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 MB
  • 2022-04-29 14:46:48 发布

最新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课件PPT.ppt

  • 53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4.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五节-机械加工过程中的振动 1)刀具相对于工件振动会使加工表面产生波纹,这将严重影响零件的使用性能。2)刀具相对于工件振动,切削截面、切削角度等将随之发生周期性变化,工艺系统将承受动态载荷的作用,刀具易于磨损(有时甚至崩刃),机床的连接特性会受到破坏,严重时甚至使切削加工无法进行。 3)为了避免发生振动或减小振动,有时不得不降低切削用量,致使机床、刀具的工作性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限制了生产效率的提高。综上分析可知,机械加工中的振动对于加工质量和生产效率都有很大影响,须采取措施控制振动。 二、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自激振动(颤振)1.机械加工过程中的自激振动与强迫振动相比,自激振动具有以下特征:l)机械加工中的自激振动是指在没有周期性外力(相对于切削过程而言)干扰下产生的振动运动。2)自激振动的频率接近于系统某一薄弱振型的固有频率。图 三、自激振动的激振机理1.振纹再生原理在刀具进行切削的过程中,若受到一个瞬时的偶然扰动力的作用,刀具与工件便会产生相对振动(属自由振动),振动的幅值将因系统阻尼的存在而逐渐衰减。但该振动会在已加工表面上留下一段振纹。当工件转过一转后,刀具便会在留有振纹的表面上进行切削,切削厚度时大时小,这就有动态切削力产生。如果机床加工系统满足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振动便会进一步发展到持续的振动状态。 再生型切削颤振:这种由于切削厚度变化效应(简称再生效应)而引起的自激振动称为再生型切削颤振。图4-49再生型颤振的产生过程 切削过程一般都是部分地或完全地在有振纹(波纹)的表面上进行的,车削、铣削、刨削、钻削、磨削等均不例外,由振纹再生效应引发的再生型切削颤振是机床切削的主要形态。 产生再生型颤振的条件,一般说,本转(次)切削的振纹与前转(次)切削的振纹总不会完全同步,它们在相位上有一个差值。设本转(次)切削的振动运动为:则上转(次)切削的振动运动为 式中T-工件转一转的时间;-振动源频率;-本转(次)切削的振动振幅;-上转(次)切削的振动幅值。2.振型耦合原理实际振动系统一般都是多自由度系统。 四、控制机械加工振动的途径(一)消除或减弱产生振动的条件1.消除或减弱产生强迫振动的条件(1)消除或减小内部振源机床上的高速回转零件必须满足动平衡要求;提高传动元件及传动装置的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保证传动平稳;使动力源与机床本体分离。 (2)调整振源的频率通过改变传动比,使可能引起强迫振动的振源频率远离机机床加工系统薄弱环节的固有频率,避免产生共振。(3)采取隔振措施使振源产生的部分振动被隔振装置所隔离或吸收。隔振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主动隔振,阻止机内振源通过地基外传;另一种是被动隔振,阻止机外干扰力通过地基传给机床。常用的隔振材料有橡皮、金属弹簧、空气弹簧、矿渣棉、木屑等。 2.消除或减弱产生自激振动的条件(1)减小重叠系数再生型颤振是由于在有波纹的表面上进行切削引起的,如果本转(次)切削不与前转(次)切削振纹相重叠,就不会有再生型颤振发生。重叠系数越小,就越不容易产生再生型颤振。重叠系数值大小取决于加工方式、刀具的几何形状及切削用量等。适当增大刀具的主偏角和进给量,均可使重叠系数减小。重叠系数:图 (2)减小切削刚度减小切削刚度可以减小切削力,可以降低切削厚度变化效应(再生效应)和振型耦合效应的作用。改善工件材料的可加工性、增大前角、增大主偏角和适当提高进给量等,均可使切削刚度下降。(3)合理布置振动系统小刚度主轴的位置。 (二)改善工艺系统的动态特性1.提高工艺系统刚度提高工艺系统薄弱环节的刚度,可以有效地提高机床加工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各结合面的接触刚度,对主轴支承施加预载荷,对刚性较差的工件增加辅助支承等都可以提高工艺系统的刚度。 2.增大工艺系统的阻尼增大工艺系统中的阻尼,可通过多种方法实现。例如,使用高内阻材料制造零件,增加运动件的相对摩擦,在床身、立柱的封闭内腔中充填型砂,在主振方向安装阻振器等。(三)采用减振装置常用的减振装置有动力式减振器、摩擦式减振器和冲击式减振器等三种类型。 习题:4-8、4-9、4-10、4-11、4-12、4-13、4-15、4-16、4-17、4-24、4-25。返回 分类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其他 一.β内酰胺类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他β内酰胺类 1.青霉素类(分五类)作用于球菌、不耐青霉素酶青霉素青霉素G、普鲁卡因青霉素、苯氧钾青霉素(青霉素V)G+有效,G-(部分)有效,但耐药较普遍 1.青霉素类耐青霉素酶青霉素苯唑西林(新青Ⅱ)对产青霉素酶耐药菌恢复了抗菌活性MRSA-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 1.青霉素类广谱青霉素(对绿脓杆菌无活性)氨苄西林、阿莫西林G+及G-流感噬血杆菌、部分变形杆菌、大肠杆菌无效 1.青霉素类对绿脓杆菌具有活性的青霉素替卡西林、哌拉西林、阿洛西林、美洛西林耐药率高 1.青霉素类主要作用于G-杆菌的青霉素替卡西林、美洛西林 2.头孢菌素类分三代(Ⅰ~Ⅲ代)抗G+能力逐渐降低,抗G-能力逐渐增强对β内酰胺酶稳定性增高 第Ⅰ代仅对G+有效,对G-无效头孢氨苄、头孢唑啉、头孢拉啶 第Ⅱ代兼顾G+和G-菌头孢克洛、头孢呋辛 第Ⅲ代G-有效,G+效弱甚至无效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对绿脓杆菌有效)头孢曲松(对绿脓杆菌无效) 2.头孢菌素类随着头孢菌素升代,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增高。但由于Ⅲ代广泛应用出现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致使Ⅲ代头孢耐药性增加。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霉素类:归于头孢Ⅱ代头孢西丁、头孢美唑;后者强但对绿脓杆菌、不动杆菌、MRSA肠球菌耐药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碳青霉烯类对大多数β内酰胺酶和ESBLs高度稳定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对β内酰胺酶稳定,与青霉素和头孢无交叉耐药,仅对G-菌有效,但对不动杆菌及产碱杆菌作用差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大多数耐药菌株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是产生β内酰胺酶,水解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环的酰胺键,使抗生素失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和酶发生反应使其失活,使细菌恢复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常用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棒酸)舒巴坦他唑巴坦 3.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几种临床常用的含有酶抑制剂的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二.氨基糖苷类对需氧G-杆菌、大肠杆菌、肺炎杆菌、变形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十分敏感绿脓杆菌、不动杆菌有效。 二.氨基糖苷类氨基糖苷类在碱类环境中抗菌作用强,偏酸环境中可抑制其抗菌活性。与β内酰胺类合用可获协同作用,一般不宜予独用于呼吸道感染的一线治疗。 二.氨基糖苷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依替米星(MRSA有效) 三.大环内酯类(抑菌剂)属较窄谱抗生素:需氧G+球菌和阴性球菌、某些厌氧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一般不作为严重感染的主要药物 三.大环内酯类临床常用药物红霉素、麦迪霉素、螺旋霉素、交沙霉素红霉素衍生物:罗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乙酰麦迪霉素 三.大环内酯类新大环内酯特点口服吸收完全半衰期长胃肠道反应轻抗菌谱与红霉素相似,但作用增强 四.喹诺酮类(共四代)第一代临床基本停用G-有效吡哌酸 四.喹诺酮类第二代对G-菌有效氟哌酸、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四.喹诺酮类第三代G-和G+有效呼吸类抗生素左氧氟沙星 四.喹诺酮类第四代G+社区感染莫西沙星(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效)与环丙沙星比:肺炎链球菌高4~16倍,金葡菌高16倍但对绿脓杆菌很弱 五.其他—四环素类是一广谱抗生素,曾经有一广泛应用过程,目前耐药菌株增加。新一代半合成四环素口服吸收完全,在痰中浓度高,与天然四环素呈不完全交叉耐药,有临床应用价值。 五.其他—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美满霉素米诺环素 五.其他—林可霉素类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对G+及厌氧菌有效 五.其他—万古霉素窄谱抗生素,MRSA阳性对G-无效耳毒性、肾毒性 五.其他—利福平广谱抗生素:G-、G+、结核分枝杆菌、厌氧菌有效目前主要用于金葡、MRSA(+)和军团菌引起的严重肺部感染单独应用易产生耐药 五.其他—磷霉素广谱抗生素,G-、G+作用不强优点: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可与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合用,毒性低。仅用于轻、中度感染,基础状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