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91.50 KB
- 2022-04-29 14:44:55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七章-第一节幼儿思维发展的主要特征11.17
思维与幼儿的心理发展一、什么是思维(一)定义【自我分析】当你早晨醒来,推开窗门一看,发现地面上湿漉漉的,你就会得出昨天已经下过雨的结论。思考并分析:这个认识活动与我们学习过的感知觉和想象有什么不同?它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过程?小结:间接和概括;思维活动。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
(二)特点:概括性和间接性1.概括性:指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事物之间规律性的反映。2.间接性:以一定事物为媒介来反映那些不能直接作用于感官的事物。【自我分析】出示黑板刷或其它物体,请你从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的角度反映它,其反映的过程和内容分别有哪些?
三、思维的品质1.思维的广度指思维的广阔性,指要善于全面地考察问题,从事物的多种处样的联系和关系中去认识事物。2.思维的灵活性随机应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指外在的条件发生变化,主体采取灵活的方式,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3.思维的深刻性指善于透过纷繁复杂的表面现象发现的本质,对事物是否剖析的彻底。4.思维的独立性指不借助于现成的答案和别人的帮助。独立地提出问题,独立地寻找答案,独立性并非的人易受他人暗示。5.思维的敏捷性
6.思维的逻辑性【自我分析】一个人第一天上山,第二天下山,走的速度不均匀,但时间(早上6点到晚上6点)、路程完全相同。试证明:在上山和下山的过程中,他必定有一个时间,正好经过同一个地方。试在解决以上问题的过程中,反思你的思维能力的各个品质的发展状况。
四、思维在幼儿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中的作用(一)思维是幼儿生活活动的基础(二)思维的发展是认识水平提高的标志思维是认识活动的核心,是高级的认识过程,它的发展本身就是认识过程有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结果和证明。(三)思维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幼儿情感、意志和社会性的发展。思维作为一种高级的认识活动,不仅对其他认识活动的发展有推动和促进作用,还对幼儿的情绪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性(一)直观行动思维(0~3岁左右)【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直观行动思维的特点。1.澡盆里婴儿的戏水动作,只有当置身于澡盆里面的时候,才会发生。当离开澡盆的时候,这种动作就停止了,而且也很难在没有澡盆的时候复现。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2.儿童作画常常事先没有目的,即先做后想,或者边做边想,只有画出来之后才知道画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一现象?3.幼儿打人的动作,常常没有控制,即使是大人,不小心被一个幼儿打几下的时候也可能会觉得很痛,甚至难以忍受。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儿童在进行这种思维的时候,只能反映自己动作所能触及的具体事物,依靠动作思考,而不能离开动作在动作之外思考,更不能计划自己的动作,预见动作的效果。1.直观行动思维依赖于一定的情境2.直观行动思维离不开儿童自身的行动思维只在动作之中进行。
(二)具体形象思维(3~6、7岁左右)【案例分析】分析以下案例,归纳学前儿童具体形象思维的特点。1.2+3=5的计算,幼儿虽然可以进行,但实际上他们在计算的时候并非对抽象数字进行分析综合,而是依靠头脑中再现的事物表象,如2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或者2个手指加上3个手指,再数数结果是5个苹果或手指才算出结果的。
2.问幼儿电灯和蜡烛有什么共同点,回答往往是“都是白的,长的。”具体形象思维有以下两个特点:具体性和形象性由于表象功能的发展,儿童思维逐渐从动作中解脱出来,也可以从直接感知的客体中转移出来,从而比直觉行动思维有更大的概括性和灵活性。但是思维仍然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处理复杂问题的时候,具体形象往往产生干扰作用。
(三)抽象逻辑思维(6、7岁以后)幼儿期,特别是5岁以后,明显地出现了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这具体表现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基本过程的发展,概念的掌握、判断和推理的形成,以及理解能力的发展等方面。综上所述,幼儿期的思维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水平,在整个幼儿期内,思维的特点又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着的,体现了从直接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趋势。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幼儿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性为主,抽象逻辑性开始萌芽1、幼儿初期(3岁)的思维仍具有一定的直观行动性。2、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表面性和固定性3、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1、具体性让幼儿算一下2加3等于几,幼儿感到困难,但如果说2个苹果再加上3个苹果是几个苹果,幼儿就会比较容易地回答这个问题。幼儿对具体的语言容易理解,对抽象的语言则不易理解,如老师说“喝完水的小朋友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刚入园的幼儿都没有反应。但老师如果说:“明明,把杯子放到柜子里去吧!”这时明明就理解老师说话的意思。对刚入园的幼儿来讲,“小朋友”这个词是不具体的,每个幼儿的名字才是具体的。
2、形象性幼儿思维的形象性,表现在幼儿依靠事物的形象来思维。幼儿的头脑中充满着各种各样颜色和形状等事物的生动形象。比如爷爷总是长着白胡子,奶奶总是头发花白的;穿军装的才是解放军;兔子总是“小白兔”等。
3、经验性幼儿的思维常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幼儿把热水倒入鱼缸中,他说老师说了喝开水不生病,小鱼也应该喝开水。幼儿听妈妈说:“看那个女孩长得多甜!”他问:“妈妈,你舔过她?”
4、拟人性幼儿往往把动物或一些物体当人来对待。他们赋予小动物或玩具以自己的行动经验和思想感情,和它们说话,把它们当作好朋友。泛灵论
5、表面性幼儿思维只是根据具体接触到的表面现象来进行,往往只是反映事物的表面联系,而不是事物的本质联系。比如,一个5岁的孩子注视着阿姨给小婴儿喂奶,看到奶水从阿姨的乳房里流出来,他认真地问:“阿姨,那里面也有咖啡吗?” 给幼儿出示两个一样大小的橡皮泥球,让幼儿确认它们是一样大小的。然后,老师把其中的一个泥球变成长条。这时,幼儿就认为这两块橡皮泥不一样多了。
6、固定性幼儿思维的具体性使幼儿的思维缺乏灵活性。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认死理”。两个小朋友在抢一个玩具,成人拿出一个同样的玩具,让他们各玩一个,两人非要原来那一个。
幼儿的概念的发展(一)幼儿掌握概念的特点1.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概念是用词来标示的,词是概念的物质外衣,也就是概念的名称。儿童掌握概念的方式大致有两种类型:【案例分析】你们是如何掌握“灯”这个概念的?如果教师教幼儿掌握“花”和“勇敢”的概念,一般采取什么方式?
(1)通过实例获得概念学前儿童获得的概念几乎都是这种学习方式的结果。(2)通过语言理解获得概念在较正规的学习中,成人也常用给概念下定义,即讲解的方式帮助儿童掌握概念。科学概念的掌握往往需要用语言理解的方式进行。但学前儿童由于抽象逻辑思维刚刚萌芽,很难用这种方式获得概念。
一些人通过下定义来研究幼儿掌握实物概念的特点幼儿初期:幼儿所掌握的实物概念主要是他们熟悉的事物。给物体下定义,多属直指型。幼儿中期:幼儿已能掌握事物某些比较突出的特征,由此获得食物的概念。他们给物体下定义属于列举型。幼儿晚期:幼儿开始初步掌握某一实物的较为本质特征,如功用的特征,或若干特征总和。属于功用型
幼儿对事物判断和推理的特点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常表现为判断事物时从事物外在和表面的特点出发。1、幼儿对事物的判断和推理往往不合逻辑2、把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表面现象或事物之间偶然的外部联系,作为判断事物的依据。3、以自身的生活经验作为判断和推理的依据。
随着年龄增长,其间接判断能力开始形成并有所发展。我们从一项研究的结果就可以看出,具体见下表。从上表可以看出:7岁前的儿童大部分进行的是直接判断,之后儿童大部分进行间接判断,6~7岁判断发展显著,是两种判断变化的转折点。
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幼儿理解事物的水平不高,不深刻,常受外部条件的限制1、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常是孤立的,不能发现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2、幼儿对事物的理解主要依靠事物的具体形象3、幼儿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不能理解事物的内部含义。
学前儿童对事物的理解有以下发展趋势:1.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2.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研究结论】在教幼儿学习文学作品时,有无插图,效果很不一样。假定没有插图儿童理解水平为1,有插图后,3~4.5岁幼儿的理解水平为2.12;4.5~9.5岁为1.23。
3.从对事物作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案例分析】从以下两个案例中分析幼儿理解事物的特点1.在给小班儿童讲完《孔融让梨》的故事后,问孩子们:“孔融为什么让梨?”不少儿童回答:“因为他小,吃不完大的。”2.上课时,小班一个小朋友歪歪斜斜地坐着,老师批评说:“你们看,××坐的姿势多好!”他们一说完,其他小朋友都学着他的样子坐起来。
4.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案例分析】有位妈妈给儿子出了道加法题:“爸爸打碎了3个杯子,小宝打碎了2个杯子,一共打碎了几个杯子?”孩子听后哭了,他说他没有打碎杯子。5.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典型现象】孩子看电视时,常常会问:“他是坏人,还是好人?”如果成人说:“他既有坏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孩子会感到难以理解。
课后作业一、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性二、幼儿具体形象思维主要表现的特点
综合测试讲评(Ⅱ卷现代文阅读部分)
16中高三语文近三次检测Ⅱ卷各题得分情况一览文言翻译古诗鉴赏现代文阅读语言运用Ⅱ卷总分越秀区测4.3858%3.9846%12.2258%7.8552%33.34广州市测5.4256%3.645%8.1845%8.7549%30.78本周校测5.3667%4.1145%8.8742%8.6551%31.69
15.阅读文章前五段,概括作者深秋林中漫步时周围环境的特点。(不超过10个字)(3分)考点:辨别和提取文中重要信息。(关键词语、句子)
答案一:凋零、萧瑟、凄清、(0分)答案二:疏朗、高远、孤独(1分)答案三:疏朗、高远、静谧。(2分)正确答案:(3分)疏朗高远、奇幻(神秘)、静谧。失分原因:未能读出文段中的中心句、关键词语。答案一:凋零、萧瑟、凄清、
提示一:根据题干确定筛选对象,根据筛选对象划定筛选范围,在原文中提取中心句或重要词语等有效信息。概括段落层意。
16.第七段“心中”“一会儿是晴朗的白云,轻快自如,一会儿又是阴沉的乌云,秤砣般压迫”,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说,谈谈你的理解。(4分)考点:分析作者的情感态度。
答案一:作者通过“一会儿晴朗”“一会儿又是阴沉的乌云”,这种变幻莫测的天气和云来表达心情也同样是一会儿开心,一会儿愁苦,像云一样变幻不定。(0分)答案二:作者把自己的心情比作天上的浮云,一时轻快开心,一时忧愁悲伤。想以此表达城市生活的重负与郊外漫步的轻松。(0分)失分原因:未读懂文意和作者的情感。
答案三:这句话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总结了前文的内容,又引出了“我”与落叶的对话;同时写出了作者当时的心情,时而欢快,时而忧郁。失分原因:未读懂题干要求。(0分)
答案四:我为林中的枯叶、奇幻的景象感到身心轻快,这使我如“晴朗的白云”;而为林子里落叶飘零、春光已逝感到惆怅、悲哀、苦恼,这又使作者心中“如盖乌云”。失分原因:未读出作者在文中蕴含的深沉思考。(2分)
正确答案:作者一方面为深秋凋零的树林那特有的景致感到轻快自如,同时又为落叶飘零,韶华落尽,春光已逝感到无限的惆怅和悲哀。(2分)并由此联想到个人、大众乃至民族的类似遭际,不无感慨,内心沉重。(2分)
提示二:通读全文、理清思路,尤其要注意揣摩文中“我”独有的思索和感悟。
17.怎样理解第11段中“当我重又漫步前行,似乎身上也凋零了许多枯叶”一句话的含意。(4分)考点: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答案一:与树的对话让我意识到自己身上也背负着曾经的辉煌历史,意识到自己的虚荣。(0分)失分原因:未联系全文读准句中的内在情感答案二:既表达了我漫步林间时身上沾了一些枯叶,又表达了我心中放弃了一些害怕失去却又留不住的事物后,心里的轻松。(1分)失分原因:停留在句子的字面意义上
答案三:结束了对落叶凋零的思考,我对之有了新的了解,就如树木凋零了枯叶一般,我也得到了新生。失分原因:对要点归纳的表述不够清晰。答案中“之”指什么?(2分)
正确答案:一,经过与树的对话和思考后,作者如释重负,不再因为树叶的凋零而感伤,(2分)明白了如同树木的凋零和再生是自然规律一样,人世代谢,历史民族的盛衰同样是客观规律,因此内心释然。(2分)二,摒弃了以前的片面认识,不再害怕失去(2分)对自然、人生、和民族有了新的认识,所以心情不再压迫。(2分)
提示三: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挖掘句中蕴含的深沉的含意,并紧扣文章主旨组织语言进行整合。
18.文中运用的最突出的修辞手法是什么?有什么表达效果?试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考点:鉴赏表达技巧。答案:拟人。(1分)给树赋予了人的感情色彩,形象生动(1分)地在人与树的对话中引发了对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层层深入地揭示了文章主旨。(2分)
提示四:赏析技巧,要熟悉表达技巧方面的常用术语,回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什么内容,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19.作者怎样由“树”写到“人生”的?文章由“树”而及“人生”,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6分)考点:分析文章结构,理清文章思路,概括文章主旨。
正确答案:通过第6段进行过渡(1分)深秋树木的凋零,使人对灿烂的的春天产生了眷恋,从而引发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慨。(2分)文章由树而及人生,通过感悟树木的凋零与再生,揭示大自然的代谢,乃至历史民族盛衰的客观规律。(2分)这样写构思巧妙,启人心智,起到化大为小,小中见大的作用。(1分)
提示五:要注意抓住文中一些意义转换处的连接性词语和句子。注意前后照应的句子。通读全文后,仔细研读题干的表述,从题干中获得提示,帮助自己读解文本,尤其是最后一题,多从全文主旨的把握上命题。
1.有一位作家曾这样写道:“许多无知和错误都过去了,我生命的绿树曾苍翠如水,我倘佯的脚步充满稚气,也漫不经心。在潮润的幼林中我挥霍着,因为我不相信春光能消逝。不相信几阵秋风就能像梳子一样,把树叶捋光。那是多么让人难以忘怀的岁月,而今终于看到它一去不复返了!”(4分)概括出这段话中“无知”“错误”的意思?
1.①无知:不懂岁月无情。(2分)②错误:未能珍惜青春。(2分)
2.下面一段文字中说“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原因是什么?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处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2.①阳光、懒洋洋的风、鸟语都太多。(2分)②需要屋里的阴深、沉闷、寂静作衬托,春天才显得美。(2分)
3.下面两则材料告诉了我们“家是什么”,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4分)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醉汉躺在街头,警察把他扶起来,一看是当地的一个富翁。当警察说送他回家时,富翁说:“家?我没有家。”警察指着富翁的别墅说:“那不是你的家吗?”“那是我的房子。”富翁说。卢旺达内战期间,有一个叫热拉尔的人,他本来有一个40人的大家庭,可战争使他的亲人有的离散、有的丧生。当他历尽艰险找到5岁的女儿,他悲喜交加,将女儿紧紧的搂在怀里,第一句话就是:“我又有家了。
3.家不等于房子,(2分)家意味着亲情、温馨和关爱。(2分)
4.巴以冲突由来已久,争取和平是两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在一次联合国会议上,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发特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演说,最后一段话是:“我是带着橄榄枝来的,也是带着一个自由战士的枪来的,请不要让橄榄枝从我手中滑落。”阿拉发特的话表明了他对巴以关系的鲜明态度,包含着三个信息,请分条写出。
4.①希望和平。(1分)②必要时会为维护国家、民族利益而战。(1分)③呼吁双方都为和平作出努力。(1分)
5.根据文意,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2分)月,你出现在世界,明明白白,光光亮亮。你的存在,你的本身就在说明这个世界,就在向世人作着启示:万事万物,就像你的形状,一个圆、一个圆地完成啊!试想,绕太阳运行的地球是圆的,运行的轨道也是圆的,小孩手中玩耍的弹球是圆的,弹动起来也是圆的旋转。人何尝不是这样呢?人再小,要长老;
人老了,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老和少是圆的接榫。冬过去了是春,春种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然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贾平凹《对月》)(注:接榫:①连接榫头。榫头,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②比喻前后衔接。)
5.“老和少是圆的接榫”:老和少是人生之圆的前后衔接点。或:人生的不同阶段往往呈现出某些相似之处.或:老年人和孩子往往有很多相似之处。或:生命就是一个个周而复始的循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第一轮复习一元二次方程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一轮复习二次函数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 药酒和滋补酒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 衍生金融市场各论 金融市场学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 错颌畸形的预防和早期矫治 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注射剂与其他无菌制剂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泌尿系统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体液与酸碱平衡紊乱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合同其他条款-索赔分解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面团调制工艺(三)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限制性三体问题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矩阵的特征值问题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磁盘治理与劫难爱惜、弊病恢复[教学]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沥青路面设计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放射线对人体的危害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病位辨证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焙烧工艺炭素材料》教学课件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七章温里药课件PPT.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