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35.50 KB
  • 2022-04-29 14:37:46 发布

最新微课制作的一般流课件PPT.ppt

  • 44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微课制作的一般流 前期后期中期录制过程PPT制作视频编辑与合成微课 一、录制微课的形式PPT+录屏软件(最常见的方法)手机、手机支架/摄像机+录屏软件 四、后期制作所需的软件后期编辑软件 edius的安装及使用方法1.新建工程sdpal50i16:92.删除错误的部分(快捷键C波纹删除)3.视频输出wmvmpeg 谢谢大家,让我们互相交流学习! 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 常见病辨证论治治则与治法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 治则与治法治病求本扶正与祛邪调整阴阳三因制宜 治病求本治标与治本急则治其标:治标只是在应急情况下的权宜之计,而治本方是解决疾病的根本之图。缓则治其本:指在一般情况下治病必须抓住疾病的本质,解决其根本矛盾,进行针对根本原因的治疗,此对慢性病或急性病恢复期有重要指导意义。标本兼治:是指标病本病并重,则应标本兼治。 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正治:是逆其证候性质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又称逆治。逆,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采用“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等不同方法去治疗。适用于疾病的征象与本质相一致的病证。如寒病即见寒象、热病即见热象、虚病即见虚象、实病即见实象等。 治病求本正治与反治反治:是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又称从治。从,是指采用方药的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与疾病的假象相一致而言,究其实质,还是在治病求本法则指导下,针对疾病本质而进行治疗的方法,故实质上仍是“治病求本”。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即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即用寒性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即用补虚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即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适用于实性通利的真实假虚证。 扶正与祛邪扶正与祛邪区别扶正,即是扶助正气,增强体质,提高机体抗邪能力。扶正多用补虚方法,并包括针灸、气功及体育锻炼等,而精神的调援和饮食营养的补充对于扶正具有重要的意义。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祛邪多用泻实之法,不同的邪气,不同的部位,其治法亦不一样。扶正与祛邪,其方法虽然不同,但两者相互为用,相辅相成。扶正使正气增强,有助于机体抵御和祛除病邪;祛邪能够排除病邪的侵害和干扰,使邪去正安,则有利于正气的保存和恢复。 扶正与祛邪扶正祛邪的运用扶正:适用于以正气虚为主要矛盾,而邪气也不盛的虚性病证。如气虚、阳虚的病人,应采取补气、补阳法治疗;阴虚、血虚的病人,应采取滋阴、补血法治疗。祛邪:适用于以邪实为主要矛盾,而正气未衰的实性病证,如表邪盛者,宜发汗解表;邪在胸脘上部,如痰涎壅塞、宿食停滞或食物中毒等,宜用吐法;邪在肠胃下部,属热邪与肠中糟粕互结者,应采取下法;实热实火者,宜用清热泻火之法;寒证宜用温中祛寒法;湿证直用化湿、利湿法;食积胀满,宜用消导法;有痰的应祛痰;有瘀血的,应活血化瘀等法均属祛邪范围。扶正与祛邪兼用:适用于正虚邪实病证,而且两者同时兼用,则扶正不留邪,祛邪又不会伤正。但在具体应用时,还要分清以正虚为主,还是以邪实为主。正虚较急重的,应以扶正为主,兼顾祛邪;而邪实较急重的,则以祛邪为主,兼顾扶正。 扶正与祛邪扶正祛邪的运用先祛邪后扶正:适用于虽为邪盛正虚,但正气尚能耐攻,或同时兼顾扶正反会助邪的病证,则应先祛邪而后扶正。如瘀血所致的崩漏证,瘀血不去,则崩漏难止,故应先用活血祛瘀法,然后补血。先扶正后祛邪:适用正虚邪实,以正虚为主的病人。因正气过于虚弱,若兼以攻邪,则反而更伤正气,故应先扶正而后祛邪。如某些虫积病人,因正气太虚弱,不宜驱虫,应先健脾以扶正,使正气得到一定恢复之时,然后再驱虫消积。 调整阴阳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治则的区别损其有余:对于阴阳偏盛,即阴邪或阳邪过盛有余的病证,治当采用“损其有余”之法。补其不足:对于阴阳偏衰,即阴液或阳气的一方虚损不足的病证,如阴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等,治当采用“补其不足”之法。损其有余和补其不足治则的临床应用损其有余:阳热亢盛的实热证,应“治热以寒”,即用“热者寒之”之法,以清泻其阳热;阴寒内盛的实寒证,则应“治寒以热”,即用“寒者热之”之法,以温散其阴寒。补其不足:阴虚不能制阳,常表现为阴虚阳亢的虚热证,应滋阴以制阳,这种治法为“阳病治阴”;因阳虚不能制阴而致阴寒偏盛者,应补阳以制阴,这种治法为“阴病治阳”。若阴阳两虚,则应阴阳双补。由于阴阳是互根互用的,故在使用上述治法的同时,还应注意“阳中求阴”或“阴中求阳”。即在补阴时适当配用补阳药,使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补阳时适当配用补阴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时制宜”。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春夏季节,气候由温渐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开泄,即使患外感风寒,也不宜过用辛温发散药物,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秋冬季节,气候由凉变寒,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内敛,此时若非大热之证,当慎用寒凉药物,以防伤阳等。此即古人常说的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的基本原则。 三因制宜因地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即为“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由于地势高低、气候条件及生活习惯各异,人的生理活动和病变特点也不尽相同,所以治疗用药应根据当地环境及生活习惯而有所变化。如我国西北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少雨。其民依山陵而居,经常处在风寒的环境之中,多食鲜美酥酪骨肉和牛羊乳汁,体质较壮,放外邪不易侵犯,其病多为内伤。东南地区,滨海傍水,平原沼泽较多,地势低洼,温热多雨。其民食鱼而嗜咸,大都皮肤色黑,肌理松疏,病多痈疡,或较易外感。故临证常见虽患病相同,但因地理环境的不同而用药有别。如外感风寒证,西北严寒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重,常用麻桂;东南温热地区,用辛温解表药量较轻,多用荆防。 三因制宜因人制宜的原则和临床应用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年龄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亏虚,患病多虚证,或虚实夹杂,治疗虚证直补;有实邪者攻邪要慎重,用药量应比青壮年轻。小儿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故治小儿病,忌投峻攻,少用补益,用药量宜轻。性别:男女性别不同,各有其生理特点,妇女有经、带、胎、产等情况,治疗用药应加以考虑。如在妊娠期,对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或有毒药物,当禁用或慎用。产后应考虑气血亏虚及恶露有无等。体质:体质有强弱与寒热之偏阳盛或阴虚之体,慎用温热之剂阳虚或阴盛之体,慎用寒凉伤阳之药 常见病的辩证论治举例感冒咳嗽喘证不寐胃痛泄泻便秘头痛汗证痹证(关节痹痛)中暑疮疖瘾疹痔疮跌打损伤积滞厌食鼻渊口疮咽喉肿痛 感冒辩证症状治法风寒感冒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或鼻塞声重,或鼻痒喷嚏,流涕清稀,咽痒,咳嗽,痰吐稀白。舌苔薄白,脉浮紧。辛温解表,宣肺散寒。风热感冒身热较著,微恶风,头胀痛,或咳嗽少痰,或痰出不爽,咽痛咽红,口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清热宣肺解表。 咳嗽辩证症状治法风寒犯肺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口不渴,恶寒,或有发热,无汗,或兼头痛。舌苔薄白,脉浮紧。疏散风寒,宣肺解表。风热犯肺咳嗽气粗,咯痰黏,痰色白或黄,咽痛,声音嘶哑,或兼发热,微恶风,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辛凉解表,宣肺清热。燥邪伤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血,并见鼻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辛凉清润。 喘证辩证症状治法风寒闭肺喘咳气逆,呼吸急促,胸部胀闷,痰多稀薄而带泡沫,色白质新,兼头痛鼻塞,无汗,恶寒、发热。舌苦薄白而滑,脉浮紧。宣肺散寒。痰热郁肺喘咳气涌,胸部胀痛,痰稠色黄,或夹血痰,伴胸中烦闷,身热,有汗,口渴喜冷饮,咽干,面红,尿赤便秘。苔薄黄腻,脉滑数。清热化痰,宣肺止咳。肾虚作喘喘促日久,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甚,小便常因咳甚而失禁,或尿后余沥,形瘦神疲,汗出肢冷,面唇青紫,或有跗肿,舌淡苔薄,脉沉弱;或见喘咳,面红烦躁,口咽干燥,足冷,汗出如油,舌红少津,脉细。补肾纳气。 不寐辩证症状治法心火炽盛心烦不寐,烦躁不宁,口干舌燥,小便短赤,口舌生疮。舌尖红,苔薄黄,脉细数或脉数有力。清心泻火,宁心安神。肝郁化火不寐多梦,甚则彻夜不眠,急躁易怒,伴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干口苦,便秘尿赤,不思饮食。舌红苔黄,脉弦而数。疏肝泻火,镇心安神。阴虚火旺心烦不眠,入睡困难,心悸多梦,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少津,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滋阴降火,交通心肾。心脾两虚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神疲食少,四肢倦怠,腹胀便溏,面色少华。舌质淡,苔薄,脉细无力。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胃痛辩证症状治法胃寒胃痛暴作,喜温恶寒,得温痛减,口和不渴或吐清水。苔薄白,脉弦紧。温中散寒,和胃止痛。食滞胃痛胃痛,脘腹胀满,嗳腐恶食,或吐不消化食物,吐食或矢气后痛减,或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导滞和胃。肝气犯胃上腹部胀痛,痛连胁肋,嗳气后胃部胀痛可减轻,生气时胃痛加重,食欲不振,或见嘈杂吞酸。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多弦或弦数。舒肝理气,和胃止痛。肝胃郁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或数。疏肝泄热,和胃止痛。脾胃虚寒胃痛隐隐,大便溏薄,喜温喜按,空腹痛甚,得食痛减,泛吐清水,纳差,神疲乏力,甚则手足不温。舌淡苔白,脉虚弱或迟缓。温中健脾。 泄泻辩证症状治法伤食泄泻腹痛肠鸣,脘腹胀满,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泻下伴有不消化食物,嗳腐吞酸,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消食导滞。肾阳虚衰黎明之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泻后则安,腹部喜温,形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温肾健脾,固涩止泻。 便秘辩证症状治法热结肠胃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口苦。舌红苔黄腻或燥裂,或大便干结,脉滑数或强。清热润肠通腑。肝脾气郁大便秘结,欲便不得,嗳气频作,胸胁痞满,甚则腹中胀痛,纳食减少。舌苦薄腻,脉弦。顺气行滞。津亏血燥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舌淡,脉细涩。养血润燥。阳虚寒凝大便艰涩,排便困难,小便清长,畏寒喜暖,面色晄白,唇淡口和,或兼腹冷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温通开秘。 头痛辩证症状治法风寒头痛头痛起病较急,其痛如破,连及项背,常有拘急收紧感,或伴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疏散风寒。风热头痛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发热成恶风,面红目赤。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疏风清热。风湿头痛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小便不利,大便或溏。苔白腻,脉濡滑。祛风胜湿。肝阳头痛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舌红苔黄,脉弦数。平肝潜阳息风。瘀血头痛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紫暗,或有瘀斑,苔薄白,脉细或细涩。活血化瘀,通窍止痛。 汗证辩证症状治法自汗自汗出,恶风,稍劳尤甚,或表现为半身出汗,或某一局部出汗,易于感冒,体倦乏力,气短,面色少华。苔薄白,脉细弱。益气固表。盗汗夜寐盗汗,五心烦热,或兼午后潮热,两颧色红,口渴。舌红少苦,脉细数。滋阴降火。 痹证(关节痹痛)辩证症状治法行痹肢体关节疼痛游走不定,屈伸不利,初起可见有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或浮缓。祛风通络,散寒除湿。痛痹肢体关节疼痛较剧,痛有定处,得热痛减,遇寒痛增,关节不可屈伸,局部皮色不红,触之不热。苔薄白,脉弦紧。温经散寒,祛风除湿。着痹肢体关节酸痛,或有肿胀,痛有定处,重着,活动不便,肌肤麻木不仁。苔白腻,脉濡缓。祛湿通络,祛风散寒。尪痹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关节肿大、僵硬、变形,甚则肌肉萎缩,筋脉拘紧,肘膝不得伸,或尻以代踵、脊以代头而成废人。舌质暗红,脉细涩。补肾祛寒为主,佐以活血通络之品。 中暑辩证症状治法阳暑头昏头痛,心烦胸闷,口渴多饮,全身疲软,汗多,发热,面红。舌红,苔黄,脉浮数。清凉解暑,益气生津。阴暑精神衰惫,肢体困倦,头昏嗜睡,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畏寒,恶心呕吐,渴不欲饮。舌淡,苔薄腻,脉德细。发表解暑,除湿和中。 疮疖辩证症状治法热毒蕴结轻者疖肿只有一二个,多则可散发全身,或簇集一处,或此愈彼起。或发生在面部的严重的颜面痤疮,亦属此类。时伴有发热,口渴,溲赤,便秘。苔黄,脉数。清热解毒。暑热浸淫发于夏秋季节,以儿童及产妇多见,可有发热,口渴,便秘,溲赤。苔薄腻,脉滑数。消暑化湿解毒。 瘾疹辩证症状治法风热犯表发病急骤,风团色红,灼热,遇热则剧,得冷则减,伴有发热,咽喉肿痛。舌红苦薄黄,脉浮数。辛凉透表,祛风清热。风寒束表风团色淡微红,以露出部位如头面、手足为重,通风、冷后皮疹加重,得温则缓,冬重复轻。舌淡胖,苔白,脉浮紧或迟缓。祛风散寒,调和营卫。血虚风燥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不愈,且多于午后或夜间发作,或疲劳时加重。舌红少津或舌质淡,脉沉细。滋阴养血,疏散风邪。 痔疮内痔辩证症状治法风伤肠络大便带血,滴血或喷射状出血,血色鲜红,或有肛门瘙痒。舌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数。清热凉血祛风。湿热下注便血,色鲜红,量较多,肛内肿物外脱,可自行回缩,肛门灼热。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气滞血瘀肛内肿物脱出,甚至嵌顿,肛管紧缩,坠胀疼痛,甚至肛缘有血栓,水肿,触痛明显。舌质暗红,苔白或黄,脉弦细涩。活血化瘀。脾虚气陷肛门坠胀,肛内肿物外脱,需手法复位。便血色鲜或淡,可出现贫血,面色少华,头昏神疲,少气懒言,纳少便溏。舌淡胖,边有齿痕,舌苦薄白,脉弱。健脾温中,固脱止血。外痔气滞血瘀肛缘肿物突起,排便时可增大,有异物感,可有胀痛或坠痛,局部可触及硬性结节。舌暗红,苔淡黄,脉弦涩。活血化瘀,理气通便。湿热下注肛缘肿物隆起,灼热疼痛,便干或溏。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清热利湿,消肿止痛。 跌打损伤辩证症状治法急性腰扭伤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腰部的俯、仰、转例均感困难,不能挺直,严重者不能站立。若因挫伤引起,则局部可见肿胀、压痛均较明显。初期宜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后期宜舒筋活血,补益调治。慢性腰扭伤多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外伤史。多发为隐痛,往往与腰部劳累或天气变化有关。急性发作时疼痛加剧,还可伴有腰肌痉挛,腰部活动受限。补益调治,温筋通络。 积滞辩证症状治法食滞面黄肌瘦,神疲纳呆,腹痛胀满拒按,呕吐食物残渣,夜睡不宁,晚间两腮红赤,大便干结或溏泻秽臭,腹痛欲便,便后痛减,小便混浊。舌质红、苔垢,指纹紫滞,较大儿童可见脉滑数。消食导滞,和中健脾。脾虚面色黄暗无华,形体消瘦,毛发枯焦,发结如穗,困倦神疲,目无光彩,懒进乳食,或消谷善饥,头大颈细,脘腹胀满,青筋暴露,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易哭易怒,情绪不稳,夜喜俯卧,睡眠不宁,小便如米滑水样混浊,大便不调。舌质淡红,苔腻,脉濡细而滑。益气消积理脾。 厌食辩证症状治法脾运失健纳呆,食无味,或拒食,形体偏瘦,常伴嗳气泛恶,胸闷脘痞,大便不畅,面色少华,而精神状态一般无特殊异常,大小便基本正常。舌苔白腻或微黄,脉尚有力。和脾助运。脾胃气虚厌食拒食,面色萎黄,神倦多汗,食少便多,大便中央有不消化残渣,或大便不成形。苔薄净或薄白,脉无力。健脾益气。 鼻渊辩证症状治法肺经热盛病之初起,邪尚在表,涕黄而量多,间歇或持续鼻塞,嗅觉差,鼻黏膜红肿,全身症见头疼,发热,胸闷,咳嗽,痰多。舌苔白或微黄,脉浮数。芳香宣窍,祛风清热。胆经郁热鼻涕黄浊黏稠如脓样,有臭味,鼻塞重,嗅觉差,鼻黏膜红赤。伴见头痛较剧,口苦,咽干,目眩,耳鸣,耳聋,寐少梦多,烦躁焦急。舌质红,舌苔黄,脉弦数。清胆泻热、行气通窍。 口疮辩证症状治法脾胃积热每于过食煎炒辛辣而发,口疮多发于口颊唇部,兼有口臭,或有大便秘结。清热利膈。脾肾阳虚口疮日久,虽不甚疼痛,但溃面终难愈合,成此起彼落,口淡不渴,口涎多,饮食无味,大便溏薄,四肢不温。舌淡白,脉迟无力。温肾补脾。 咽喉肿痛辩证症状治法风热外袭咽部疼痛,逐渐加重,吞咽或咳嗽时疼痛加剧,并伴见发热恶寒,头痛,体倦,骨节疼痛,咳嗽,痰涎多。舌质红,苔白或黄,脉浮数。疏风清热,解毒利咽。火毒上攻咽喉疼痛红肿,痰涎多,吞咽困难,言语艰涩,咽喉梗塞,悬雍垂肿胀,颔下有核、压痛,伴高热、口干喜饮、头痛剧,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泄热解毒,利咽消肿。虚火上炎自觉咽中不适,做痛,干痒,灼热感,异物感,时而“吭喀”,并伴咳嗽、恶心、干呕,晨起较轻,午后及入夜加重。舌红,苔少,脉细数。养阴清肺或滋阴降火,清利咽喉。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