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8 MB
- 2022-04-29 14:45:41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使用与满足”理论在网络传播中的思考剖析
目录1234“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变化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对网络环境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20世纪40年代,美国收音机家庭普及率达到80%以上,许多人认为广播媒介为众多不识字的受众提供了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的手段,可以大大提高整个社会的文化教育水准。但初期一些听众调查数据显示,那些以启蒙、教育和修养为目的的“好”节目并不拥有很多听众,反而是“格调低俗”的轻喜剧、肥皂剧以及猜谜游戏等娱乐节目的收听率高得出奇。这种现象,使一些学者对受众的媒介接触行为及其背后的心理动机产生了浓厚的研究兴趣。1、提出背景: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1974年,著名传播学家卡茨在前人和自己的研究前提下,总结出“使用与满足”过程的基本模式。1977年,日本学者竹内郁郎对该模式做了若干补充,如下图示:3、基本模式: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接触媒介是为了满足需求:来自社会和个人的心理起源;实际接触行为需满足两个条件:媒介接触可能性和媒介印象;根据媒介印象,人们选择特定媒介或内容开始具体接触行为;接触的结果有两种:需求得到满足或没有得到满足;无论满足与否,这一结果将影响以后的媒介接触行为,人们会根据满足的结果来修正既有媒介印象,在不同程度上改变对媒介的期待。4、基本论点:
一、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一、纠正大众社会论中的“受众绝对被动”的观点,受众的媒介接触是基于自己的需求对媒介内容进行选择的活动,是一种具有某种“能动性”的活动;二、否定了早期“子弹论”或“皮下注射论”的效果观,揭示了受众媒介使用形态的多样性,强调了受众需求对传播效果的制约作用;三、指出了大众传播对受众具有一些基本效用,对过分强调大众传播无力性的“有限效果论”是一种有益的矫正。5、理论意义:
目录1234“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变化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对网络环境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
二、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变化———与传统媒介相比受众角色和地位发生转变,由被动接受者到主动掌控网络传媒的用户。受众分化程度加大,变得更细微,受众选择更为个性化受众对媒介使用方式的进步,从单调的使用媒介信息到使用媒介本身的相结合。123
1、受众角色和地位发生转变,由被动接受者到主动掌控网络传媒的用户。1在传统的大众传播中,受众虽然可以自由地选择这样或那样的信息,满足自己获得新知、心绪转换等各种各样的需求,但他们自身作为个人的独立选择是极其有限的,他们只能在媒介提供的框架范围内选择,即在传媒设置的议程下进行选择,而无法同大众传媒进行平等交流,更别说主动、方便地通过大众传媒制造或发布信息。此外,私有媒介的传播内容在营利动机的驱使下,越来越浅薄化、煽情化倾向。所以,很多时候,受众就会处于这样的尴尬境地,媒介内容铺天盖地,却获取不到有价值的信息。KEYWORD:「议程设置」
1、受众角色和地位发生转变,由被动接受者到主动掌控网络传媒的用户。1受众在网络媒介的使用过程中不单单只是接受媒体传递的信息信息,而且逐渐传达信息给媒体,如受众对网络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修改、放大和重新组合,形成了一种交互性的双向传播模式。◆受众可以按自己的喜好、需求在各种搜索引擎和论坛上上查寻、搜索信息◆个人可以创办一个自己的传播平台【微博、博客等】制作和发布消息
2、受众分化程度加大,变得更细微,受众选择更为个性化1◆已有一定的分化程度,但每个群体仍然拥有一定数量的受众,而且这个受众群体的数量仍然很大。◆可通过信息检索等媒体技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信息,网站推出网上订阅、视频点播以及信息推送等技术正使大众传播变得个人化。
3、受众对媒介使用方式的进步,从单调的使用媒介信息到使用媒介本身相结合。1传统媒介时代,受众通过阅读报纸、收听广播、收看电视等,从这些媒介当中获取信息,但并未拥有使用这些媒介本身的机会。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受众提供了更加多样的媒介使用机会。使用对象从媒介提供的信息扩展到媒介本身。受众可以利用网络媒介,与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顺畅交谈,也可以借助网络媒介本身,进行信息发布、思想宣传、活动策划等。美国传播学者尼葛洛庞帝所言:“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而微博更是让“人人记者”的时代加速到来,越来越多的网友可以通过论坛、贴吧、微博等途径,曝光贪官腐败、商业黑幕、明星丑闻等,参与到公共事件的讨论中。
目录1234“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变化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对网络环境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
三、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以微博为例娱乐消遣维护和拓展人际关系自我暴露获取认同获取信息窥探他人商业营销危机公关
三、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以微博为例获取信息
三、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以微博为例娱乐消遣◆比如粉丝们在微博上关注自己喜爱的明星,追随他们每日最新动态,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微博可以让我们看到明星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有种近距离接触名人的快感。明明是最普通不过的一张自拍,一段关于今天做了什么的碎碎念,但是在粉丝的眼里,却成了药效强大的心情调试剂。◆搞笑段子,心灵鸡汤,美食诱惑,影视欣赏,微博上应有尽有,都可成为受众释放压力,获得快乐的途径。
三、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以微博为例维护和拓展人际关系◆见到第一次见面的人,现在可能不再只是问对方的QQ号、手机号作为联系方式了,还会留下微博账号,甚至微信账号。毫无疑问,微博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一种扩展社交的工具。一方面,可以加周围认识的同学、老师、朋友们关注,了解对方动态,维护和熟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可以在微博上找到兴趣相投,三观相似的志同道合好友们,创建一个私人专属的虚拟社交圈,扩展与陌生人之间的人际交往。
三、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以微博为例自我暴露获取认同◆今天的天气是晴是雨、早餐吃的是面包还是馒头,中午是在食堂还是饭馆吃的,新上映的电影拍得对不对味,发现了什么新的有趣的玩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在微博上对这些进行记录,想要了解一个人,去他的微博主页把最近发的一百条微博看个遍大概就八九不离十了。人们一边利用微博进行生活轨迹的描绘,一边在微博上对各种热点事件表达观点抒发意见,评论各种社会现象批阅各种奏章。通过微博表达,从别人的反馈当中获得对自我的认知,然后调整自己的意识和行为,完成自我认同的建构。库利:“镜中我”理论
三、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以微博为例窥探他人女神今天干嘛了?他怎么能回别的女生那么暧昧的话?!什么?!她居然生娃了!!节奏太快了吧!!!天呐,王菲和李亚鹏离婚了,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原来男神已经有男友了!TT【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三、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以微博为例商业营销危机公关个人炒作产品营销企业推广危机公关
目录1234“使用与满足”理论的提出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变化网络媒介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体现对网络环境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
四、对网络环境中“使用与满足”理论的反思患上媒介依赖症,变成“容器人”,现实人际交往能力下降沉入网络信息海洋,面对繁复冗杂各类信息,难以辨认真伪从不当途径中使用网络媒介,发生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事件一二三
谢谢聆听·
“病机十九条”解析河北医科大学杨牧祥教授、主任医师、博导
十九条病机原文,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后世称为“病机十九条”。历代医家对“病机十九条”是相当重视的,各有不同程度的研究和发挥。如金元时期的刘完素,他曾依据“病机十九条”参考了王冰的注释,撰写《素问玄机原病式》,书中尤其对火热病机作了较多的阐发,并创造性地补充了属燥病机一条“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明代张景岳对“病机十九条”也作出较为详细的分析。北京中医学院任应秋教授编著《病机十九条临证分析》一书,对“病机十九条”又作了进一步的发挥。个人通过学习“病机十九条”,并参考历代医家的论点,结合临床中的点滴体会,对“病机十九条”加以分析,仅供参考。
风,指内风而言。掉,指肢体震颤、动摇不定而言。眩,指眩晕而言。两目视物发黑称眩,两目视物旋转称晕,由于这两种症状往往同时出现,所以眩晕经常并称。本条指出许多肢体震摇不定、眩晕的病症,其病理机制大多与肝有关。由于肝主藏血、主筋、开窍于目,其经脉上巅络脑。当肝血亏损,或燥热太盛,灼伤肝阴时,都可使筋膜和两目失养,症见肢体颤抖、抽搐、两目视物不清或视物旋转等症,这种因肝脏功能失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调而产生的内风病症,也称为“肝风内动”。临床上,由肝血或肝阴亏损所致者为虚证,又称为“虚风内动”,多见于大汗、大吐、大泄、大出血,或久病伤阴,肝肾亏损的病人。其中因贫血失血引起的,称为“血虚生风”,由阴液亏损引起的,称为“液燥生风”。此外,由阳热太甚,伤及肝阴而致风动者,多属实证,多见于热病的极期,称为“热极生风”或“热盛风动”。无论是虚还是实,其病机都在肝,所以此条以“诸风”概之各种内风,以“掉眩”描述其主要症
状,以“皆属于肝”四字,强调病机的关键所在。然而,震颤、眩晕之症,并非都因于内风。如《伤寒论》载“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的掉眩证,则是因脾肾阳虚水邪泛滥所致。此外,气血两虚,或痰湿内盛等,均可引起眩晕,即所谓“无虚不作眩”、“无痰不作眩”,都不属于本条之例。可见,病机十九条中的“诸”、“皆”二字,并非是指“所有的”和“都”而言,而是“大多数”、“一般”或某一限定情况的概念。
诸寒,指内寒、外寒两方面。收引,即收缩引急,指经脉拘急挛缩,多伴有疼痛的症状。本条指出因寒(主要指阳虚内寒)而致的筋脉拘急,关节屈伸不利等症,大多与肾有关。由于肢体的活动主要依赖筋骨肌肉等组织的作用,所以当肾阳虚衰,不能蒸精化气温煦经脉、筋骨、皮肉,阳气不畅,营卫凝聚时,则可见肢体挛急,关节屈伸不利等症。如《伤寒论》少阴病的“恶寒而蜷卧”,就属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之类。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本条“诸”字所概括的外寒收引证与肾有关是从卫阳根源于肾,是肾中阳气所化的角度来讲,肾阳虚损则卫阳不固也易感受寒邪,当寒邪入里凝滞气血,筋骨失养时,故可见“收引”证。但这种“收引”证,仍属阳虚的内寒证,只不过是在病因上又感外寒,此类便与肾有关。至于无明显阳虚的外寒证,如《伤寒论》中麻黄汤证,以及内科杂病的寒痹,虽然也会出现骨节疼痛,拘急屈伸不利等症,但其病机则与肾无关。这里的“诸”字,便有限定情况的概念。
膹,是指呼吸气急。郁,是指胸部痞闷。诸气,有两种注释:①上焦的气机病变。②各种气机方面的病变。从肺为“气之主”,“肺气降则诸气皆降”的生理作用分析,当任何一种致病因素,如风寒袭肺,或痰热郁肺,皆可使肺的气机失于肃降,故出现“膹郁”的病症。但临床上,真气耗损,肾不纳气而气逆于上,脾失健运,湿邪壅滞而气机郁结等,均可导致“膹郁”之证。因此,本条“诸气”以上焦的气机病变注释为宜。三、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诸湿,统言内湿、外湿。肿,指皮肤、四肢浮肿。满,指脘腹胀满。肿与满有的并见,有的单独出现。本条指出因湿所致的浮肿,脘腹胀满,大多与脾有关。由于脾有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湿的功能,所以,脾失健运不仅会使水谷停滞,出现脘腹胀满,而且还会引起水湿内停的各种病变。如湿聚成痰,则为胸部痞闷;蕴结于中焦,则为脘腹胀满;外溢于肌肤,则为水肿等。从发病的原因,无论是内湿,还是外湿所致“肿满”其病机都在脾。四、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外湿固然先伤皮肉,但日久亦内伤脾阳,即“湿困脾阳”。从临证来看,虽有湿盛困脾者,多属实证;脾失健运者,多属虚证之别,但其病机也都在脾。所以张景岳说得好:“诸湿肿满等症,虚实皆属于脾。”还须说明,肿满之证,并非皆属于脾。如肺气失宣的风水证;肾阳虚衰的阴水证;热邪所致的“诸腹胀大”;寒邪引起的浮肿等等,都与本条的病机不同。因此,理解此条病机应着眼于“湿”字,不是因湿而致的胀满当然不属于脾。
古代的“疮”字是广义的,包括痈、疽、疔、疖等外科病,以及一些皮肤病,如疥疮、黄水疮、粟疮等在内,此条指疮疡而言。本条指出一些疼痛瘙痒的疮疡,大多与心有关。这里“心”字有火热和血的含义,因为心属火,主血脉,心火偏盛极易导致血分有热。若血分热毒壅盛而聚于局部,甚至腐蚀血肉,则可形成疮疡。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另外,疮疡热毒炽盛,还可内攻于心,出现神昏谵语心神受扰的病变。临床治疗此类疮疡,都以清心火,凉血解毒而取效。所以刘完素把本条加一“火”字,成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更为清楚了。至于其它病因所生的疮疡,如外感六淫邪毒、脾胃湿热等,其病机与此不同,故当须认真辨证论治。
诸痿,统言肺痿和足痿。上,主要是强调病变的机理在肺。本条指出一些肺痿、足痿、气喘及呕吐等病证,病机多在上焦。肺痿是肺脏的病变,多因肺热伤津,肺失滋养而形成,无疑病机在上。然而,足痿的原因很多,如湿热浸淫、气血两虚、肝肾阴亏等等皆是,其病机并非在上。固然此条所论痿证是肺热津伤,筋脉失养所致,其病机在上,但不能概括其他痿证的病机。六、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喘证虽有寒、热、虚、实之分,但其病机主要由于肺失肃降。呕吐一般多因胃气上逆所致,但也有因肺失肃降而影响胃失和降所引起的。前者只呕吐而不兼喘咳,病机在中焦(胃);后者则喘呕并见,病机在上焦(肺)。如小儿顿咳时的呕吐,就是因肺失肃降所引起,欲止呕必先治肺,使肺气肃降,胃气亦随之和降,咳呕自愈,这就是喘呕皆属上的道理,还须指出,喘证并非都属于肺,如命门火衰,肾不纳气所致的喘证,则不属于上,而属于下,治疗应以补肾纳气为主,否则单纯治肺不能取效。
厥,是指气上逆而阴阳失调,轻则四肢厥冷,重则不省人事。固,是指大、小便不通。泄,是指大便泄泻、小便失禁。下,是指下焦,包括肝、肾、小肠、大肠、膀恍等。本条指出一些厥证、二便不通或失禁的病证,其病机大多在下焦。如寒厥证手足厥冷,是因肾阳虚衰所致,煎厥、薄厥的发病也与肝肾有关。但须说明,临床所见,厥证病机并非都属于下,如痰厥则在上属心肺;食厥、蛔厥则在中属胃。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肾司二便,尿液的储藏和排泄虽在膀胱,但又必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当肾阳虚衰,气化失常时,可出现小便频数,或小便失禁,或小便不利等症。此外,肾脏的盛衰对大便的排泄也有影响,临床上既有肾阴亏损所致的便秘,又有肾阳不足所致的泄泻。由于大便的排泄与大肠有直接的关系,故大肠传导失常,可见泄泻或便秘。但临床实践证明,“固泄”并非都属于下,如肺失肃降既可引起小便不利,又可导致大便秘结。至于脾虚所致的泄泻,或胃热引起的便秘就更为多见了。
禁,是口噤不开,牙关紧闭。鼓,是鼓颔,即上、下牙相叩。栗,是战栗,即身体战抖。如丧神守,是神志烦乱不安的样子,属于神志失常的表现。口噤不开,鼓颔战抖,常见于温病火邪内攻,邪正交争于里的真热假寒证。由于火邪内扰心神,故见心神烦乱,甚至昏迷。临床上,外感寒邪,阳虚阴盛,亦可导致鼓颔战栗,但其神志清醒,常伴有面色淡白,畏寒肢冷等症。由此可见“如丧神守”四字,是辨别“诸禁鼓栗”属火的关键。八、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瞀,是指心中昏乱,神志不清。瘛,是指抽掣。本条指出一些高热、神昏、四肢抽搐的病证,多由火邪所引起。火与热同属阳邪,但火重热轻,故火邪致病多有高热。火邪扰心,则出现心中昏乱,神志不清。火邪灼津,筋脉失养,则可见四肢抽搐。验之于临床,如急惊风及温病心营热盛,引动肝风等,均可出现高热、神昏、抽搐之症,都属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之类。九、诸热瞀瘛,皆属于火
高热、瞀、瘛虽然皆是火邪致病的特点,但是构成火邪致病的关键在高热,因此只有瞀、瘛而无高烧,则不能说明是火邪致病。如慢惊风虽有瞀、瘛,但无高烧就不属火,而属虚寒所致。
躁,是指躁动不安。狂越,指举动异常,属于精神失常的病态,如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妄言叫骂,不避亲疏。火为阳邪,阳主躁动。火邪盛于外,则可出现肢体躁扰不宁,火邪盛于内则可见神志不安,甚至发狂。故本条云:“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火邪所致的“诸躁狂越”有两种情况一是外感六淫,邪郁化火,火邪炽盛,内外皆成一派火热征象,如高热、十、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口渴、小便黄赤、大便秘结等,病人“躁”的表现仅限于烦躁不宁,肢体躁动不安,神昏谵语,极少出现“狂越”。二是七情内伤,五志化火,痰火郁结,蔽塞心窍,神志被扰,可出现无热而躁狂,临床多见于精神失常的病人。两种情况致病程度虽有不同,但治疗时都将从清热泻火着手。当然,躁狂证也并非都属火,如“欲坐井中,但欲饮水不欲入口”的阴躁证,则不属火而属于虚寒所致,故当须认真辨证,不可一见躁动不安就一概以“火”论治。
胕肿,是足背肿,也有注皮肤肿。本条指出足背或某一局部红肿,疼痛而惊骇不安的病症,多为火邪致病。由于火邪内郁,局部血络不通,热毒壅盛,腐蚀血肉,使之红肿疼痛比较剧烈,当按触患处时,则突然惊叫,好像受惊一样。或在睡眠时突然疼醒,或梦中疼痛惊呼等。我认为理解本条“胕肿”,应是泛指因毒火壅盛而致的下肢痛、疔、疖、丹毒之类外科病证。治疗皆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之法。十一、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逆,凡是机能本来向下的,因病反而向上的叫逆,如胃气上逆。冲上,是突然向上冲,如呃逆、呕吐之类。临床上气机上冲的病证很多,如有呕吐、呃逆、哕等。皆有寒、热、虚、实之分,本条所论属火邪致病的冲逆证,病人多伴有口渴、口干、口苦、苔黄、脉数等热证表现。另外,从呕吐的时间及呕吐物的气味,或哕、呃的声音等方面都可作为鉴别依据。如《金匮》说:“食已即吐者,大黄甘草汤主之。”十二、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这种食后即吐的病证就是胃火上冲所致。又如呃逆一证,属火邪致病者呃声高而有力,乍发乍止或连续不断,伴有发热、口渴、便秘、苔黄、脉数等,治疗以清火降逆之法。对呃逆寒热之辨,张石顽曾说:“凡声之有力而连续者,虽有手足厥逆,大便必坚,定属火热,下之则愈,万举万全,若胃中无实火,何以激搏其声逆而上冲乎?”此言有利于我们理解火邪所致冲逆证的特点。
暴注,是指突然发生泄泻,好像喷射水一样。下迫,是指里急后重而言。急迫欲便,腹中急痛,叫做里急;肛门重坠,努责不爽,称为后重。本条指出呕吐吞酸,急暴腹泻,里急后重的病症,多由热邪所致。临床上,属热的呕吐吞酸,呕出物有酸腐味,多伴有烦热、口渴、口臭等症。十三、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属热的泄泻,排泄物多呈深黄色水糜样,或夹有粘液,伴有肛门灼热,腹中急痛等。所以古人有“暴泻非阴,久泻非阳”的经脸总结。“诸呕吐酸”与“暴注下迫”虽可并发,但单独出现的更为多见。暴注下迫,确实多属于热,而呕吐吞酸,则并非都属于热,故当须注意辨证论治。
十四、诸胀腹大,皆属于热临床上,全身性肿胀和腹满胀大的病证原因很复杂,本条所论与热邪有关,是从热盛充形,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热胜则肿”而立论。热邪郁结于胃肠,则可出现胀满腹大。实践中由风、寒、湿邪所致全身肿胀和气血、食、寒凝滞聚积而成腹满胀大的病证并不少见,如《内经》说“脏寒生满病”,就是指因寒所致的胀满,所以诸胀腹大不能一概而言之属热。
十五、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本条指出一些腹胀肠鸣,叩之如鼓的病症,大多与热邪有关。常因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使胃肠积热,气机壅滞,传化失常所致。但临床上并非都属热,如因寒邪侵入胃肠,脾阳受伤,运化失常,寒邪留滞中焦,使气机阻滞,导致肠鸣腹胀的,亦常可见到,故须辨证论治。本条与前条皆有腹胀,均属胃肠传化失常的病变,病因同属热邪所致,但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前条是胀而无声,为中实之证,后条是胀而有声,偏重气胀之证。
十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十七、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转,指左右扭转。反,指角弓反张。戾,指身体曲俯。转、反、戾虽然症状不同,但均属筋脉拘急的病变。水液,狭义讲指小便;广义讲是指一切排出物,如痰、涕、呕吐物、疮疡的脓液等等。澄澈清冷,是形容水液稀薄清冷,与属热的水液浑浊相对而言。
第十六条指出筋脉拘急而有小便浑浊的病症,多因热邪所致。因热邪最易灼伤津液,使筋膜失于濡养,故可引起转、反、戾。然而,热邪伤津不是“诸转反戾”的唯一原因,如风、寒、暑、湿、燥、火,以及血虚液燥等等,都可致筋脉拘急的病变。故在“病机十九条”就有“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等论述。何以知其因热呢?本条在“诸转反戾”后边有“水液浑浊”一句,是作为区别于其它各条,强调因热邪致病的关键。
因为“水液浑浊”是热邪熏蒸的表现,临床可见,小便浑浊色黄赤或伴有尿道灼热。由于寒邪易伤人体阳气,致使温煦作用失常,可出现吐泻物或其他排出物稀薄清冷,故第十七条说“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如大便清稀,多属寒泻;小便清白,多是寒证;口吐清水,多见于胃寒证;鼻流清涕、咳吐痰稀,多为寒邪犯肺等等。以上两条是从人体排出水液的清浊状态,来分析寒热的病机,为辨证论治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十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本条指出一些突然发生的肢体强直病症,大多与风邪有关。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有“风伤筋”。风邪侵伤筋膜,使其强劲失柔而影响束骨、利关节,故可见肢体强直,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由于风邪善行而数变,伤人之后发病急速,所以本条以“暴”字,突出了外风的特点。
十九、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痉,指痉病而言,痉病以项背强急,口噤,四肢抽搐为主症。痉病的原因很多,如外感六淫、内伤阴亏血虚及误汗、误下伤津等等。本条所论因湿致痉,大多兼风挟热,即由风湿或湿热壅滞于经络,气血运行受阻,筋脉失于濡养拘急而发痉。因风湿所致的痉病,除有项背强急、口噤等痉病特征外,伴有恶寒发热,肢体酸重疼痛等外感症状,治疗以祛风除湿为主。
至于湿热所致痉病的证治,正如薛生白在《湿热病篇》说:“湿热证,三四日即口噤,四肢牵引拘急,甚则角弓反张,此湿热侵入经络脉隧中。宜鲜地龙、秦艽、威灵仙、滑石、苍耳子、丝瓜藤、海风藤、酒炒黄连等味。”这是后世治疗痉病的方法之一。以上两条虽都有强直病症,但致病的原因不同。前条属风,发病急暴,变化较速,常伴有发热恶风等风邪致病的特点。
本条属湿,发病较缓,病程较长,多伴有胸脘痞闷、肢体酸重、舌苔白腻等湿邪致病的特点。此外,临床实践证明,凡属痉病,无论外感、内伤都与津液或精血不足相关,如津液或精血不亏,虽有风、寒、湿、热等致病因素的侵袭,一般不可能导致痉病。由此可见,阴虚血少,筋脉失养是痉病的主要病因病机。
总而言之“病机十九条”体现了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对临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但是疾病的原因是多样的,疾病的变化是复杂的,所以“病机十九条”不能概括一切疾病的病机,而仅能作为中医临床分析证候,探求病机的借鉴。在学习过程中,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实质,才能灵活运用,否则过于拘泥,把它当作教条,便违背了中医“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的基本精神。
谢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数学]第10章--时间序列-截面数据模型课件PPT.ppt
- 最新[数学]相遇问题课件PPT.ppt
- 最新[名校联盟]陕西省安康市汉滨高级中学政治必修四《251-意识讲解课件PPT.ppt
- 最新[理学]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法学]《热机》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语文]范进中举课件PPT.ppt
- 最新[语文]搭石PPT课件PPT.ppt
- 最新§74-化学溶液镀膜法课件PPT.ppt
- 最新§12-5惠更斯原理资料课件PPT.ppt
- 最新“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等意象课件PPT.ppt
- 最新“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试水数据业务2.0-打造5T彩信运营体系课件PPT.ppt
- 最新《A大调(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课件1课件PPT.ppt
- 最新《3.3-几个三角恒等式》课件2课件PPT.ppt
- 最新《It-was-amazing》PPT课件2课件PPT.ppt
- 最新《三个太阳》课件4.剖析课件PPT.ppt
- 最新《三角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与朱元思书》课件解析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