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41.00 KB
  • 2022-04-29 14:26:51 发布

最新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解析课件PPT.ppt

  • 56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练习题解析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发生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神经元——分为胞体和突起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 激素调节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物—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并随血液循环送到全身。几种重要的激素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人体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的调节生长激素:促进生长发育胰岛素:调节糖在体内的吸收、利用和转化缺乏得糖尿病 1、眼球内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A晶状体B角膜C玻璃体D瞳孔2、下列结构中,属于内耳的是()A前庭B听小骨C鼓膜D耳廓3、人的听觉感受器位于()A半规管B耳蜗内C鼓膜内D鼓室内AAB 1、人的听觉产生于()A听觉感受器B耳蜗C听觉中枢D鼓膜2、鼓膜的作用是()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3、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的结构是()。①鼓膜②半规管③前庭④耳蜗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CDB 1、预防近视眼的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不躺卧看书B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C不在直射的阳光下看书D不在晚上看书2、四种基本味觉是()A酸、甜、苦、辣B酸、甜、咸、辣C咸、甜、苦、涩D酸、甜、苦、咸3、下列各项中,不是起感受作用的器官的是()A.眼B.耳C.鼻D.感觉神经末梢DDD 1、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2、得了咽喉炎会引发中耳炎的原因是()A细菌、病毒会经血液流到中耳B咽鼓管连通于咽和鼓室之间C外耳道与咽喉相通D人的五官是相互连通的3、某人正在看书,远处有人叫他,他戴上眼镜看清此人面孔,请问这个人戴的是()A.凸透镜B.凹透镜C.平面镜D.太阳镜DBB 1、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A倒立的缩小的实像B正立的缩小的虚像C倒立的放大的虚像D正立的放大的实像2、在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A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伤B减缓紧张情绪C避免呕吐D进行深呼吸,以适应气压变化3、有的人乘车、乘船时会晕车、晕船,你知道这与下列哪个结构有关()A鼓膜B耳蜗C前庭和半规管D听小骨和鼓室AAC 1、某人手指被开水烫后迅速缩手,该反射的神经结构和类型分别是()A.反射弧,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B.反射弧,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C.脑,先天性反射(简单反射)D.脊髓,后天学习形成的反射(复杂反射)2、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小狗作算术题;B.小朋友作数学题;C.眨眼反射;D.惊弓之鸟。3、下列四组腺体中,哪一组的分泌物都是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的?()A.唾液腺、肠腺、垂体B.皮脂腺、甲状腺、肾上腺C.甲状腺、胰岛、卵巢D.唾液腺、皮脂腺、垂体ACC 1、下列器官中内分泌腺和激素关系正确的一组是()A.甲状腺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B.胰腺可分泌胰岛素C.垂体可分泌生长激素D.卵巢可分泌生长激素2、下列叙述中,不属于脊髓功能的是()A.形成人体感觉的部位B.对体内外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C.把对体内外刺激的反应传导至大脑D.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路3、大脑表面分布的各种生命活动功能区,称为()。A.大脑皮层B.神经中枢C.脑神经D.中枢神经系统CAA 1、神经传导的是()A刺激B兴奋C信息D神经冲动2、在反射弧结构中,产生神经冲动的是()A传入神经B传出神经C效应器D感受器3、下列不属于反射的是()A草履虫避开盐粒刺激B简单反射C复杂反射D有蚊子叮咬时用手拍打DDA 1、组成脑的三部分结构是()A大脑、中脑、小脑B大脑、小脑、脑干C大脑、小脑、脑桥D大脑、小脑、间脑2、人体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A大脑B脊髓C小脑D脑3、某人因意外事故,有一反射弧的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活动()A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B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C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D能进行,此人无感觉ACB 1、某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说明酒精麻痹了脑的哪一个部位()A大脑B小脑C脑干D脑神经2、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简单反射的是()A.望梅止渴B.谈虎色变C.排尿反射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3、膝跳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A.膝盖上位韧带和腓肠肌B.膝盖下位韧带和腓肠肌C.膝盖下位韧带和股四头肌D.膝盖上位韧带和股四头肌BCC 1、下列关于复杂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复杂反射是在简单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B.复杂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C复杂反射是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反射D.复杂反射都是语言刺激引起的2、某人正常行走,但膝跳反射消失,这是由于()A.躯体运动中枢受到损伤B.下行传导受到损伤C.躯体感觉中枢受到损伤D.该反射的感受器受到损伤3、手指被扎痛,痛觉形成的部位是()A.感受器B.效应器C.指尖D.大脑皮层DDD 1、下列属于人类所特有的反射活动是:()①主人唤狗,狗跑向主人②看到酸梅二字,分泌唾液③鹦鹉学舌④谈虎变色⑤马戏团的小狗做算数⑥看到酸梅分泌唾液A.③④⑤    B.①②④⑤     C.②④     D.②③④2、一位运动员在跳马比赛中,不幸摔倒而造成下肢截瘫,可能摔伤的部位是:()A.大脑B.小脑C.脊髓D.下肢骨骼3、既能分泌激素,又能分泌消化液的是()A.垂体B.甲状腺C.胰D.性腺CCC 1、人体内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化学物质是()A.酶B.维生素C.激素D.消化液2、下列关于人体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B.主要作用是在细胞中氧化分解,放出能量C.直接进入血液D.血液里含量极少,但作用大3、下列腺体中,除哪一个外,其余腺体的分泌物均直接进入血液中?()A.肾上腺B.垂体C.胰岛D.肠腺CBD 1、下列各项中,属于激素调节的是(  )A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B强光射来时,迅速眨眼C看电影感动得落泪D男同学在青春期喉结突出2、在聋哑人的“哑语”对话中,不起作用的神经中枢是()A.语言中枢B.运动中枢C.视觉中枢D.听觉中枢3、下列反射活动中,属于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积累而形成的是( ) A.缩手反射 B.排尿反射C.眨眼反射 D.望梅止渴DDD 1、下列关于内分泌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有导管     B.构成内分泌系统 C.具有调节作用  D.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腺体内的毛细血管2、某人胰岛素含量不足,会患(  )A甲亢   B低血糖  C糖尿病  D呆小症3、某成年演员身高只有80厘米,其原因是(  )A胰岛色素分泌不足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C幼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D成年生长激素分泌不足ACC 1、建立下列复杂反射的正确顺序是()⑴铃声响,狗就分泌唾液⑵吃肉时,狗分明唾液⑶铃声成为条件刺激⑷吃肉时,铃声响,狗分泌唾液⑸多次反复A.⑵⑷⑶⑸⑴B.⑴⑵⑶⑸⑷C.⑵⑴⑷⑸⑶D.⑵⑷⑸⑶⑴2、马戏团里的动物在成功表演节目后,训兽员总要喂给它们一些食物,其主要作用是()A.动物表演节目后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要及时给它们补充营养B.对动物出色表演的奖励C.强化它们对刺激形成的复杂反射D.强化它们对刺激形成的简单反射DC3、胰岛素类药物不能口服的原因是(  )A注射比口服的疗效更明显 B口服后被消化分解,失去功能C口服后不易吸收     D口服无法进入血液循环B 1、小儿易在夜间发生遗尿的原因是()A.膀胱小,尿液经常压迫膀胱壁,易产生尿意B.尿道口肌肉常处于放松状态C.小儿的大脑发育不完善,排尿的控制力差D.膀胱常处于收缩状态2、当手碰到针尖时会产生的现象是()A.只是缩手B.因痛而缩手C.缩手后才感觉痛D.缩手和痛同时发生3、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参与下可以完成的反射活动是以下哪一组?()(1)膝跳反射(2)望梅止渴(3)缩手反射(4)谈虎色变(5)复杂反射(6)简单反射A.(1)(2)B.(3)(4)C.(1)(3)(6)D.(2)(4)(5)CCC 1、盲人在“读”盲文时,首先要依靠的中枢是()A.语言中枢B.躯体运动中枢C.躯体感觉中枢D.听觉中枢2、人在进食前后,其分泌量发生显著变化的激素是()A.甲状腺激素B.胰岛素C.生长激素D.性激素3、人拿烫手的馒头时,在完成缩手反射后,会感觉到烫。那么,产生“烫”这种感觉的神经中枢位于()A.脊髓B.大脑皮层C.小脑D.脑干4、下列反射活动不属于人类或动物通过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复杂发射活动的是()。A.鹦鹉见人就说“你好!”B.公园里的海豚表演节目C.公鸡天亮啼鸣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见绳CBBC 第五章四诊八纲第一节四诊 四诊即望、闻、问、切四种诊察疾病的方法,是搜集临床资料的主要方法。第一节望诊内容:望神、色、形态、头颈、五官、皮肤、排泄物与分泌物、小儿食指络脉一、望神(有神、无神、假神)神,人体生命活动总的外在表现,(精神、意识及思维活动)1、有神或得神:病人神志不乱,两眼灵活,明亮有神,语言清楚,声音宏亮,为“有神”或“得神”,表示正气未伤,脏腑功能未衰,疾病轻浅,预后好,多属实证、热证、阳证。2、失神或无神:病人精神萎靡,目光晦暗,反应迟钝,语言无力,声音低微,表示正气已伤,病势较重,多属虚证、寒证、阴证。见于重病及慢性病。或见神志昏迷、谵语、手足躁动,属阳证、热证、实证,但正气已伤,邪气过盛,病邪深入,预后不良。3、假神:危重、久病患者精神突然好转的假象。戴阳证、除中。4、少神 二、望色(五色诊病)正常人面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五色主病: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为气血不通,脉络阻滞所致。赤色:主热证。满面通红,多是实热;若两颧绯红,多为阴虚火旺之虚热。黄色:主虚证,湿证。多为脾虚而水湿不化,或皮肤缺少气血之充养。若面目鲜黄为阳黄,多属湿热;面目暗黄为阴黄,多属寒湿;面色淡黄、枯槁无泽为萎黄,多为脾胃虚弱,营血不足;面色黄胖多为气血虚而内有湿。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若面色苍白而虚浮多气虚;面色苍白而枯槁多为血虚。黑色:主肾虚,寒证,水饮证,瘀血证。常为久病、重病、阳气虚 三、望形态望形态外形与五脏相应,一般地说,五脏强壮,外形也强壮;五脏衰弱的外形也衰弱。1.体形结实,肌肉充实,皮肤润泽,表示体格强壮,正气充盛;形体瘦弱,肌肉瘦削,皮肤枯燥,表示衰弱,正气不足。2.形体肥胖,气短无力,多为脾虚有痰湿。3.形体消瘦,多为阴虚有火。4.手足屈伸困难或肿胀,多为风寒湿痹。5.抽搐、痉挛、多是肝风。6.足膝软弱无力,行动不灵,多为痿证。7.一侧手足举动不遂,多为中风四、望头与五官五、望皮肤 六、望舌一、舌与脏腑的关系(看图)二、舌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染苔)三、舌诊的内容1.舌质:是指舌的本体,主要观察其色,形,态三方面。正常舌质为色泽淡红,含蓄荣润,胖瘦老嫩适中,运动灵活自如,表示气血充足。见于健康人,也可见于外感初起或内伤病情轻浅者。(1)舌色①淡舌: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多见于血虚,为阳气衰弱、气血不足象。色淡而胖嫩为虚寒;胖嫩而边有齿痕为气虚、阳虚。②红舌:舌色较正常深,呈鲜红色,主热证,多为里热实证。舌尖红是心火上炎;舌边红为肝胆有热;红而干为热伤津液或阴虚火旺。③绛舌:舌色深红,为热盛,多为邪热深入营分、血分或阴虚火旺。红、绛舌颜色越深,表明热邪越重。④瘀斑舌:舌上有青紫色之瘀点或斑点,多为内有瘀血蓄积。⑤青紫舌:全舌舌质呈现青紫,或为热极,或为寒证。舌质绛紫色深而干燥为热极,温热病者为病邪传入营分、血分;舌质淡黄紫或青紫而滑润者为阴寒证。 (2)舌形:观察舌质的老嫩、胖瘦、芒刺、裂纹等。①老嫩:“老”即指舌质纹理粗糙,形色坚敛,多属实证、热证:“嫩”指舌质纹理细腻,形色浮嫩,多属虚证或虚寒证。②胖瘦:“胖”指舌体胖大、肿胀,多与水湿停留有关。舌质淡而胖,舌边有齿痕者,多属脾虚或肾阳虚、水湿停留;舌质红而肿胀,多属湿热内蕴或热毒亢盛。“瘦”指舌体瘦小而薄,多属虚证。舌质淡而舌形瘦者,多为气血不足;舌质红绛而舌形瘦者,多属阴虚内热。③芒刺: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多属热邪亢盛。热邪越重,芒刺越大、越多。临床上芒刺多见于舌尖与舌边,舌尖芒刺多属肝胆热盛。④裂纹:舌体上有多种纵行或横行的裂沟或皱纹,多由于粘膜萎缩而形成。裂纹舌可见于少数正常人。舌质红绛而有裂纹者多属热盛;舌质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3)舌态:观察舌体有无震颤、歪斜、痿软、强硬等。①震颤:舌体不自主地颤抖,多属气血两虚或肝风内动。②歪斜:舌体偏歪于一侧,多为中风偏瘫或中风先兆。③痿软:舌体伸卷无力,多因气血俱虚筋脉失养所致。④强硬:舌体不柔和,屈伸不利,甚或不能转动,多属高热伤津,邪热炽盛,或为中风的征兆。 2.舌苔:舌苔是胃之生气所现。章虚谷曰:“舌苔由胃中生气以现,而胃气由心脾发生,故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中之生气,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则土无生气矣”。吴坤安说:“舌之有苔,犹地之有苔。地之苔,湿气上泛而生;舌之苔,胃蒸脾湿上潮而生,故曰苔。”现代医家认为舌苔的形成,主要为丝状乳头之分化。丝状乳头之末梢分化成角化树,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组成正常的舌苔。正常的舌苔为薄白一层,白苔嫩而不厚,干湿适中,不滑不燥。观察舌苔内容为苔的颜色、厚薄及润燥。(1)苔色: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等。①白苔白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其它颜色的苔可以认为是白苔基础上转化而形成的。白苔一般属肺,主表证、寒证,但临床上也有里证、热证而见白苔者。如薄白而润为风寒;薄白而燥为风热;寒湿之里证可见白而厚腻之苔。②黄苔有淡黄、嫩黄、深黄、焦黄等不同。一般说,黄苔的颜色越深,则热邪越重。淡黄为微热;嫩黄热较重;深黄热更重;焦黄则为热结;黄而干为热伤津;黄而腻则为湿热。③灰黑苔多主热证,亦有寒湿或虚寒证。舌苔灰黑而干,为热盛伤津;舌苔灰黑而湿润,多属阳虚寒盛。灰黑苔多见于疾病比较严重的阶段。 (2)厚薄:有薄苔、厚苔、少苔、无苔。薄苔多为疾病初起,病邪在表,病情较轻;厚苔多示病邪较盛,并已传里;或有胃肠积滞;或有痰湿。苔愈厚表示邪越盛,病情愈重。但舌苔的形成,反映了胃气的有无,舌苔虽厚,说明胃气尚存的一面,而少苔常表示机体正气不足,无苔则是胃气大虚,缺乏生发之机。舌面上有不规则的舌苔剥脱,剥脱处光滑无苔,称为花剥苔,多属胃的气阴不足,若兼有腻苔则表示痰湿未化而正气已伤。(3)润燥:反映体内津液的情况。正常舌苔不干不湿,无苔干燥为体内津液已耗,外感病多为燥热伤津,内伤病多为阴虚津液不足;舌苔湿润表明津液未伤,而苔面水份过多伸舌欲下滴,称为滑苔,则示体内有湿停留。腻苔:苔质致密、细腻如一层混浊光滑的粘液覆盖于舌面,不易擦去,多属痰湿内盛。腐苔:苔质疏松如豆腐渣,堆于舌面,易于擦去,多为实热蒸化胃中食浊,为胃中宿食化腐的表现。 (3)舌象变化的临床意义:①舌象的变化能够反映疾病的轻重和进退:如舌质淡红,舌苔白、薄、润均为病情较轻;舌质红绛、青紫、舌苔黄厚,灰黑,或光滑无苔,均为病情较严重;淡白舌多属于慢性疾病,病情变化慢,病程较长,如贫血,蛋白质缺乏或肾上腺皮质机能不全等;红绛舌多见于发热,脱水,水液平衡失调等,如烧伤患者,创面越大,伤热越重,则舌质变红越快越明显,如并发败血症则舌质多红绛干枯,肝硬化病人若原为淡红舌,薄白苔或薄黄苔,一旦转为红绛光剥,常表示肝功能恶化;急性阑尾炎多见腻苔,在治疗过程中厚腻苔转为薄白苔,多是病情好转,但如疼痛减轻而腻苔不退,则表示病情未减,甚至可能增剧。②舌象的变化对某些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绿脓杆菌性败血症,多见舌光剥无苔,而链球菌、葡萄球菌性败血症,则多黄苔;重症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甲状腺机能亢进,严重的肺、肝、肾等实质脏器疾病,常见舌质红绛,舌体瘦小,舌干而有裂纹等阴虚舌象,有的舌苔光剥舌边尖有红刺,后期则舌面光滑如镜、重症肝炎患者,舌质多红绛,干枯少津,病情恶化时更明显,舌苔多厚腻或燥,色黄或黑,有时也可见光剥无苔;肿瘤患者晚期出现红而光亮的舌象。 二、闻诊(一)闻声音1.发声:发声重浊,声高而粗,多属实证;发声轻清,低微细弱,多属虚证。小儿阵发惊呼,发声尖锐多为惊风。2.语音:声高有力,前轻后重,多为外感病;声音低怯,前重后轻,多为内伤。说话多而声音有力,多属实热;说话少而声音低微,或说话断续不接,多属虚寒。说话声高有力,但语无伦次,神志不清,为“谵语”属实证;发音无力或不接续,语言重复,神疲不力,为郑“声”,属虚语;自言自语,见人便停目,为“独语”,属心力不足。语言塞涩多为中风。3.呼吸:呼吸气粗或喘多属热属实,呼吸气微4.咳嗽:咳声重浊声粗,多属实证;咳声无力,多属虚证;干咳阵阵而无痰为燥咳;咳时痰声辘辘,多为痰湿咳嗽。5.呃逆:呃声高而短,且响亮有力,多属实热;低而长,且微弱无力,多属虚寒。(2)嗅气味主要是嗅病人口气,汗气,痰涕及大、小便的气味等。口臭,多为肺胃有热,或有龋齿;或口腔不洁;口出酸臭味,多是胃有宿食,消化不良;口出腐臭气,多是牙疳,或有内痈。咳吐浊痰脓血,有腥臭味,多是肺痈。汗有臭秽气味,为瘟疫;汗有腥膻气味为风湿热久蕴于肌肤。鼻出臭气,经常流浊涕为鼻渊证。大便酸臭,秽臭为肠中积热;气味腥臭多属寒。小便臊臭,多为湿热。 三、问诊(1)问寒热:恶寒、发热常是某些疾病的主要表现,注意有无恶寒、发热、时间、发作特点和恶寒发热的关系及轻重。①恶寒发热同时并见,多为表证或半表半里证。恶寒重,发热轻,多为表寒证;发热重,恶寒轻,多为表热证;恶寒与发热交替出现,称寒热往来,多为半表半里证。②发热不恶寒,多为里热证。高热、口渴,尿赤,便秘,为里实热证;久病潮热,五心烦热,骨蒸劳热,多为阴虚内热证。③畏寒不发热,怕冷,手足发凉,体温低,为阳虚里寒证。 (2)问汗:注意有汗、无汗、出汗时间,发汗部位,出汗多少及特点。①外感病发热恶寒而有汗者,为表虚证;发热恶寒而无汗者为表实证。高热大汗出而不恶寒者为里热盛。②日间经常出汗,活动后更甚,汗后自觉发凉,气短乏力,称为自汗,多为气虚阳虚;入睡后出汗,醒来汗止,称盗汗,多属阴虚。③出汗局限于头部,可见于热不得外泄,郁蒸于上的湿热证;半身出汗、多属气血运行不周。④全身汗出,大汗淋漓不止并见身凉肢冷,属阳气欲绝的“亡阳证”。(3)问饮食注意询问是否口渴,饮水多少,食欲食量,喜冷喜热,以及口中异常味觉及气味等。 ①口渴与饮水:口渴多饮,且喜冷饮,属实热、口不渴不喜饮,或喜热饮,多属虚寒证;口渴不喜饮,多为湿热;口干咽燥但饮水不多,多属阴虚内热。②食欲与进食:食欲减退,久病多为脾胃虚弱,新病多为伤食、食滞、或外感夹湿而致脾胃气滞;食欲亢进,多食善饥,属胃火亢盛;饥而不食,多属胃阴不足。病中能食是胃气未伤预后较好;病中食量渐增,为胃气渐复,病虽重也有转机。③口中异常味觉和气味:口苦多见于热证,特别常见于肝胆郁热;口酸腐多属胃肠积滞;口淡无味为脾虚湿盛;口咸多属肾虚;口有臭味多属胃火炽盛。 (4)问大小便①大便:问排便次数,时间,粪便性状及伴随症状。便秘:便次减少,排便困难,粪便量少,干燥而坚硬。新病便秘,腹满胀痛,多属实证、热证;久病,老人或产妇便秘,大便难解,多属津亏血少或气阴两虚。腹泻:便次多,粪便稀软不成形。多为脾胃虚寒。黎明即泻,多属脾肾阳虚;泄泻如水,为水湿下注;泄下如喷射状,肛门灼热,为湿热泻;大便脓血,里急后重,为痢疾,多属大肠湿热;大便色黑,为内有瘀血;便血鲜红,肛门肿痛,为血热;便色暗红,面黄乏力,为脾不统血。②小便:问小便色、量、次数和伴随症状。小便短赤:小便量少,色黄而热,多属热证;小便短少,不热,可见于汗吐、下后或其它原因所致津液耗伤。小便清长;小便量多而色清,多属虚寒证,也可见于消渴证。小便频数不禁或遗尿;多属气虚或肾气不固。尿痛或尿频尿急:多属膀胱湿热,或伴尿血、砂石则为淋症。排尿困难:点滴而出为癃证,小便闭寒不通无尿为闭证,突然发生癃闭,点滴外流,尿味臭,兼有小腹胀痛或发热,属实证;尿量逐渐减少,甚至无尿,伴腰酸肢冷。面色光白,属虚证。 (5)问疼痛及不适:①部位:头、身、胸、胁、腹、少腹、腰、关节等不同部位的疼痛或不适反应不同脏器的病变。头痛,以后头部、枕部为重,连及项背,为太阳经病;前额疼痛连及眉棱骨为阳明经病颞侧头痛、偏头痛,为少阳经病,巅顶痛牵引头角,为厥阴经病。身痛、全身酸痛,发热恶寒,多属外感,久病身痛,多属气血不足。胸痛,伴发热咳喘,咳痰多为肺热;久病胸痛反复发作,多为胸阳不振,夹有气血痰饮瘀阻。胁痛,属少阳证,或为肝气郁结。上腹(胃脘)疼痛,多为脾胃病或食滞。腹痛多为肠病、虫积、或大便秘结。少腹疼痛,多为肝脉郁滞,或为疝气,肠痈,妇科疾病。腰痛多属肾虚。关节疼痛多为病邪阴于经脉。 ②性质与程度:游走疼痛,多为病邪阻于经脉。沉重、酸困、肿胀、多为湿证、冷痛、怕凉,痛剧,多为寒证;热痛,怕热,红肿,多为热证;疼痛胀满,持续不解,多为实证;隐痛、绵绵痛,时痛时止,多为虚证;窜痛、胀痛、时重时轻,多属气滞;刺痛、剧痛、痛有定处,持续痛,多属血瘀。③一般说,暴痛多实,久痛多虚。疼痛拒按为实证;喜按为虚证。喜温为寒证;喜凉为热证。食后胀痛加重为实证;食后疼痛缓解为虚证。 (7)问睡眠情况:询问睡眠多少,深浅及伴见症状。难以入睡,睡而易醒以及多梦等,多属心阴不足,心阳不藏,或心肾不交;夜睡不安,心烦而易醒,口舌生疮,舌尖红赤为心火亢盛,梦中惊呼多为胆气虚或胃热。睡意很浓,常不自主的入睡称为嗜唾,多为气虚、阳虚,或湿困于脾,清阳不升,重病患者的嗜唾多为危象;热性病患者的昏睡,多为热入心包。(8)问妇女经带胎产:询问月经初潮年龄、停经年龄及周期。月经的量、质、色泽及行经的天数,月经时伴见有症状。已婚妇女询问胎产情况,末次月经日期。月经推迟;经血色暗,有血块,伴痛经,多属血瘀或寒证;经量少,色淡,多为血虚;经量多而色淡,多为气虚。月经先后无定期:多伴有痛经、或经前乳房发胀,属肝郁气滞。月经不来潮:先分别是有孕还是闭经。闭经可有血枯,血瘀,血痨及肝气郁结。如行经突然停止,应询问有无受寒或郁怒太过。白带:询问白带的量、色和气味等。白带量多,清稀,色白,少臭或有腥味多属虚寒;白带量多,粘稠,色黄,臭秽,多属湿热。 第四节   切诊*按诊*脉诊一、脉象形成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1、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2、判断疾病的病位、性质和邪正盛衰,推断疾病的进退与预后二、诊脉的部位及其方法1、左寸候心、关肝、尺肾;右寸候肺、关脾、尺肾2、切脉时让病人取坐位或仰卧位,伸出手臂置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手掌向上,前臂放平,以使血流通顺。注意桡动脉解剖位置的差异。切脉时运用三种指力,“举”“寻”“按”。三、正常脉象(一息四至):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注意内外因素对脉象的影响:如小儿脉较成人脉软而数,妇女数较男子脉细弱而略数,胖人脉较瘦人脉沉。夏天脉较洪大,冬天脉较沉小。剧烈运动后脉洪数,酒后脉数,精神刺激和某些药物也可引起脉象的暂时变化。 四、常见病脉与主病浮脉:轻取即得,重按反觉稍减。主表证、虚证沉脉:轻取不显,重按始得。主里证迟脉:一息不足四至。主寒证数脉:一息六至以上。主热证虚脉:举按均无力。主虚证实脉:三部脉举按均有力。主实证滑脉:脉来流利圆滑,如盘滚珠,主痰饮、食积、实热。涩脉:脉来涩滞不畅,如刀刮竹,主精亏血少、气滞血瘀、夹食夹痰洪脉:脉形宽大,来盛去衰。主热盛细脉:脉形细如线,脉形窄,波动小。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湿证濡脉:浮小而软,举之有余,按之渐无。主虚证、湿证弦脉:脉挺直而长,如按弓弦。主肝胆病、痰饮、痛证、疟疾 紧脉:脉来绷急,应指有力,如绳索绞转,脉的张力大,脉跳有力。主寒证,痛证及宿食。代脉: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主风证痛证、惊恐、跌打损伤、脏气衰微结脉:脉来缓慢,时而一止,止无定数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积聚促脉:脉来急数,时有一止,止无定数阳盛实热、气血痰瘀宿食停滞、虚脱、肿痛五、相兼脉与主病 第二节八纲辨证一、表里表里是说明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一般地说,皮毛、肌肤和浅表的经络属表;脏腑、血脉、骨髓及体内经络属里,表证,即病在肌表,病位浅而病情轻;里证即病在脏腑,病位深而病情重。(一)表证一般为六淫外邪从皮毛、口鼻侵入机体后,邪留肌表,出现正气(卫气)拒邪的一系列症状,多为外感病初起阶段。表证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和病情轻的特点。常见于外感热病的初期,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传染病及其它感染性疾病的初起阶段。主证:以发热恶寒(或恶风),头痛,舌苔薄白,脉浮为基本证候,常兼见四肢关节及全身肌肉酸痛,鼻塞,咳嗽等症状。由于外邪有寒热之分,正气抗御外邪的能力有强弱不同,表证又分为表寒、表热、表虚、表实证。 1.表寒证主证: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明显,无汗,流清涕,口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而润,脉浮紧。病机:寒邪束于肌表或腠理,正邪相争,故恶寒发热,邪气侵犯体表经络,致卫气营血运行不畅,故头身肢体酸痛。正邪相争于表,故脉浮。治则:辛温解表。常用方剂:麻黄汤2.表热证主证: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喉疼痛,有汗,流浊涕,口渴。舌质稍红,苔薄白不润,脉浮数。病机:邪正相争于表,故发热,恶寒。热邪犯卫,汗孔失司,则汗外泄。热伤津而口渴。热邪在表,故脉浮数。治则:辛凉解表。常用方剂:银翘散。 3.表虚证主证:表证而恶风,恶寒有汗。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浮而无力。病机:体质素虚,卫阳不固,故恶风,汗出,脉浮而无力。治则: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常用方剂:桂枝汤。4.表实证主证: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浮有力。病机:邪盛正不衰、邪束肌表,正气抗邪,肌表汗孔固密,故发热恶寒而无汗,脉浮而有力。治则:辛温解表。常用方剂:麻黄汤。 (二)里证里证是与表证相对而言,是病位深于内(脏腑、气血、骨髓等)的证候,里证的成因,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表证进一步发展,表邪不解,内传入里,侵犯脏腑而成;二是外邪直接入侵内脏而发病,如腹部受凉或过食生冷等原因可致里寒证;三是内伤七情、劳倦、饮食等因素,直接引起脏腑机能障碍而成。辨别表证与里证,多依据病史的询问,病证的寒热及舌苔、脉象的变化。一般地说,新病、病程短者,多见于表证;久病、病程长者,常见于里证。发热恶寒者,为表证;发热不恶寒或但寒不热者,均属里证。表证舌苔常无变化,或仅见于舌边尖红;里证常有舌苔的异常表现,脉浮者,为表证;脉沉者,为里证。 (三)半表半里证主证:寒热往来,胸胁胀满,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目眩。舌尖红,苔黄白相兼,脉眩。病机:邪正相争于半表半里,互有胜负,故寒热往来。邪犯半表半里,胆经受病,故胸胁胀满,口苦。胆热而肝胃不和,故心烦,目眩,欲呕,不思饮食。治则:和解表里。常用方剂:小柴胡汤。(四)表里同病(表里夹杂)表里同病是指表证和里证在同一个时期出现,常见的有三种情况:一是初病即见表证又见里证。二是发病时仅有表证,以后由于病邪入里而见里证,但表证未解,也称为表里同病,三是本病未愈,又兼标病,如原有内伤,又感外邪,或先有外感,又伤饮食等,也属表里同病。治疗原则为表里双解。 二、寒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是用以概括机体阴阳盛衰的两类证候。一般地说,寒证是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表现的证候,热证是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表现的证候。所谓“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虚则寒,阴虚则热”(一)寒证主证:畏寒、形寒肢冷,口不渴或喜热饮,面色白,咳白色痰,腹痛喜暖,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质淡,苔白,脉沉迟。病机:阳虚阴盛,病人寒化,故畏寒肢冷,脾胃寒冷,故腹痛喜暖,阳气不振而脉沉迟。治则:温中祛寒常用方剂:附子理中汤(二)热证主证:发热,不恶寒,烦躁不安,口渴喜冷饮,面红目赤,咳痰黄稠,腹痛喜凉,大便燥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数。病机:阳热偏盛,故发热喜凉,热伤津液而口渴喜饮,小便短赤,大便燥结。热盛故见脉数。治则:清热法。常用方剂:白虎汤等。 辨别寒证与热证,不能孤立地根据某一症状或体征判断,应对疾病的全部表现综合观察,尤其是寒热、口渴不渴、面色、四肢温凉,二便、舌象、脉象等几方面更为重要。即畏寒喜热为寒,发热,怕热喜冷为热;口淡不渴为寒,口渴喜饮为热;面色红为热;手足厥冷多为寒,四肢烦热多为热;小便清长、大便稀溏为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为有热;舌淡苔白为寒,舌红苔黄为热等等。从寒证与热证的比较可以看出:寒证属阴盛,多与阳虚并见;热证属阳盛,常有阴液亏耗的表现。(三)寒热真假1.“真寒假热”:如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常见身热,两颧潮红,躁扰不宁,苔黑,脉浮大等,表面上看似有热象,但病人却喜热覆被,精神萎颓淡漠,蜷缩而卧,舌质淡白,苔黑而润,脉虽浮大但无力。为阴盛于内,格阳于外,其本质仍是寒证,故称“真寒假热”治疗上要用温里回阳,引火归元。2.“真热假寒”:即内有真热而外见假寒的证候,如热性病中毒较重时可见表情淡漠、困倦懒言、手足发凉、脉沉细等,粗看好似寒证,但又有口鼻气热,胸腹灼热,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绛,苔黄干,脉虽沉细但数而有力。为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本质是热证,故称“真热假寒”,治疗上应清泻里热,疏达阳气。 三、虚实虚实是辨别人体的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纲。一般而言,虚指正气不足,虚证便是正气不足所表现的证候,而实指邪气过盛,实证便是由邪气过盛所表现的证候。《素问.通评虚实论》说:“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若从正邪双方力量对比来看,虚证虽是正气不足,而邪气也不盛;实证虽是邪气过盛,但正气尚未衰,表正邪相争剧烈的证候。辩别虚实,是治疗是采用扶正(补虚)或攻邪(泻实)的依据,所谓“虚者补之,实者泻之”。(一) 实证实证的形成,或是由病人体质素壮,因外邪侵袭而暴病,或是因脏腑气血机能障碍引起体内的某些病理产物,如气滞血瘀、痰饮水湿凝聚、虫积、食滞等。临床表现由于病邪的性质及其侵犯的脏腑不同而呈现不同证候,其特点是邪气盛,正气衰,正邪相争处于激烈阶段。常见症状为高热,面红,烦躁,谵妄,声高气粗,腹胀满疼痛而拒按,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或有瘀血肿块,水肿,食滞,虫积,舌苔厚腻,脉实有力等。治则;泻实攻邪,所谓“实则泻之”。但泻火、通便、逐水、祛痰、理气、活血化瘀、消导和驱虫等不同的泻法用于不同病邪产生的各种实证 (二)虚证虚证的形成,或因体质素弱(先天、后天不足),或因久病伤正,或因出血、失精、大汗,或因外邪侵袭损伤正气等原因而致“精气夺则虚”。主证:面色■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心悸气短,形寒肢冷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大便溏泻,小便频数失禁,舌少苔或无苔,脉虚无力等。1、气虚临床表现:面色白或萎黄精神萎靡,身疲乏力,声低懒言,自汗,纳少,舌淡胖,脉无力治法:益气方剂:四君子汤等2、阳虚临床表现:畏寒,形寒肢冷,小便清长,下利清谷,脉迟,气短,乏力动则气急等症明显,脉虚无力治法:补阳方剂:肾气丸、参茸丸等 3、血虚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无华或萎黄,手足麻木,口唇指甲淡白,舌质淡,脉细弱无力。消瘦,头晕,目眩,失眠,心悸治法:养血方剂:四物汤等4、阴虚临床表现:低热或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舌红绛,质瘦或有裂纹,无苔或少苔,脉细数治法:滋阴方剂:六味地黄丸等辨证虚证与实证可从下面几方面考虑:从发病时间上,新病、初病或病程短者多属实证,旧病、久病或病程长的多属虚证;从病因上,外感多属实证,内伤多属虚证;从体质上,年青体壮者多属实证,年老体弱者多属虚证;从临床症状与体征上。 四、阴阳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两纲,是八纲的总纲,即将表里、寒热、虚实再加以总的概括。《类经.阴阳类》说:“人之疾病,……必有所本,或本于阴,或本于阳,病变虽多,其本则一”,指出了证候虽然复杂多变,但总不外阴阳两大类,而诊病之要也必须首先辨明其属阴属阳,因此阴阳是八纲的总纲,一般表、实、热证属于阳证,里、虚、寒证属于阴证。临床上阴证多指里证的虚寒证,阳证多指里证的实热证。(一)阴证阴证是体内阳气虚衰、阴偏盛的证候。一般而言阴证必见寒象,以身畏寒,不发热,肢冷,精神萎靡,脉沉无力或迟等为主证。由脏腑器官功能低下,机体反应衰减而形成,多见于年老体弱,或久病,呈现一派虚寒的表现。(二)阳证阳证是体内阳气亢盛,正气未衰的证候。一般而言阳证必见热象,以身发热,恶热,肢暖。烦躁口渴,脉数有力等为主证。由脏腑器官机能亢进而形成,多见于体壮者,新病,初病呈现一派实热的表现。 (三)亡阴与亡阳亡阴与亡阳,是疾病过程中两种危险证候,多在高热,大汗不止,剧烈吐泻,失血过多有阴液或阳气迅速亡失情况下出现,常见于休克病人。亡阴亡阳虽属虚证范围,但因病情特殊且病势危笃,而又区别于一般虚证。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除原发疾病的各种危重症状外,均有不同程度的汗出。但亡阴之汗,汗出热而粘,兼见肌肤热,手足温,口渴喜饮,脉细数疾而按之无力等阴竭而阳极的证候;亡阳之汗,大汗淋漓,汗凉不粘、兼见畏寒倦卧,四肢厥冷,精神萎靡,脉微欲绝等阳脱而阴盛的证候。由于阴阳是互根的,阴液耗竭则阳气无所依附而散越,阳气衰竭则阴液无以化生而枯竭,所以亡阴与亡阳的临床表现,难于截然割裂,其间可迅速转化,相继出现,只是有先后主次的不同而已。亡阴者,应益气敛阴、救阴生津,大补元气以生阴液而免致亡阳,常用方有生脉散;亡阳者,应益气固脱、回阳救逆,常用方有独参汤、参附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