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64.50 KB
  • 2022-04-29 14:27:15 发布

最新药物制剂技术5-2模块五 其他制剂 专题二 软膏剂与凝胶剂制剂技术课件PPT.ppt

  • 95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药物制剂技术5-2模块五其他制剂专题二软膏剂与凝胶剂制剂技术 专题一栓剂制剂技术专题二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制剂技术专题三膜剂制剂技术模块五 其他制剂专题四气(粉、喷)雾剂制剂技术专题五浸出制剂和中药制剂专题六滴丸剂制剂技术2 掌握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的概念、特点;掌握常用基质的特性和选用;掌握乳膏剂组成。掌握软膏剂、乳膏剂和凝胶剂的生产工艺、制备方法、包装贮藏和质量检查。知道眼膏剂的概念、特点、制备和质量检查。学会典型软膏剂、乳膏剂、凝胶剂的处方及工艺分析。教学目标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3 药物释放---药物从基质中释放↓穿透---药物透过表皮进入皮肤↓吸收---通过血管、淋巴管进入体循环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局部作用:保护创面、润滑皮肤、局部治疗;全身作用:药物经透皮吸收作用特点7 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质量要求:软膏剂、乳膏剂、糊剂应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乳膏剂不得有油水分离及胀气现象;软膏剂、乳膏剂应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黏稠度,随季节变化应很小。混悬型软膏剂中不溶性固体药物及糊剂的固体成分,预先用适宜的方法磨成细粉。用于创面(如大面积烧伤、严重损伤等)的应无菌糊剂稠度一般较大,但涂布于皮肤或黏膜上不融化,对皮肤或黏膜应无刺激性8 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一、软膏剂、乳膏剂的处方组成保湿剂、防腐剂、增稠剂、抗氧剂及透皮促进剂等油脂性基质乳剂型基质水溶性基质加入表面活性剂,克服疏水性用于湿润、糜烂创面、腔道黏膜,有利于分泌物的排除,防油保护性软膏基质。适用于无渗出液的皮损,忌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和脓泡症。药物基质附加剂9 (一)基质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润滑无刺激,稠度适宜,易于涂布;性质稳定,与主药不发生配伍变化;具有吸水性,能吸收伤口分泌物;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具有良好释药性能;易洗除,不污染衣服。一、软膏剂、乳膏剂的处方基质的要求10 1.油脂性基质涂于皮肤能形成封闭性油膜,促进皮肤水合作用,对表皮增厚、角化、皲裂有软化保护作用;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制备软膏剂;制备乳膏基质。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一)基质动植物油脂、类脂、烃类及硅酮类等疏水性物质11 凡士林石蜡二甲硅油液体烃与固体烃半固体混合物,性质稳定、无刺激性黄、白两种仅吸收本身重量5%的水分,加羊毛脂、表面活性剂提高吸水性固体和液体石蜡调节稠度有优良的疏水性和较小的表面张力润滑作用好,对皮肤无刺激,对眼有刺激。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1)烃类水值:常温下每100g基质所能吸收水的克数12 (3)高级脂肪酸及多元醇酯类(4)油脂类淡黄色粘稠半固体,可吸收本身重量2倍左右的水,形成W/O型乳剂。弱W/O型乳化剂,在O/W型乳剂基质中增加稳定性与调节稠度。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2)类脂硬脂酸,与碱生成皂,未皂化的硬脂酸作为油相。十六醇,即鲸蜡醇;十八醇即硬脂醇,可增加乳剂的稳定性和稠度。硬脂酸甘油酯,较弱的W/O型乳化剂,与强O/W型乳化剂合用。麻油、花生油、豚脂等。羊毛脂蜂蜡鲸蜡高级脂肪酸与高级脂肪醇的酯及其混合物13 2.乳膏基质O/W(雪花膏)、W/O(冷霜)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一、软膏剂、乳膏剂的处方油相加热熔化后与水相混合,在乳化剂作用下乳化,在室温下成为半固体稠度适中,易涂布,需加防腐剂、保湿剂适用于多数药物,不适用于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适用于糜烂、溃疡、水疱及脓疱症。特点:类型:14 水相油相乳化剂水、可溶于水的成分,保湿剂(甘油、丙二醇、山梨醇等)防腐剂(尼泊金类、山梨酸)半固体、固体油脂性基质硬脂酸、石蜡、蜂蜡、高级脂肪醇、液状石蜡、凡士林组成(与乳剂相似)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添加剂:稠度调节剂:液蜡、凡士林等。保湿剂:甘油、丙二醇等。防腐剂、抗氧剂、芳香剂等。2.乳膏基质肥皂类、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吐温与司盘类等15 一价皂O/W型,多价皂W/O型十六醇、十八醇W/O型月桂醇硫酸钠O/W型单甘酯,W/O型乳化剂,O/W型辅助乳化剂;Tweens(O/W型)、Spans(W/O型)平平加O、卖泽52等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乳化剂肥皂类高级脂肪醇与脂肪醇硫酸酯类多元醇酯类吐温与司盘类其它16 乳膏基质举例含有机铵皂处方:硬脂酸100g蓖麻油100g液体石蜡100g三乙醇胺8g甘油40g羟苯乙酯0.8g纯化水452g含多价皂处方:硬脂酸12.5g单硬脂酸甘油酯17g蜂蜡5g石蜡75g液体石蜡410g白凡士林67g双硬脂酸铝10g氢氧化钙1g羟苯丙酯1.0g纯化水401.5g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17 含乳化剂OP处方:硬脂酸114g蓖麻油100g液体石蜡114g三乙醇胺8ml乳化剂OP3ml羟苯乙酯1g甘油160ml纯化水500ml含平平加O(perrgolO)处方:平平加O25-40g十六醇50-120g凡士林125g液蜡125g甘油50g羟苯乙酯1g纯化水加至1000g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乳膏基质举例18 含十二烷基硫酸钠处方:硬脂醇220gSLS15g白凡士林250g羟苯甲酯0.25g羟苯丙酯1.0g丙二醇120g纯化水加至1000g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含聚山梨酯类处方:硬脂酸60g聚山梨酯8044g油酸山梨坦16g硬脂醇60g液状石蜡90g白凡士林60g甘油100g山梨酸2g纯化水加至1000g乳膏基质举例19 3.水溶性基质优点:释放药物较快,无油腻性,易涂展,能与水溶液混合并吸收组织渗出液。用途:多用于湿润、糜烂创面,有利于分泌物排除;腔道粘膜或防油保护性软膏的基质。缺点:润滑性较差。须加保湿剂及防腐剂。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水溶性高分子物质溶胶在水中形成的半固体状凝胶一、软膏剂、乳膏剂的处方20 甘油明胶纤维素衍生物MC,CMC-Na等明胶10%--30%,甘油10%-30%,水35%,药物10%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纤维素的合成衍生物水溶液浓度较高时为凝胶聚乙二醇类(PEG)平均分子量300-6000,由液体过渡到蜡状固体。不同分子量配合使用。对皮肤保护、润湿作用较差。3.水溶性基质一、软膏剂、乳膏剂的处方21 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处方:CMC-Na0.5g甘油1.5g三氯叔丁醇0.05g纯化水ad10g制法:甘油与CMC-Na研匀,加热纯化水,放置溶解,加三氯叔丁醇和纯化水至所需量。3.水溶性基质一、软膏剂、乳膏剂的处方处方:①②聚乙二醇4000400g500g聚乙二醇400600g500g制法:称取两种成份,水浴加热至65℃,搅拌均匀至冷凝成软膏状。聚乙二醇水溶性基质CMC-Na水溶性基质22 (二)附加剂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一、软膏剂、乳膏剂的处方保湿剂、抗氧剂、防腐剂、增稠剂及透皮促进剂等软膏剂、乳膏剂中水性、油性物质,甚至蛋白质,易受细菌和真菌的侵袭。常用防腐剂:苯甲酸、硼酸盐、对羟基苯甲酸酯、季铵盐、麝香草酚、洗必泰等。软膏剂、乳膏剂贮藏中,微量的氧就会使某些活性成分氧化而变质23 二、软膏剂、乳膏剂的制备一般过程: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外用药生产区域划分及工艺流程参见附录一(六)24 (一)基质的处理软膏管:灌装前检验消毒。油脂性基质:反应罐夹套加热,细布或七号筛趁热过滤,150℃保持1h,灭菌和蒸除水分。去除异物。固体药物原料:加入配制灌内或经气流粉碎机处理,也可加入水相或油相后再加入配制罐。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二、软膏剂、乳膏剂的制备25 1.研和法药物粉碎过筛,加入少量基质研磨混合,递加法加入其余基质,研匀即得。乳钵乳捧、软膏板及软膏刀,软膏机、三滚筒研磨机。适用于不耐热药物,基质为半固体状态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二、软膏剂、乳膏剂的制备(二)配制与灌封26 2.熔融法流程:基质加热熔化--加入研细药粉--混匀--搅拌—冷凝药物加入:依照熔点高低顺序加热融合适用于熔点不同的固体基质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注意:冷却速度不可过快,以防止高熔点组分呈块状析出;冷凝为膏状后应停止搅拌,以免带入过多气泡;挥发性成分应等冷至近室温时加入。二、软膏剂、乳膏剂的制备含不溶性粉末的软膏,若一般搅拌、混合不够均匀细腻,可二次研磨。27 油溶性物质(油相)熔化(70~80℃)水溶性成分(水相)溶解(70~80℃)混合乳化3.乳化法搅拌冷凝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油、水两相的混合:分散相逐渐加入到连续相,含小体积分散相的乳剂系统。连续相逐渐加到分散相,多数乳剂。两相同时掺合,连续或大批量生产。乳膏冷至30℃时,再用胶体磨或匀乳机使其更均匀细腻。二、软膏剂、乳膏剂的制备高压乳匀机28 4.药物的加入方法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二、软膏剂、乳膏剂的制备不溶于基质或任何组分的,粉碎至细粉。研磨法配制时,先与适量液体组分研成糊状。可溶于基质或某组分的,油溶性的溶于油相,水溶性的溶于水或水相。特殊性质的药物,如半固体黏稠性药物,可直接与基质混合。共熔性组分,先共熔。中药液体浸出物,煎剂、流浸膏浓缩至稠膏状;固体浸膏加少量水或稀醇等研成糊状。29 (四)软膏剂的包装贮存包装材料与方法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XPG-100A全自动高速两用封尾机贮存阴凉干燥处、密闭贮存,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以免基质分层或药物降解而影响均匀性和疗效。软膏管包装,常用有锡管、铝管或塑料管等30 药物含量、性状、刺激性、稳定性等检测以及软膏中药物释放,吸收的评定。皮肤局部用制剂的质量检查,除药典规定检验项目外,还可采用其他方法。三、软膏剂、乳膏剂的质量检查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色泽均匀一致,质地细腻,无粗糙感,无污物一般pH4.4-8.3。凡士林、羊毛脂、液蜡等原料,在精制过程中用酸、碱处理。31 1.主药含量测定采用适宜的溶剂将药物溶解提取。2.物理性质的检测熔程:一般软膏以接近凡士林的熔程为宜。按药典方法测定或用显微熔点仪测定,取数次平均值评定。黏度和流变性测定:旋转黏度计、落球黏度计、插入计等。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三、软膏剂、乳膏剂的质量检查32 一定温度下,将150g的金属锥体的锥尖放在供试品表面,使锥体在5秒钟内自由垂直落入,以0.1mm的深度为一单位,称插入度。凡士林在0℃时插入度不得小于100,37℃时不得大于300;O/W型乳剂基质在25℃时,插入度多在200~300之间。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三、软膏剂、乳膏剂的质量检查插入度计测定法:33 3.刺激性涂于皮肤或粘膜,不引起疼痛、红肿或斑疹等不良反应。4.稳定性(1)加速试验:密闭容器中填满,恒温箱(39℃±1℃)、室温(25℃±3℃)及冰箱(5℃±2℃)中至少l~3个月,检查稠度、酸碱度、形状、均匀性、霉败、含量等。(2)耐热、耐寒试验:55℃恒温6小时及-15℃24小时,应无油水分离。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三、软膏剂、乳膏剂的质量检查一般W/O型乳剂基质耐热性差,油水易分层,O/W型乳剂基质耐寒性差,质地易变粗。34 5.药物释放、穿透及吸收的测定1)体外试验法离体皮肤法、半透膜扩散法、凝胶扩散法和微生物扩散法等。2)体内试验法将软膏涂于人体或动物的皮肤上,经一定时间后进行测定。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三、软膏剂、乳膏剂的质量检查35 处方:水杨酸50g硬脂酸甘油酯70g硬脂酸100g白凡士林120g液状石蜡100g甘油120g十二烷基硫酸钠10g羟苯乙酯1g纯化水480ml制法:水杨酸研细,过60目筛。硬脂酸甘油脂、硬脂酸、凡士林及液蜡加热熔化为油相。甘油、水加热至90℃,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羟苯乙酯为水相。将水相缓缓倒入油相,边加边搅,至冷凝;水杨酸加入基质,搅拌均匀即得。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问题解决】分析水杨酸乳膏的处方及工艺36 提示:处方中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及单硬脂酸甘油酯作为混合乳化剂,制得O/W型乳膏剂;加入水杨酸时,基质温度宜低,以免水杨酸挥发;温度过高下加入,当冷凝后常会析出粗大的药物结晶;制备中应避免与金属器具接触以防水杨酸变色。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问题解决】分析水杨酸乳膏的处方及工艺37 处方:樟脑160g薄荷脑160g薄荷油100g桉叶油100g石蜡210g蜂蜡90g氨溶液(10%)6.0ml凡士林200g制法:樟脑,薄荷脑混合研磨使其共熔,然后与薄荷油,桉叶油混合均匀;石蜡、蜂蜡和凡士林加热至110℃(除去水分),必要时滤过,放冷至70℃,加入芳香油等,搅拌,最后加入氨溶液,混匀即得。清凉油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举例分析清凉油的处方及工艺38 处方:氧化锌250g淀粉250g凡士林500g制法:取凡士林加热熔化,加入过六号筛的氧化锌,搅拌均匀,待温度降至50℃以下时加入淀粉,搅拌至冷凝,必要时通过研磨机。注:因含有大量固体粉末(达50%),故用熔和法较适宜。应等温度低于50℃后再加入淀粉,以免糊化。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举例分析复方锌糊的处方及工艺复方锌糊39 处方:醋酸地塞米松0.25g硬脂酸120g白凡士林50g液状石蜡150g月桂醇硫酸钠1g甘油100g三乙醇胺3g羟苯乙酯0.25g纯化水q.s1000g讨论:下列处方中各成分作用和制备方法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醋酸地塞米松乳膏40 双相凝胶剂单相凝胶剂水性凝胶油性凝胶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四、凝胶剂制剂技术液蜡与聚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构成。由有机化合物形成西黄蓍胶、明胶、淀粉、纤维素衍生物、聚羧乙烯加水、甘油等制成小分子无机物胶体粒以网状结构存在于液体中,具触变性。混悬型凝胶剂。(胶浆剂)凝胶剂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溶液、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41 特点:易涂展和洗除,无油腻感,能吸收组织渗出液。粘滞度较小而利于药物,特别是水溶性药物的释放。缺点:润滑作用差,易失水和霉变,需加保湿剂和防腐剂。1.水性凝胶基质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四、凝胶剂制剂技术大部分在水中溶胀形成水性凝胶而不溶解42 丙烯酸与丙烯基蔗糖交联的高分子聚合物。引湿性强,在水中能迅速溶胀,但不溶解。水分散液呈酸性;碱中和时溶解,低浓度时为澄明溶液,浓度较高时形成半透明凝胶,pH6~11时黏度和稠度最大。不能与盐类电解质、碱土金属离子、阳离子聚合物、强酸等配伍。卡波姆(carbomer)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1.水性凝胶基质四、凝胶剂制剂技术商品名卡波普(carpol),按粘度分934、940、941等规格43 处方:卡波普94010g乙醇50g甘油50g聚山梨酯802g氢氧化钠4g羟苯乙酯1g纯化水 加至1000g制法:卡波普与聚山梨酯80及300ml纯化水混合,氢氧化钠溶于100ml水后加入上液搅匀,羟苯乙酯溶于乙醇后逐渐加入搅匀,加纯化水至全量,搅拌均匀,即得透明凝胶。卡波普基质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1.水性凝胶基质44 甲基纤维素(MC):浓度2~6%。CMC-Na:pH<5和pH>10时粘度显著降低。不宜加硝(醋)酸苯汞或其他重金属盐作防腐剂。其他:交联型聚丙烯酸钠(SDB-L-400)、西黄蓍胶、明胶、淀粉、海藻酸钠等,可加水、甘油或丙二醇制成。纤维素衍生物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1.水性凝胶基质加10~15%甘油作保湿剂;0.2~0.5%羟苯乙酯作防腐剂不宜与阳离子药物配伍45 处方:吲哚美辛10g交联型聚丙烯酸钠10gPEG-400080g甘油100g苯扎溴铵10ml纯化水 加至1000g制法:PEG4000和甘油微热至全溶,加入吲哚美辛混匀,SDB-L-400加入800ml水研匀,将基质与PEG4000、甘油、吲哚美辛混匀,加入苯扎溴铵,搅匀,加水至1000g,搅匀即得。2.水凝胶剂的制备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提示:PEG为透皮吸收促进剂,甘油为保湿剂;苯扎溴铵为防腐剂。溶于部分水或甘油中,必要时加热,与药物溶液混匀加水至足量少量水或甘油研细、分散,混于基质中搅匀水溶性药物水不溶性药物46 盐酸克林霉素凝胶处方:盐酸克林霉素10g卡波普94010g三乙醇胺10g甘油50g对羟基苯甲酸乙酯0.5g纯化水加至1000g主药基质成分pH调节剂保湿剂防腐剂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讨论:分析下列处方中各成分作用47 处方:联苯苄唑0.1g油酸0.5g丁羟基茴香醚0.001g吐温-800.25g卡波姆9400.1g丙二醇0.26g三乙醇胺0.06g羟苯乙酯0.01g纯化水q.s10g本制剂的类型是什么?讨论:分析下列处方中各成分作用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什么是乳胶剂?什么是中药巴布剂?查阅CP2010凝胶剂的质量要求。思考:48 红霉素眼膏处方:红霉素50万单位液状石蜡适量眼膏基质适量共制100g制法:取红霉素置灭菌乳钵中研细,加少量灭菌液状石蜡,研成细腻的糊状物,加少量灭菌眼膏基质研匀,分次加入其余的基质,研匀即得。注:红霉素不耐热,温度达60℃时就容易分解,故应待眼膏基质冷却后再加入。眼膏剂: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专供眼用的灭菌软膏剂。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五、眼膏剂制剂技术49 1.避菌环境中进行,…所用器具、容器等用适宜的方法清洁、灭菌。基质应融化后滤过,150℃灭菌至少1小时。2.药物可先配成或研细过筛使颗粒细度符合要求,与基质研和均匀;基质应便于药物分散吸收,可酌加抑菌剂等附加剂。3.应均匀、细腻,易涂于眼部,对眼部无剌激性。4.包装容器紧密,易于防止污染、方便使用,不与药物或基质发生理化作用。5.置遮光、灭菌容器中密封贮存。C2010眼膏剂的有关规定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50 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应纯净、细腻、对眼部无刺激性。液状石蜡调节软硬度。基质应加热熔化后用绢布等适当滤材保温滤过,150℃干热灭菌1~2小时,放冷备用,也可将各组份分别灭菌后再混合。五、眼膏剂制剂技术(一)眼膏基质8份黄凡士林、1份羊毛脂和1份液状石蜡51 用具与包装材料灭菌用具用水洗净,150℃干热灭菌1小时,或75%乙醇擦洗;包装材料,如玻璃瓶、耐热塑料盖等,洗净后干热灭菌,软膏管洗净后75%乙醇或1%~2%苯酚溶液浸泡,临用前纯化水冲洗干净,60℃烘干。无菌操作法配制净化操作室或净化操作台。不溶于基质的药物粉碎成能通过九号筛的极细粉,以减轻对眼睛的刺激性。(二)配制用具与包装材料的灭菌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五、眼膏剂制剂技术52 1.金属性异物供试品10支,全部内容物置直径6cm、底部光滑的平底培养皿中,加盖,80~85℃保温2小时,使眼膏摊布,冷凝,反转培养皿,聚光灯45℃角入光,显微镜检视。(三)眼膏剂的质量检查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超过8粒者不得多于1支,总数不得过50粒;如有超过,应复试20支。初、复试结果合并计算,超过8粒者不得多于3支,且总数不得超过150粒。2.颗粒细度显微镜下检视,不得有大于75μm的颗粒。3.致病菌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孢菌。53 处方:红霉素50万单位液状石蜡适量眼膏基质适量共制100g制法:取红霉素置灭菌乳钵中研细,加少量灭菌液状石蜡,研成细腻的糊状物,然后加少量灭菌眼膏基质研匀,再分次加入其余的基质,研匀即得。【问题解决】红霉素眼膏的制备应注意那些问题?专题二:软膏剂等制剂技术提示:红霉素不溶于水,干燥状态下较稳定,水溶液中易失效,故加入液体石蜡研成细腻状后再混悬于眼膏基质中,所以液状石蜡作溶剂。红霉素不耐热,60℃时容易分解,故应待眼膏基质冷却后再加入。54 END55 56 中医饮食护理李霞 内容一、中医饮食疗法特点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四、常用饮食养生的方法 中医饮食调护的重要性运用中医的基本理论指导饮食调护,是中医临床“辩证施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药疗食疗的有机结合,是中医临床中的一在特色。如《千金要方》云:“为医者,必须洞视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令药。”如果临床辩证准确,能做到:药食相须,寒温相宜,五味相适,就可提高疗效,加速病人康复。反之,如果药食相杵,寒温失当,五味过偏,就可影响药物疗效,甚至可致病情恶化。 一、中医饮食疗法特点定义: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食物配方来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中医饮食疗法特点中医理论特点:整体观和辩证施治中医饮食疗法特点:整体观念和辩证施食药食同源:中药也是由食物发展而来,食物对防治疾病同样重要中药属性:四性五味食物属性:四性五味提倡先食疗后药药疗 (1)整体观念人本身是一个有机整体(如食物五味对应人体五脏系统)人和自然社会是一个整体(如食物四气对应自然四季)饮食要与五脏及自然气候等相适应 (2)辩证施食疾病:寒热虚实食物:寒热补泻原则:食物的性味应逆于疾病性质 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食物四性:寒热温凉食物五味:酸苦甘辛咸“性”或“气”是指食物有寒凉温热等不同的性质或气质,中医称为“四性”或“四气” 二、中医饮食四性五味凡适用于热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凉性或寒性食物,寒性食物如:马齿苋,蒲公英,苦瓜,连藕,蟹,番茄,柿子,紫菜,西瓜,香蕉,黄瓜凉性食物如:茄子,白萝卜,冬瓜,梨,薏米仁,鸭蛋凡适于寒性体质和病症的食物,就属于温性或热性食物。热性食物有:芥子,肉桂,辣椒,花椒温性食物:韭菜,小茴香,葱,香菜,蒜,南瓜,木瓜,酒,醋,龙眼肉,杏仁,鸡肉,平性食物的性质介于寒凉和温热性质食物之间,一般体质或寒凉,热性病症的人都可选用,平性食物多为一般营养保健之品。平性食物:洋葱,南瓜子,土豆,香椿,玉米,百合,葡萄,猪肉,蜂蜜,青鱼,牛奶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寒者热之:寒症宜忌感受寒邪的实寒证:宜温热性食物阳虚阴虚的虚寒证:宜温补性食物无论实寒还是虚寒:忌寒凉生冷之品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热者寒之:热证宜忌感受热邪的实热证:宜寒凉性食物阳盛阴虚的虚热证:宜滋阴性食物忌辛辣,温热之品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虚者补之:虚证:阴阳气血亏虚所引起的一类病证阴阳亏虚:补益阴阳,阳虚者忌寒凉,宜温补类食物,阴虚者忌温热,宜淡薄润食物气血亏虚:补益气血原则:虚多少补多少,虚什么补什么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实者泻之,实证宜忌外感病实证:风寒风热,宜辛散食物内伤病实证:痰壅水停,食积瘀血等,宜疏利消导,活血化瘀食物 中医饮食四性疗法食物的性能各有不同,有相互协同作用,亦有相克制作用,性能相同者,食之无消,并可加强其调养作用,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的羊肉与生姜,两者可相互协同发挥作用,羊肉得生姜而加强温补,故可治疗虚证腹痛,食物性能相克情况有二种,一是利用食物之间性能相克,对人体有益如小产大都为寒性,可加葱姜同煮,取其辛温而解其寒气,另一种情况是食物之间性能各不相同,发生矛盾,影响人体健康,如鳖鱼与苋菜不同食等,所以应当注意饮食的调配。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1、五味对应五脏2、五味适度养五脏五味过度伤五脏3、原则:谨和五味以调之,以平为期酸苦甘辛咸肝心脾肺肾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辛味入肺,过辛伤肺性味:辛散行气通经,香燥易耗气伤津代表食物:姜葱蒜花椒等宜:外感,瘀血,脾胃气滞忌:气虚自汗,津亏,失血等证多食:便秘,胃溃疡,痔疮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甘味入脾,过甘伤脾甘味食物的性味,和中缓急,补益解素代表食物:蜂蜜,饴糖,甘草,大枣宜:渚虚劳损,脏腑不和,拘挛疼痛等忌:脾胃气滞(治宜行气,不宜补益)多食:肥胖,动脉硬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酸味入肝,过酸伤肝酸性食物:食醋,山楂,乌梅,石榴宜:泄泻,汗证,遗精,带下忌:溃疡,龋齿多食:易疲劳,记忆减退,脾胃失调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苦味入心,过苦伤心苦味食物的性味,清热,燥湿,消炎抗菌代表食物:苦瓜,杏仁,马兰宜:热证,心烦,湿证,咳喘忌:脾胃虚弱,恶心呕吐多食,伤胃,吐泻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咸味入肾,过咸伤肾咸味食物性味:软坚,散结,润下代表食物:海带,海蛰,海藻宜:瘰疬,痰核忌:高血压,水肿,多食:高血压,心脏血管疾病,肾病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肝病忌辛,心病忌咸,脾病忌酸,肾病忌甘,肺病忌苦,以及水肿病忌食盐,黄疸泄泻忌鱼,以常头晕,失眠,性情急躁忌胡椒,辣椒,韭菜,即如《金匮要略》中所言:“所食之味,有与病相宜,有与身为害,若得宜则补体,为害则成疾,另外,应注意病人脾胃强弱,即使是相宜的食物不能强迫进食,再一种是病后胃气初复,如贪图口腹可导致食复的发生,即《景岳全书》中所说:“不欲食者,不可强食,强食则可助邪,新愈之后,胃气初醒,尤不可纵食。” 中医饮食五味疗法还有一类“发物”是指诱发疾病的食物,一般而言,“发物”都是常用食物,对人体没有影响,但对具有过敏体质和所患疾病有关,则能诱发荨麻疹,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公鸡,猪头肉动风上扰,往往能触发肝阳头痛,头风等宿疾,由于“发物”具有宣发作用,故临床上用芫汤透发麻疹。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1、饮食有节2、饮食有方3、谨和五味4、荤素搭配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饮食有节饮食要有节制,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气血来源不足,过饱则易伤脾胃之气。进食要有规律,三餐应定进、定量、遵循“早吃好,午吃饱,晚吃少”的原则,切忌饥饱不调,暴饮暴食,以免伤及脾胃。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饮食有方饮食要有正确的方法,进食时宜细嚼慢咽,不可进食过快或没有嚼烂就下咽,食物应软硬恰当,冷热适宜,不要一边时食一边干其他的事情,食后不可即卧,应做散步等轻微活动,帮助脾胃的运化,晚上临睡前不要进食。饮食不洁可导致胃肠疾病或加重原有病情,食物要新鲜、干净、禁食腐烂、变质、污染的食物及病死的家禽和牲畜。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谨和五味饮食应多样化,合理搭配,不可偏食。《素问.藏气法时论》中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补精益气。”这就是说人体的营养应来源于粮、肉、菜、果等各类食品,所需的营养成分应多样化。只有做到饮食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才能摄取到人体必须的各种营养,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谨和五味注意饮食气味的适中也很重要,如过食寒凉易损伤脾胃阳气,过食辛热则易助火伤阴,辛甘酸苦咸五味虽各有所宜,亦各有所偏。饮食性味不要过重,尤其应避免过度嗜咸和嗜甜。若对饮食的种类或气味过于偏嗜或偏废,易使体内阴阳失调,从而损害健康,发生疾病。 三、中医饮食调护的基本原则荤素搭配荤素搭配是饮食的重要原则,也是长寿健康秘诀之一。饮食应以谷物、蔬菜、瓜果等素食为主,辅以适当的肉、蛋、鱼类,不可过食油腻厚味。 四、常用饮食养生的方法1、三条小原则(1)因时施食(2)因地施食(3)因人施食2、六条小常识 四、常用饮食养生的方法因时施食根据四季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季:阳气生发,食宜清润平淡,如百合,甘蔗、香椿、藕、萝卜、黑木耳等,忌辛辣、耗气之品。夏季:阳气亢进,食宜甘寒,如白扁豆、绿豆、苦瓜、西瓜、甜瓜等时鲜瓜果蔬菜等,忌温热、生火、助阳之品,并应防过食生冷或不洁食物。 四、常用饮食养生的方法因时施食根据四季变化: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季:阳收阴长燥气袭人,食宜滋润收收敛。如梨、百合、莲子、藕、胡桃、银耳、芝麻等,忌辛辣温热之品。冬季:阳气潜藏,阴气盛极,最宜温补,如羊肉、狗肉、牛肉、胡桃、桂圆、荔枝、栗子,适量黄酒,白酒等,忌生冷寒凉。 四、常用饮食养生的方法因地施食根据地域不同:地势高下,寒热燥湿,水土各异。东南:气候温暖潮湿,阳气易外泄,易感风热。宜:凉性食物,感风热宜桑叶、菊花、薄荷等辛凉解表药食两用食物。西北:气候寒燥,阳气内敛,易感风寒宜:温性食物,感风寒宜生姜,紫苏叶,辛温解表药食两用食物。 四、常用饮食养生的方法因人施食根据年龄体质不同:虚者补之,实则泻之胖人多痰多虚:宜清淡瘦人阴虚多炎:宜滋阴清炎,养血补血老年人脾胃虚弱:食宜清淡,忌油腻、坚硬、粘腻食物,以免伤及脾胃。小儿脾常不足:宜甘平运脾养胃为宜,如,山药,山楂。忌苦寒如黄连,槟榔,忌滋腻大补,如老母鸡,人参,熟地。 六条小常识定时定时定温度:三分胃病七分养,尤其是有胃病的病人,更要注意这几点。没有食欲不进食,没有食欲意味着脾胃功能虚弱,强行进食只会损伤脾胃功能。 六条小常识专心用食:否则会影响消化液分泌。 六条小常识清淡饮食:不过咸过辣 六条小常识品种不宜多:谷、肉、菜、果为宜先食疗后用药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