肉瞤动;防附子燥热伤阴 真武汤随证加减:水寒射肺而咳者,加干姜、细辛温肺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阴盛阳衰而下利甚者,去芍药之阴柔,加干姜以助温里散寒;水寒犯胃而呕者,可加重生姜用量以和胃降逆,可更加吴茱萸、半夏以助温胃止呕。 真武汤附方附子汤组成:附子、茯苓、白术、芍药、人参。功用:温经助阳,祛寒化湿。主治:寒湿内浸,身体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苔白滑,脉沉微。 实脾散出自《济生方》组成:厚朴去皮,姜制,炒木瓜去瓤木香不见火草果仁大腹子附子炮,去皮脐白茯苓去皮干姜炮,各一两(30g)甘草炙,半两(15g)功用:温阳健脾,行气利水。主治: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阴水。身半以下肿甚,手足不温,口中不渴,胸腹胀满,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脉沉弦而迟者。煎服法:加生姜、大枣,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实脾散君附子、干姜温阳臣茯苓、白术健脾渗湿佐木瓜祛湿利湿、舒筋活络厚朴苦温燥湿,芳香化湿木香行气除满大腹子降气除满,祛水草果辛热祛寒,燥湿佐使甘草补气,调和药性生姜、大枣对内调和脾胃 实脾散配伍特点:1、脾肾同治,以温脾阳为主;2、行气温利相结合。随证加减:若气短乏力,倦怠懒言者,可以加黄芪补气以助行水;小便不利,水肿甚者,可以加猪苓、泽泻以增利水消肿之功;大便秘结者,酌加牵牛子以通利二便。使用注意:阳水实证,非本方所宜。 萆薢分清饮出自《杨氏家藏方》组成:益智仁川萆薢石菖蒲乌药各等分(9g)功用:温肾利湿,分清化浊。主治:下焦虚寒之膏淋,白浊。小便频数,浑浊不清,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淡苔白,脉沉。煎服法:水煎服,加入食盐少许。 萆薢分清饮主治证候病机分析:下焦虚寒湿浊不化肾失封藏小便频数阳虚不化清浊不分小便混浊,白如米泔,凝如膏糊舌脉舌淡苔白,脉沉 萆薢分清饮君萆薢分清化浊,长于治疗小便混浊臣菖蒲芳香化湿,又化湿开窍,作用于心及小肠,间接有助于泌别清浊佐益智仁温肾阳,也有帮助温阳化气基础上,缩泉乌药行气,温暖下元 萆薢分清饮随证加减:兼虚寒腹痛者,加肉桂、茴香以温中祛寒;久病气虚者,可加黄芪、白术以益气祛湿。使用注意:湿热白浊,非本方所宜。 第五节祛风胜湿适用病证:适用于风湿在表所致头痛身重,或风湿侵袭痹阻经络所致的腰膝顽麻痛痹等证。代表方:羌活胜湿汤、独活寄生汤。 羌活胜湿汤出自《脾胃论》组成:羌活独活各一钱(6g)藁本防风甘草炙,各五分(3g)蔓荆子三分(2g)川芎二分(1.5g)功用:祛风,胜湿,止痛。主治:风湿在表之痹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脊疼痛,难以转侧,苔白,脉浮。煎服法:作汤剂,水煎服。 羌活胜湿汤君羌活祛风胜湿止痛,入太阳经独活祛风湿止痛,入少阴经臣防风走十二经,祛风胜湿止痛很好蒿本治巅顶头痛,也能祛风寒止痛佐川芎治头痛,既祛风止痛,又活血止痛蔓荆子治头痛使甘草调和药性,缓和药性 羌活胜湿汤随证加减:若湿邪较重,肢体酸楚甚者,可加苍术、细辛以助祛湿通络;郁久化热者,宜加黄芩、黄柏、知母等清里热。 羌活胜湿汤附方蠲痹汤《杨氏家藏方》组成:当归、羌活、姜黄、黄耆、白芍、防风、甘草、生姜。功用:益气和营,祛风胜湿。主治:风寒湿邪闭阻经络之证,肩项臂痛,举动艰难,手足麻木。 独活寄生汤出自《千金要方》组成:独活三两(9g)桑寄生杜仲牛膝细辛秦艽茯苓肉桂心防风川芎人参甘草当归芍药干地黄各二两(6g)功用:祛风湿,止痹痛,补肝肾,益气血。主治:痹证日久,肝肾两虚,气血不足证。腰膝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不不仁,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煎服法:水煎服。 独活寄生汤主治证候病机分析:久痹痹证日久肝肾两虚腰脊疼痛,痿软,肢节屈伸不利,或麻不不仁气血不足畏寒喜温,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脉细弱 独活寄生汤君独活祛风湿止痛臣细辛祛风,温阳气防风风中之润剂,走十二经,祛风湿秦艽祛风止痛,透邪桂心温阳,活血,增强祛风胜湿止痛佐桑寄生、杜仲、牛膝祛风湿,补肝肾,壮腰膝当归、川芎、地黄、白芍养血活血人参、茯苓益气健脾使甘草益气健脾,调和诸药 独活寄生汤配伍特点:邪正兼顾,祛邪不伤正,扶正不恋邪。随证加减:痹证疼痛较剧者,加制川乌、制草乌、白花蛇以助搜风通络,活血止痛;寒邪偏甚者,加附子、干姜以温阳散寒;湿邪偏盛者,去地黄,加防己、苡仁、苍术以祛湿消肿;正虚不甚者,可减地黄、人参。使用注意:痹证属湿热实证者忌用。 调度策略考虑:①周转时间②吞吐率③相应时间④设备利用率研究的内容有:①作业与进程的关系②作业调度策略与算法③进程调度策略与算法本章主要讨论处理机分配问题 1.作业的状态及其转换①提交状态:一个作业在其处于输入设备进入外部存储设备的过程称为提交状态②后备状态(收容状态):输入管理系统不断地将作业输入到外存对应部分(或称输入井),如果一个作业的全部信息已全部输入到输入井,在它还没有被调度去执行前,该作业处于后备状态。③运行状态:作业一旦被作用调度程序选中而被送入主存中投入运行。④完成状态:作业运行完毕,但它所占用的资源尚未被系统全部回收时,该作业处于完成状态§4.1分级调度 作业状态及其转换图spooling系统提交收容外存就绪等待运行就绪等待交换调度完成作业调度进程调度 高级调度(作业调度、宏观调度)——按一定原则对外存输入井上的作业进行调度,并建立进程PCB。它决定允许哪些作业竞争系统资源。由于这种调度决定哪些作业可以进入系统,所以也称收容调度。作业一旦被系统收容,就便成进程或进程组。所做的工作:1选择作业;2分配资源;3建立作业的进程;4建立有关的表格5作业的善后处理。2.调度的层次 中级调度(交换调度)--它决定允许哪些进程竞争处理机。中级调度通过使进程临时挂起和激活的方法对系统负载波动作出反映,以便获得平稳的系统操作和实现较好的系统综合性能目标,中级调度的作用使作为作业进入系统和将中央处理机分配给这些作业二者之间的一个缓冲。引入中级调度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低级调度(进程调度)--它决定了存在就绪进程时,哪一个就绪进程将分配到中央处理机,并且把中央处理机实际分配给这个进程(即低级调度是将处理机分配给进程)。低级调度是由每秒可操作许多次的处理机调度程序执行,处理机调度程序应常驻内存。进程调度的方式:非抢占方式,抢占方式。抢占的方式有:1时间片原则;2优先级原则;3短进程优先原则 作业是用户向计算机提交任务的任务实体。进程是计算机为了完成用户任务实体而设置的执行实体。显然,计算机要完成一个任务实体,必须要有一个以上的执行实体,一个作业总是由一个以上的多个进程组成。3.作业与进程的关系 作业调度的功能:按某种算法从后备队列中挑选一个或一批作业调入内存,并创建PCB.1.后备作业队列与作业控制块系统中有若干作业在输入井中,为了管理和调度作业,就必须记录已进入系统的各作业的情况,系统为每个作业设置了一个作业控制块(JCB)。内容:作业名、作业状态、作业调度,以及资源申请和一些控制信息。§4.2作业的调度 作业控制块JCB作业名作业类型资源要求资源使用情况优先级当前状态其它作业控制块JCB 作业调度--按照某种调度算法从后备作业队列中选取作业,使其进入内存运行。作业调度程序的主要功能是审查系统是否能满足用户作业的资源要求以及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取作业。1.作业调度及其功能 ①按照某种调度算法从后备作业队列中选取作业。②为被选取的作业分配内存和外设资源(当系统为动态分配外设时,作业所申请的外设只作为调度的参考因素)。因此要用到内存分配程序和外设分配程序。③为选中的作业建立相应的进程。④为作业开始运行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如构造和读写作业运行时所需要的有关表格及建立负责其运行控制的作业运行控制程序。⑤在作用运行完毕或运行过程中因某种原因需要撤离时,作业调度程序还有完成作业的善后处理工作,如收回分配给他的全部资源2.作业调度应完成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调度目标⑴对所有作业应该是公平合理⑵应使设备有高的利用率⑶每天执行尽可能多的作业⑷有快的响应时间3.作业调度目标与性能衡量 2).作业调度的转换过程(1)作业从后备状态到执行状态P85(a)框图(2)作业从执行状态到完成状态P85(b)框图3.作业调度目标与性能衡量 后备作业队列空按调度算法从作业中选出一作业调用存储、设备管理程序,审核资源要求资源要求能满足?放弃该作业否分配资源调用进程管理程序建立进程进程调度否是出口作业从后备状态到执行状态 撤销该作业的所有进程及作业的JCB调用存储管理,设备管理回收分配给该作业的全部资源调用会计程序,计算该作业的执行费用调度下一个作业作业从执行状态到完成状态 3).衡量一个作业调度算法是否满足系统设计的要求给出两个常用的评价在批处理系统中对作业调度算法优劣的性能量度1.周转时间:作业i从提交时刻tsi到完成时刻tei称为作业的周转时间。Ti=Tei-Tsi完成提交3.作业调度目标与性能衡量 作业平均周转时间为(有n个作业,n>=1)nT=1/n∑Tii=1一个作业的周转时间说明了该作业在系统内停留的时间包含两部分:一是等待时间;二为执行时间Ti=Twi+Tri(停留时间)3.作业调度目标与性能衡量 2.带权周转时间Wi:Wi=Ti/Tri平均带权周转时间为:nW=1/n∑Wii=13.作业调度目标与性能衡量 4.3进程调度4.3.1进程调度的功能1记录系统中所有进程的执行情况2选择占有处理机的进程3进行进程上下文的切换4.3.2进程调度的时机4.3.3进程上下文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