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 MB
  • 2022-04-29 14:45:29 发布

最新第三章第一节脏象学说(1)课件PPT.ppt

  • 51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三章第一节脏象学说(1) 重点:五脏的生理难点:五脏的生理、病理教学目标:1、掌握五脏各自的生理功能2、熟悉六腑的生理功能3、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 藏象学说:“藏象”二字,首见于《素问·六节藏象论》。“藏”指藏于体内的内脏;“象”指表现于外的生理、病理现象。“藏象”,即藏于体内的内脏所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藏象学说是研究人体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是在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的基础上,在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下,概括总结而成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一、五脏(二)、肺位置:胸腔,上通喉咙,左右各一。位置最高,又称“华盖”。生理功能:1、肺主气、司呼吸:2、主宣发和肃降:3、通调水道:4、肺合皮毛,开窍于鼻: 一、五脏(三)、脾位置:腹腔上部,左膈之下。生理功能:1、脾主运化:2、脾主升清:3、脾统血:4、主肌肉四肢:5、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一、五脏(四)、肝位置:腹腔,横膈之下,右胁之内。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2、肝藏血:3、肝主筋,其华在爪:4、肝开窍于目: 一、五脏(五)、肾位置:腰部,脊柱两侧,左右各一。生理功能:1、肾藏精:2、肾主水:3、肾主纳气:4、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5、肾开窍于耳和二阴: 二、六腑(一)、胆生理功能:储存排泄胆汁,受肝疏泄功能的控制和调节。(三)、小肠(二)、胃生理功能:1、主受纳,腐熟水谷。2、胃主通降,以降为和。生理功能:1、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 二、六腑(四)、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六)、三焦(五)、膀胱生理功能:贮尿和排尿。生理功能:主持诸气,疏通水道。生理特点:上焦宣发卫气,布散水谷之精微;中焦消化吸收,化生气血;下焦排泄糟粕和尿液。 三、奇恒之腑脑、髓、脉、胆和女子胞四、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二)、六腑之间的关系(三)、五脏与六腑之间的关系阴阳表里配合关系肝与胆胃与脾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肾与膀胱心包络与三焦 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以发挥营养周身的作用。★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心气充沛:(2)血液充足:(3)脉管通畅:★心主血脉的功能是否正常,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观察:(1)面色:正常则面色红润,滋润,有光泽;异常则面色淡白无华,或是面色较暗,青紫等。(2)舌色:正常则淡红,滋润;异常则舌色淡白,或青紫,有瘀斑等。(3)脉象:结代,艰涩等。(4)胸部的感觉:心悸心慌,胸闷心痛等。 亦称心藏神。神,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反映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藏神是指心具有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的功能。(1)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心神正常,人体各部分的功能互相协调,彼此合作,互助互用,则全身安泰。若心神不明,人体各部分得不到应有的协调与统治,因而产生紊乱,疾病由是而生,甚至危及性命。故《素问》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2)心主宰人体的心理活动:《素问》所说:“心藏神,肝藏魂,肺藏魄,脾藏意,肾藏志。”心主神志: 心开窍于舌,其华在面:“窍”,即孔窍,指内脏与外界交通的窗口。“华”,光彩之意。其华在面——是指面部的色泽的变化可体现心生理功能的正常与否。如面色红润,有光泽;面色淡白,晦滞等。心开窍于舌——心的经络上系于舌,故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了解心的生理功能。如心功能正常,则舌体柔软,红润,运动灵活,味觉灵敏等。若心有病变亦可反映于舌,如心血不足,可见舌体瘦薄,舌色淡;心血瘀阻可见舌质紫黯,有瘀斑等。 肺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主管呼吸的作用,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主一身之气: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能通过呼吸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需要不断地从自然界摄取清气,排出体内浊气。这种机体与自然界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作呼吸。宗气——由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气构成。 主宣发和肃降:宣发和肃降是指肺气的两种运动形式。宣发,是肺气的向上、向外运动;肃降,是肺气向下、向内运动。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有三个方面:(1)呼出体内的浊气:(2)向上向外输布水谷精气和津液:(3)宣发卫气到体表: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也有三个方面:(1)吸入自然界的清气:(2)将津液、水谷精微向下布散:(3)清除呼吸道异物: 通调水道: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的通道。肺主通调水道,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的作用。宣发——水液向上、向外输布,布散全身,外达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肃降——水液向下、向内输送,濡养体内脏腑,代谢后成为尿液生成之源,由肾的蒸腾气化,转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是机体抵抗外邪的屏障,由肺宣发的卫气和津液温养润泽。肺的宣发功能正常,则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御外邪的能力亦强;若宣发功能减弱,则机体抵抗外邪的能力低下,易于感冒,或出现皮毛憔悴,枯槁等症。鼻与喉相通,联于肺。鼻的嗅觉与喉的发音都依赖于肺气的作用,肺气通利,则嗅觉灵敏,声音能彰;反之则鼻塞流涕,声音重浊,嗅觉失灵等。 脾主运化:主运化——是指脾脏能将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生理作用。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两个方面。(1)运化水谷:是指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和转输作用。“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 脾主运化:(2)运化水液:是指脾有吸收输布水液,防止水液在体内停滞的作用。水液摄入——>脾吸收转化——>布散全身(滋养、濡润)——>废液转输——>肺(气化为汗液)肾(气化为尿液)——>排出体外 脾主升清:升,即上升之意,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清,指水谷精微。脾主升清,是指脾气上升,并将其运化的水谷精微,向上转输至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脾气主升的特点还能维持体内脏器恒定于一定位置的作用。 脾统血:统,即统摄,控制之意。脾统血是指,脾有统摄血液在脉管内运行,防止其逸出脉外的作用。脾主肌肉四肢:肌肉的生长健壮有赖于气血,气血的生成有赖于脾的运化功能,故脾的运化功能是否强健,可反映在肌肉四肢上。 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口唇的色泽是脾运化功能状态的反映。食欲口味亦可反映脾运化的功能是否正常。 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散。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1)调畅气机:(2)调畅情志:(3)促进消化:一、对脾胃运化功能的影响。二、对胆的影响。 肝藏血:肝藏血指肝有贮藏血液、调节血量及防止出血的功能。(1)贮藏血液、调节血量:(2)防止出血:安静状态——————>肝脏——————>活动量增加(需血量少)(需血量增加)流入肝脏贮藏向外周输布肝气虚弱:收摄无力;肝火旺盛:灼伤脉络,迫血妄行。 肝主筋,其华在爪:筋,即筋膜,是连接关节、肌肉,主管运动的组织(韧带),其依赖于肝血的濡养。如肝血不足,筋失所养,则见动作迟缓,屈伸不利,肢体麻木,震颤等(老年人,中风后遗症者)。爪,即指(趾)甲,乃筋之延续。故肝血不足同样会见到爪甲的软薄,色泽枯槁等。肝开窍于目:目的视觉功能依赖于肝血的濡养。泪,有滋润眼睛的作用,由肝血化生。故肝血亏虚,可见视物不清,夜盲;肝阴不足,可见两目干涩,视物昏花等症。 肾藏精:藏,即闭藏,是指肾具有贮存、封藏精气的生理功能。肾主闭藏的主要生理作用,是将精气藏于肾,并促使其不断充盈,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丢失,为精气在体内充分发挥其生理效应创造必要的条件。精,是构成人体和推动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肾气肾精肾阳,对人体有温煦、推动作用,是人体阳气的根本;肾阴,对全身脏腑组织有滋养濡润作用,是人体阴液的根本。 肾主水:肾主水是指肾有主持和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作用。水液代谢:胃摄入——>脾运化、转输——>肺宣降布散到全身——>脏腑组织利用后——>三焦下输于肾——>肾气化转为尿液——>膀胱肾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调节呼吸,维持一定呼吸深度的作用。纳气异常,则呼吸浅表,动则气喘,呼多吸少等。肾的气化功能正常,则水液排出正常;异常则出现尿少,无尿,水肿的症状。 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肾藏精,精生髓,髓聚成脑;髓居于骨中,充养骨骼。故肾中精气充盈,则骨、脑、髓得以充养,脑的发育健全,骨骼坚硬有力;若精气不足,小儿可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成人可出现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骨骼脆弱,易折等。齿与骨同出一源,故有“齿为骨之余”之说。骨由髓养,髓由精生,故肾精不足,则牙齿易于松动或早脱。精能化血,血能养发,肾精充足则血旺,毛发黑而润泽,若精气虚衰,则毛发早白,枯槁脱落。 肾开窍于耳和二阴:耳的听觉功能依赖于肾中精气的充养,肾中精气充沛,则听觉灵敏;肾精不足,则耳鸣、耳聋。二阴指前阴和后阴,二者的功能也依赖于肾的气化作用,若肾精亏虚则可见小儿遗尿;老人小便频数,甚至失禁;男子遗精、早泄,女子滑胎等。 烟雾病的康复护理2012年11月22 参加人员 了解什么是烟雾病烟雾病的病因、发病率烟雾病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查房目的 病例汇报患者:XX,女,56岁,主因右侧肢体活动不利及言语欠利6月余由轮椅推入病房。诊断:脑梗死恢复期,高血压3级极高危。既往史:烟雾病,蛛网膜下腔出血。对青霉素、丹红过敏。T36.5℃,P76次/分,R18次/分,BP140/90mmHg。右侧上肢体肌力1级,下肢肌力2级。辅助检查:心脏彩超:左房稍大、二尖瓣前叶钙化并少量反流、主动脉瓣少量反流TCD:双侧大脑中、后动脉及左侧大脑前动脉血流速度减慢、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明显增快MRI:左侧大脑半球大面积脑梗塞,伴梗塞内出血,脑桥、右侧基底节区及半卵圆中心多发梗塞灶,脑萎缩,颅脑动脉系统显影浅淡。现患者:血压波动在130-146/76-89mmHg之间,右上1级,右下2级,偏侧忽略,言语不清,饮水偶呛。 现存的护理问题1、言语功能障碍2、偏侧忽略3、左侧肢体功能障碍 烟雾病定义病因、发病率临床表现诊断与分型 定义是以双侧颈内动脉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段慢性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为特症,并继发引起特征性的颅底异常血管网形成的脑血管疾病。这种异常血管网在脑血管造影上形似“烟雾”,被称之为“烟雾状血管”,因此称为“烟雾病” Willis环可以对供应脑组织的动脉进行血液调配,防治脑血液循环的过剩或不足。当组成Willis环的某一动脉或某一部分出现阻塞或者狭窄,可以通过调节其他血管的血流量弥补缺少的部分,保证脑的血流灌注,避免出现缺血的症状,维持脑的营养和机能活动 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变态反应和颈部各种炎症病变刺激等原因造成长期慢性的血管内膜增生和血管修复的迟缓有关。研究表明患者子女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出37倍,虽有家族倾向,但无基因检查证实 发病率发病率最高男性略少于女性,两个发病高峰,的是日本其男女发病率1/1.8分别为5-9岁前次是韩国和后及45-49岁前中国等东南后亚地区 临床表现1、颈内动脉闭塞引起的脑缺血2、代偿扩张的烟雾状血管破裂发生的脑出血3、轻者表现为短暂性脑缺血,头痛、癫痫、肢体无力、感觉异常及视力视野的改变等4、重者则以脑梗塞或脑出血起病而危及生命 Suzuki等对烟雾病的分期。A:第I期,B:第II期,C:第III期,D:第IV期,E:第V期,F:第VI期。Willis环动脉闭塞性病变逐渐加重,颅底烟雾状血管表现为出现、旺盛、衰减、到最后消失及减少的过程。 分型烟雾病临床分型(Matsushima,1990年)临床分型分型标准:Ⅰ型(TIA型)TIA或RIND发作每月≤2次,无神经功能障碍,头颅CT无阳性发现。Ⅱ型(频发TIA型)TIA或RIND发作每月>2次,但无神经功能障碍,头颅CT无阳性发现。Ⅲ型(TIA-脑梗死型)脑缺血频发并后遗神经功能障碍,头颅CT可见低密度梗死灶。Ⅳ型(脑梗死-TIA型)脑梗死起病,以后有TIA或RIND发作,偶然可再次出现脑梗死。Ⅴ型(脑梗死型)脑梗死起病,可反复发生梗死,但无TIA或RIND发作。Ⅵ型(出血型或其他)侧枝烟雾血管破裂出血或者微小动脉瘤破裂出血,以及无法归纳为上述各型者。 诊断发现双侧颈内动脉末端狭窄或闭塞伴有烟雾状血管形成行MRA或DSA检查CT和MRI影像可见脑缺血或脑出血改变 护理措施言语功能障碍:多于患者交流,语速要慢,鼓励发音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护理措施右侧忽略:1、环境的改变:交谈与护理时尽可能站在患者忽略侧,将患者急需的物体故意放在忽略侧,促使他注意。2、阅读训练:可在忽略侧的极端放上颜色鲜艳的规尺或让其用手摸着书的边缘,用手沿行间移动,以利于引起患者的注意及使视线随手指移动。3、加强患侧感觉输入:利用口语、视觉、冷热刺激拍打、按摩、挤压、擦刷等感觉输入,使患者注意患侧的存在。4、躯干旋转及双手十字交叉活动 护理措施右侧肢体功能障碍被动功能锻炼应缓慢而柔和、有节律,避免做冲动性动作,范围要逐步加大。尽量不引起病人明显的疼痛,常用于肩、肘、腕、手指、髋、膝、踝关节缓慢的伸展和屈曲,肌肉按摩应遵循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的原则,手法可采用搓、捏、滚等,每日2次,每次20 min。保持患肢功能位仰卧位时肩部要用合适的枕头垫起来,使肩部略向前伸,把患肢的上肢放在体旁的枕头上,使肘关节和腕关节伸展并略抬高,髋部放一合适的枕头,防止骨盆向后倾斜和两腿外旋,避免下肢伸肌痉挛可用以软枕置于患肢膝下并使膝关节略屈曲,同时应避免被子压在足背上而造成足下垂。主动功能锻炼当患肢的肌力有所恢复时,应积极做主动运动。床上坐立训练,然后再做站立行走,刚开始离床下地行走的病人,应先在他人帮助下练习站立逐渐过渡到自己扶持物体,适应后再做原地踏步,行走时应平稳缓慢,培养正确的步态,纠正八字足,防止身体过于向健侧倾斜。康复训练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劳逸结合。 健康宣教1、保持情绪稳定。鼓励患者树立信心,调动自我能力,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方式。2、饮食:低盐低脂饮食3、康复训练4、用药护理5、血压监测6、病情观察7、出院指导 护士长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