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9 MB
- 2022-04-29 14:40:4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10)神经系统-3
1.什么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概念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轴突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地作用于突触后膜受体,并产生突触后电位的信息传递物质。神经递质的分类:⑴中枢神经递质⑵外周神经递质神经递质
2.中枢神经递质有哪些?(1)乙酰胆碱:与感觉、运动、学习记忆等活动有关(2)单胺类: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组胺(3)氨基酸类:谷氨酸、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谷氨酸:脑内含量最高的氨基酸,对神经元起兴奋作用γ氨基丁酸和甘氨酸:对神经元起抑制作用(4)神经肽:阿片肽(内啡肽、脑啡肽)、胃肠肽
(3)聚合式:多个神经元轴突末梢与同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建立突触联系,使许多神经元的作用集中到一个神经元上发生总和。
(4)链锁式:神经元一个接一个的联系,同时都有侧支传出冲动,可在空间上加强或扩大作用范围。
(5)环路式:一个神经元通过轴突侧支与中间神经元联系,中间神经元反过来再与该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构成闭合环路,实现反馈调节。
5.中枢兴奋传递的特征有哪些?1.单向传递:兴奋的传布是单向的2.中枢延搁:3.总和:两个或多个生理效应的叠加,叫总和。兴奋或抑制均可产生总和.4.兴奋节律的改变:传出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与传入神经元(突触前神经元)的兴奋节律不同。5.后放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性
6.中枢抑制包括几种类型?1.突触后抑制特点:通过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来发挥对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作用。兴奋性神经元→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突触后膜产生IPSP,出现抑制效应
分类:按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联系方式的不同(1)传入侧支性抑制:传入神经纤维在兴奋一个中枢神经元的同时,发出侧支兴奋另外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通过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进而使另一个中枢神经元抑制。又称为交互抑制或前馈抑制。
(2)回返性抑制兴奋从中枢发出后,通过轴突侧支的反馈环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反过来抑制原先发动兴奋的神经元或同一中枢的其他神经元。
2.突触前抑制定义:通过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最终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从而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抑制现象。结构基础:轴-轴-胞型突触(串联型突触)
实验A: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10mV的EPSP;实验B: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突1时,胞3产生5mV的EPSP。
7、脊髓的感觉传导功能包括几条途径,有何特点?(1)浅感觉传导途径传导痛、温、触-压觉。特点:先交叉再上行。
(2)深感觉传导途径传导肌肉运动的本体感觉、深部压觉及皮肤触觉中的辨别觉特点:先上行后交叉。
8、丘脑的核团分为几类?1.特异感觉接替核感觉接替核功能:接受除嗅觉外所有的感觉投射纤维,在此换元后,投射到大脑皮质的有关感觉区。
后外侧腹核:脊髓丘脑束与内侧丘系的换元站,与躯体感觉传达有关。后内侧腹核:三叉丘系的换元站,与头面部感觉传导有关。内侧膝状体:听觉传导通路的换元站外侧膝状体:视觉传导通路的换元站
2.联络核联络核:丘脑前核、腹外侧核、丘脑前核
联络核功能:接受丘脑感觉接替核和其它皮层下中枢来的纤维(但不直接接受感觉投射纤维),换元后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的某一特定区域。
3.非特异投射核中线核群(髓板内核群):包括:中央中核、束旁核、中央外侧核等,属于丘脑的古老部分。功能:间接地通过多突触接替,弥漫地投射到整个大脑皮层,维持其兴奋状态。
1.特异投射系统:(1)定义:丘脑特异感觉接替核及其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称为特异投射系统。9.感觉投射系统包括几种?
(2)生理功能:产生特定感觉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冲动
2.非特异投射系统:(1)定义:丘脑非特异投射核及其投射到大脑皮质的神经通路称为非特异投射系统。
(2)功能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使机体保持清醒。这一作用又称为上行激动作用。巴比妥类药物可能是阻断了上行激动作用而发挥催眠作用的。
★上行激动系统:指脑干网状结构向丘脑的上传的系统。如果该系统功能↓①非洲睡眠病:蚊咬后慢慢睡死(解剖见病变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②一患者除有一眼视觉外,无其它感觉,当遮其眼后,则慢慢睡了;③白天各种刺激↑→上传↑→觉醒晚上各种刺激↓→上传↓→睡眠应用催眠药、麻醉药)→皮层由兴奋状态→抑制状态。如:(如
特异性投射系统组成功能①引起特定的感觉②激发皮层发出神经冲动①不引起特定的感觉②维持和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上行激醒作用)非特异性投射系统①传入丘脑前沿特定途径②经丘脑第一、二类细胞群③丘脑-皮层的点对点投射纤维①传入丘脑前经脑干网状结构多次换N元②经丘脑第三类细胞群③丘脑-皮层的弥散投射纤维④网状结构内有上行激动系统特点①多次更N换元②投射区广泛(非点对点关系)③易受药物影响(巴比妥类催眠药物的作用原理)①三次更换N元②投射区窄小(点对点关系)③功能依赖于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上行激醒作用两种感觉投射系统的比较
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大脑皮质是产生感觉的最高级中枢。来自身体的各种感觉信息→大脑皮质→感觉大脑皮质存在不同的感觉功能代表区
大脑皮质的感觉功能代表区体表感觉区内脏感觉区本体感觉区视觉区听觉区嗅觉区味觉区
(一)体表感觉区1.第一体表感觉区2.第二体表感觉区
1.第一体表感觉区:全身体表感觉的主要投射区在中央后回
其投射特点有:①投射纤维左右交叉,但头面部的感觉投射是双侧性的;②投射区的空间安排是倒置的,但头面部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③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灵敏度有关,感觉灵敏度高的,皮质代表区也越大。
1.第一体表感觉区①位置:中央后回②功能:定位明确、感觉分析不十分清晰(患者常难以描述清晰)。③投射特点:Ⅲ.精细正比:皮层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分辨的精细程度呈正比(如拇指和食指的投射区大);Ⅰ.左右交叉:(除头面部是双侧性外);Ⅱ.倒置分布:(除头面部是直立外);
(2)第二体表感觉区位于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的皮层区域。特点:全身体表感觉向此区投射呈双侧性,定位不准确,无倒置。功能:对感觉进行粗糙的分析,有人认为该区可能是慢痛的投射区。
岛叶
2.第二体表感觉区①位置: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②功能: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糙(麻木感);可能与痛觉有关。③投射特点:Ⅰ.双侧性投射;Ⅱ.分布正立而不倒置,有较大的重叠区。
2.内脏感觉区① 与第一体表感觉代表区有一定的重叠② 第二体表感觉区、运动辅助区与内脏感觉有关③ 边缘系统的皮层部位也是内脏感觉的投射区
3.本体感觉区位置:中央前回,既是运动区,也是肌肉本体感觉投射区。
4.视觉区位置:枕叶距状裂的上下缘
5.听觉区位置:颞横回和颞上回
6.嗅觉区位置:边缘叶的前底部
7.味觉区位置:中央后回头面部感觉区的下侧
四、痛觉痛觉是机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感觉,常伴有情绪变化和防御反应。
(一)痛觉感受器及其刺激1.痛觉感受器:游离神经末梢。2.致痛物质:5-羟色胺,组胺,缓激肽,K+,H+等。
皮肤痛快痛慢痛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二)皮肤痛
(三)内脏痛与牵涉痛1.内脏痛:各种伤害性刺激作用于内脏的痛觉感受器时引起的痛觉。
内脏痛体腔痛牵涉痛内脏疾病引起体表一定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的现象内脏疾病累及临近的体腔壁所致这种痛与躯体痛相类似2.与内脏痛相关的疼痛类型
心绞痛—胸前区或左臂内侧皮肤疼痛
肝胆疾病——右肩疼痛
3.内脏痛的特点:⑴对机械性牵拉、痉挛、缺血、炎症等刺激敏感,而对切割、烧灼等刺激不敏感;⑵缓慢、持续、定位不精确,对刺激的分辨能力差;⑶常伴有牵涉痛。
皮肤(快、慢)痛内脏痛(包括躯体深部痛)传导纤维疼痛特点①产生和消失迅速②定位明确、分辫能力强躯体传入纤维(快痛Aδ,慢痛C)感受器①产生缓慢、持续久②定位不清、分辫能力差③慢痛情绪反应明显③情绪反应明显④无牵涉痛④有牵涉痛敏感刺激钝性刺激(牵拉、痉挛、炎症、缺血等)锐性刺激(切割、烧灼等)自主N传入纤维游离N末梢(其特异性不如其他类感受器,刺激阈比其他类感受器高)⑤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⑤能产生初级痛觉过敏和次级痛觉过敏致痛物质皮肤痛与内脏痛的比较电、机械、化学物质(如K+、H+、组胺、5-HT、PG等)
第三节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躯体运动,不论是反射性的或随意性的,都是骨骼肌活动的基础上进行的。神经系统是躯体运动的调度者,从脊髓到大脑皮层,各级中枢对躯体运动都能进行调节。
一、脊髓对躯体运动的调节脊髓是完成躯体运动最低级中枢。
(一)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及运动单位脊髓前角存在支配骨骼肌的α运动神经元和γ运动神经元
α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外肌纤维;γ运动神经元:支配梭内肌纤维;
1.α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α运动神经元:脊髓前角中胞体较大的神经元。较大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快肌纤维;较小的α运动神经元——支配慢肌纤维。运动单位:由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其分支所支配的全部肌纤维构成的肌肉运动功能单位。
2.γ运动神经元散在分布于α运动神经元之间的小胞体神经元,其轴突经脊髓前根到达肌肉,支配骨骼肌肌梭内纤维(梭内肌)。γ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较高,常以较高频率持续放电,即使在α运动神经元无放电时,γ运动神经元仍有放电。
(二)牵张反射牵张反射:有神经支配的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而使其伸长时,能反射性引起受牵拉的同一块肌肉收缩,称牵张反射。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内,是该反射的显著特点。感受器:肌梭效应器:梭外肌
外界刺激:牵拉骨骼肌感受器:梭内肌传入神经
1.牵张反射的类型①腱反射:指快速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如:膝跳反射、跟腱反射。特点:了解神经系统的某些功能状态。如果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常提示该反射弧的某个部分有损伤;若腱反射亢进,说明控制脊髓的高级中枢的作用减弱。意义:腱反射是单突触反射,所以其反射时很短,耗时约0.7ms。
膝跳反射弧:叩击肌腱↓肌肉受到牵拉刺激↓肌梭兴奋性↑↓Ia类和Ⅱ类N纤维传入↓α运动N元兴奋↓梭外肌收缩
膝跳反射
②肌紧张概念:指缓慢而持续地牵拉肌腱时所引起的牵张反射。对抗肌肉的牵拉以维持身体的姿势,是一切躯体运动的基础。是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如果破坏肌紧张的反射弧,可出现肌张力的减弱或消失,表现为肌肉松弛,因而无法维持身体的正常姿势。意义:①肌紧张属于多突触反射。②无明显的运动表现,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特点:
肌紧张机制:梭外肌收缩α运动N元兴奋肌梭的敏感性↑兴奋性↑持续轻微牵拉伸肌梭内肌收缩γ运动N元兴奋高位中枢下传冲动重力作用骨骼肌处于持续地轻微的收缩状态γ环●γ环?●γ环的意义:使肌肉维持于缩短状态。●脑干某些中枢调节肌紧张是通过兴奋γ环实现的。
γ环的作用
两种牵张反射的比较类型感受器效应器特点作用腱反射肌梭(核袋纤维)肌肉收缩较快的快肌纤维位相性牵张反射(单突触反射)快速牵拉肌腱引起肌肉明显收缩(等张收缩)肌紧张肌梭(核链纤维)肌肉收缩较慢的慢肌纤维紧张性牵张反射(多突触反射)缓慢、持续牵拉肌腱引起肌肉轻度、持久收缩,产生一定的张力,但无明显肌纤维缩短(等长收缩)
2.牵张反射的反射弧感受器—肌梭、腱器官中枢—脊髓传入(出)N—脊N效应器—快肌纤维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肌梭和腱器官的结构
⑴屈肌反射(三)屈肌反射与对侧伸肌反射概念:屈反射使肢体离开伤害性刺激,具有保护性意义。意义: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使该肢体屈曲的反射。
⑵对侧伸肌反射概念:对侧肢体的伸直,防止歪倒,以维持身体姿势的平衡。意义:受到伤害刺激一侧肢体屈曲的同时,对侧肢体出现伸直的反射活动。
(四)脊休克概念:指脊髓与高位中枢离断(脊动物)时,横断面以下脊髓的反射功能暂时消失的现象。主要表现:横断面以下脊髓所支配的骨骼肌紧张性减弱甚至消失,外周血管扩张,血压降低,出汗被抑制,直肠和膀胱中粪、尿潴留等。上述表现是暂时的,脊髓反射可逐渐恢复:①恢复的快慢与种族进化程度有关:低等动物恢复快,高等动物恢复慢。如蛙仅数分钟,狗需数天,人则需要数周至数月才能逐渐恢复。②恢复的快慢与反射弧的复杂程度有关:简单的反射先恢复(如屈反射、腱反射等);复杂的反射后恢复(如对侧伸反射等)。③人类发生脊休克恢复后,排便排尿反射由原先的潴留变为失禁。特点:
二、脑干对肌紧张的调节(一)脑干网状结构电刺激延髓脑干网状结构不同区域,观察到存在:①抑制区:高级中枢对肌紧张和肌运动的作用可能有二种机制:①易化或抑制脊髓α运动N元,直接调节肌肉的收缩;②易化或抑制脊髓γ运动N元,通过γ环改变肌梭敏感性而间接调节肌运动。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易化区(范围较大)。②易化区: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称为抑制区(范围较小);
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对肌紧张的调节抑制区易化区网状结构背外侧部(包括中脑背盖)网状结构内侧尾部部位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与易化区构成易化系统)大脑皮层运动区、纹状体、小脑前叶引部(与抑制区构成抑制系统)上级中枢下传通路作用特点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强,在肌紧张的平衡调节中占优势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弱网状脊髓束↓抑制γ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网状脊髓束↓加强γN元兴奋性↓肌梭敏感性↑↓肌紧张和肌运动↑
(二)去大脑僵直上述易化系统和抑制系统对肌紧张的影响,可用去大脑僵直实验加以说明:在动物中脑上下丘之间切断脑干,动物出现伸肌过度紧张现象,表现为四肢伸直、头尾昂起、脊柱挺硬,称为去大脑僵直。横断脑干切线
●去大脑僵直的发生机制:临床:中脑受压(血肿、肿瘤)、病毒性脑炎,也可出现类似去大脑僵直现象。是因为较多的抑制系统被切除,特别是来自皮层和纹状体等部位的抑制性联系,造成脑干网状结构抑制区和易化区之间的失衡,易化区的活动明显占优势的结果。
三、小脑对运动的调节(一)古小脑=前庭小脑(绒球小结叶)●反射:●功能:参与维持身体平衡,协调肌群活动。其功能与前庭器官密切相关。●临床:小脑的功能分区示意图平衡失调综合症(身体倾斜,站立不稳,醉步;不影响随意运动)。切除犬古小脑不再出现运动病;切除猫古小脑可出现位置性眼震颤。●实验:前庭器官→前庭核→古小脑→前庭核→脊髓运动N元→肌肉。
(二)旧小脑=脊髓小脑(小脑前叶及后叶的中间带)●功能:调节抗重力肌群的活动,提供站立和运动时维持平衡的肌张力强度。●临床: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共济失调症状。∵小脑前叶对肌紧张的易化作用>抑制作用;∴小脑前叶损伤肌张力降低,四肢无力。●原因1:
∵小脑后叶的中间带接受脑桥纤维的投射,并与大脑皮层运动区之间有环路联系,在执行随意运动指令有重要作用。∴小脑后叶损伤出现小脑性共济失调症状:●原因2:①意向性震颤:运动过程中的震颤;②动作分解:把一个指鼻动作分解位三四个动作才完成;③运动时离开指定的路线:指鼻不准(指鼻阳性);④不能快速变换运动(轮替运动障碍)。
(三)新小脑=皮层小脑(后叶的外侧部)●功能:与感觉皮层、运动皮层、联络区之间的联合活动和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有关。如精巧运动的学习、熟悉过程:●临床:精巧运动受损。(因新小脑贮存了一整套程序,当大脑皮层发动精巧运动指令时→从新小脑中提取贮存的程序→将程序回输到皮层运动区→锥体系发动运动)。学习后期:动作渐熟练(大脑皮层与新小脑之间不断进行联合活动,新小脑参与运动计划的形成及运动程序的编制)。学习中期:动作渐协调学习初期:动作不协调(因新小脑未发挥作用)。
传染病学主讲人:
本节重难点:一、白色念珠菌、型隐球菌二、流行病学: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流行病特征三、临床表现:四、诊断:五、治疗:六、预防:白色念珠菌和新型隐球菌病
白色念珠菌病原体:念珠菌体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约4-6pm,革兰阳性,发芽繁殖,又称芽生孢子。菌体能发育伸长成假菌丝,少数形成厚膜孢子及真菌丝。在血琼脂及沙氏琼脂上生长良好,适宜温度25-37度。1.病原学新型隐球菌病病原体:是由新型隐球菌引起的一种深部真菌病,可累及脑膜、肺、皮肤、骨骼系统和血液等器官和部位。新型隐球菌是隐球菌属的一个种,在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中也可引起隐球菌病。
2.流行病学2.1传染源白色念珠菌:念珠菌病患者、带荫者以及被念珠菌污染的食物、水等均为传染源。新型隐球菌病:从鸽粪、水果和土壤中可分离出新型隐球菌,也可从健康人的皮肤、黏脱和粪便屮分离出来。2.2传播途径白色念珠菌:(1)内源性(2)外源性(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感染)新型隐球菌病:主要通过呼吸道
2.3人群易感性白色念珠菌:好发于有严重基础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新型隐球菌病:一些正常人体内存在新型隐球菌感染或有严重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异常者易感染和发病,滋病患者对新型隐球菌的易感性增加。2.4流行特征新型隐球菌病呈世界性分布,呈高度散发。靑壮年多见,男女比例大约为3:1,没有明显的种族和职业发病倾向。
3.临床表现白色念珠菌3.1皮肤念珠菌病念珠菌感染皮肤皱褶处,如腋窝、腹股沟下、会阴部、肛门周围,自觉瘙痒,表现为界限淸晰的皮肤红斑及糜烂,周围敗在丘疹、水疱和脓疱,呈卫星状分布。3.2黏膜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为最常见的浅表性念珠菌病。包括急性假膜性念珠菌病(鹅口疮)、念珠菌性口角炎、急慢性萎缩性念珠菌病、慢性增生性念珠菌病等。鹅口疮最为常见,
新型隐球菌病潜伏期为数周至数年不等。3.3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以新型隐球繭脑膜炎最常见。患者起病缓慢,病初症状不明显,常有头痛,可位于前额、双侧颞部、枕后或眼眶后,多为胀痛或钝痛,呈间歇性。伴低热或不发热。3.4肺新型隐球菌病新型隐球菌主要通过肺进入人体,但是,肺新型隐球菌病所占的比例少于15%,远比中枢神经系统新型隐球菌病少见。
4.诊断4.1流行病学特点4.2临床症状及体征4.3实验室依据
5.治疗5.1对症治疗5.2病原治疗
6.预防6.1控制传染源6.2切断传播途径6.3保护易感人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黑色素瘤PPT课件课件PPT.ppt
- 龙湖葡醍海湾派单说辞及技巧课件PPT.ppt
- 北师大四年级数学下册字母表示数认识方程课件PPT模板下载.pptx
- 《小青蛙》优秀完整课件PPT分解.ppt
- 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6课《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课件PPT.ppt
- 人音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火车开啦》课件PPT.ppt
- 如何开家长会课件PPT.ppt
- 结构动力学课件PPT.ppt
- 达标课植树问题课件PPT.ppt
- [整理]头颈部检查111课件PPT.ppt
- [整理]如何学习心电图课件PPT.ppt
- 最新(3)肌力-肌耐力训练(修改)课件PPT.ppt
- 最新(9)南北互渐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8)期权分析解读课件PPT.ppt
- 最新(三)市场分析与战略规划课件PPT.ppt
- 最新(人教新课标)六年级美术下册第一课明与暗PPT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人教新课标)一年级美术下册课件-泡泡飞呀飞课件PPT.ppt
- 最新(全)高中英语主语从句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