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12 MB
- 2022-04-29 14:45:20 发布
-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可选择认领,认领后既往收益都归您。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先通过免费阅读内容等途径辨别内容交易风险。如存在严重挂羊头卖狗肉之情形,可联系本站下载客服投诉处理。
- 文档侵权举报电话:19940600175。
'第三章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第二、三节精气血津液经络)
一、精的概念精又称精气。广义的精,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包括气、血、津液、髓以及从饮食物中摄取的营养物质等一切精微物质。狭义的精,专指肾所藏之精,具有促进生长发育、生殖功能的基本物质。
二、精的生成禀受于父母,充实于水谷。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构成脏腑组织的原始生命物质。后天之精:来源于水谷,是由水谷所化生的,输布到五脏六腑等组织器官,最后归藏于肾中的精。
2、气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气的生成依赖于多脏腑的综合作用。先天之精气由父母生殖之精所化生,是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生成之后藏于肾中;水谷精微之气依赖脾胃的运化功能而生成;自然界中的清气则依赖肺的呼吸功能吸入。故气的生成与肾、脾胃和肺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三、气的主要功能1、推动作用气对人体的生长发育,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功能活动有激发促进作用。(血液的生成与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若气虚,推动作用减弱,就会导致生长发育迟缓或脏腑功能衰退
心气不足,则心主血脉和主神的功能减退,出现心悸气短,神疲乏力等症状;肺气不足,则主气司呼吸功能减退,出现气短息微,呼吸无力,甚则喘促等现象。若气虚不能生血,影响到血液的生成,就会引起血虚,出现气血两虚;若气虚无力行血,影响到血液的运行,则会引起血行迟缓,出现气虚血瘀。若气机失调,气的运动失常,影响到血液运行,便会引起血液运行失常,如血随气逆等。津液在体内的转输布散,必须依靠气的推动。代谢后的水液化为汗、尿向体外排泄,依赖着气的推动。气行则水行,气滞则水停。
2、温煦作用气通过运动变化能够产生热量,温煦人体。①可使人体维持相对恒定的体温。②有助于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③血液和津液等液态物质也要在气的温煦作用下正常运行和进行正常的生理活动。气的温煦作用失常---引起一系列寒象,出现畏寒喜热、四肢不温、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
3、防御作用气有护卫肌肤,抗御外邪入侵、驱邪外出的功能。若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则邪气留连不解,病难速愈。4、固摄作用气对血液、津液和精液等液态物质具有固护统摄和控制,防止其无故流失的功能。异常时出现衄血、崩漏、自汗、尿失禁
5、气化作用气化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即气具有促进精、气、血、津液等物质各自的新陈代谢及相互间的转化。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气,然后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津液经过代谢,转化成汗液和尿液都是气化作用的具体表现。如果气化功能异常,即能影响到气、血、津液的新陈代谢,影响到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到汗液、尿液和粪便的排泄等,从而形成各种代谢异常的病变。
四、气的运动1、气机的涵义气的运动称作气机。气流行分布于全身,激发推动脏腑经络组织器官的功能,维持人体的生命活动。气机正常,则生命活动正常,若气机失调,则会引起生命活动异常。
2、气的运动形式基本形式是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运动的普遍规律。人体的脏腑经络组织器官,是气的升降出入场所,肺呼吸功能呼气体现出升吸气体现入降脾升清胃降浊
①气的运动正常,升降出入和谐平衡,称作气机调畅。②气的运动失常,升降出入之间失去平衡,即会引起气机失调。③“气机失调”有多种表现:气的运动受阻,停留阻滞于局部,称“气滞”;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或横行逆乱,称“气逆”;气出入受阻,不能外达而结聚于内时,称“气闭”。
五、气的分类人体之气,由自然界之清气、水谷精微之气、肾中精气在肺、脾胃、肾等脏腑的综合作用下而生成,运动不息,分布全身。由于其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而又有不同的名称。元气宗气营气卫气
1、元气①概念:又名原气,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原动力②生成与分布: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来,依赖后天之精的不断滋养、补充。元气生成后,通过三焦分布全身,内至脏腑,外达腠理肌肤,无处不到。③生理功能: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激发和推动各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2、宗气①概念与生成:由自然界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的气化作用下生成。是积于胸中之气。②肺的呼吸功能与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衰。③分布:聚集于胸中,贯注于心肺。④生理功能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声音、呼吸、心搏强弱的强弱与宗气的盛衰有密切联系。
3、营气概念与生成:又称荣气,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之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化生。行脉内,是血液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理功能:营养全身和化生血液。水谷精微中的精华部分是营气的主要成分,是脏腑、经络等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同时又是血液的组成部分。
4、卫气①概念:水谷精气中性质慓悍、运行滑利、反应迅速的部分组成。运行于脉外具有防卫功能之气。②生理功能: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卫气充足,腠理固密,邪气难以侵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卫气是产生热量的主要来源。开合汗孔,调节体温:汗液排泄,体温。
营气和卫气,都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生成来源,但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卫而属于阳。营卫协调,不失其常,才能维持正常的腠理开合、正常的体温,以及正常的防御外邪的能力;反之,若营卫不和,即可出现恶寒发热、无汗或多汗、抗御外邪能力低下等多种病变。
一、血概念血是行于脉内、循环流注全身的富有营养和滋润作用的红色液态样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二、血的生成主要由营气和津液组成,都源于脾胃化生的水谷精微。(生产血液主要物质)肾藏先天之精,精生髓,髓生血。(化生血液基本物质)血液的生成主要与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有关。
2、相关脏腑血液的生成主要与脾胃、心肺、肝肾等脏腑有关。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谷精微的生成依赖于脾胃的运化功能。心主血脉,使各脏腑获得充足的营养,以促进血液的生成。水谷精微、营气、津液必须上注于肺,由肺换气后,注之于心脉,经心“奉心化赤而为血”。肾藏精,肾精归于肝,由肝之气化而成血。即所谓“精血互化”。
三、血的功能1、营养和濡润全身的作用体现在面色、肌肉、皮肤和毛发、感觉和运动等。如血的营养和滋润作用减弱,可致血虚,出现头昏目花、面色不华或萎黄、毛发干枯、肌肤干燥、肢体麻木等表现。2、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血能养神,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血虚或运行失常,均可引起健忘、多梦、失眠、神衰、烦躁,
四、血的运行血的正常运行依赖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故血液循行是心、肺、脾、肝等脏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
心主血脉,推动血液循行,是血液运行的动力。肺主一身之气而朝百脉,能协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脾统血,可统摄血液运行于脉内而不逸出脉外。肝藏血,可调节血量,又主疏泄,则气行而血行。故血液循行是心、肺、脾、肝等脏器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的。其中任何一个脏器的功能失调,都可以导致血液的循行失常,致使出血,或血运迟缓,或运行不畅而形成血瘀。此外,血的或寒或热等,更是直接影响着血液运行的或迟或速。
津液一、概念津液是机体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津:性质清稀,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液:性质稠厚,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
津与液的区别:津和液,虽同属水液,但在性状、功能及分布部位等方面不同。性质清稀,流动性大,主要布散于体表皮肤、肌肉和孔窍,并能渗注于血脉,起滋润作用的,称为津。性质稠厚,流动性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组织,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津和液之间虽有区别,但因其本属一体,在生理活动中,互相补充,相互转化,故津和液常同时并称。但在病理上,却有“伤津”和“脱液”之别(津伤易补脱液难复),须加以区分。
二、津液的代谢(生成、输布和排泄)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又称津(水)液代谢。水液代谢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个脏腑的生理功能。1、生成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脾、胃、小肠、大肠吸收食物化生2、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主要依赖脾运化水液,肺的宣降、通调水道,肾气化作用,肝疏泄,调畅气机,三焦是通道水道等多脏腑协调完成。
3、津液的排泄主要是通过排汗、呼气,排尿,排便等代谢过程来完成的,与肺、肾、膀胱、大肠等脏腑的功能活动有关。肺:被宣发到体表的津液,通过代谢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被肃降下行至肾与膀胱的津液则化为尿液排出体外。肾:通过肾的蒸腾气化,一方面促进胃、脾、肺、小肠、三焦等脏腑调节水液代谢的功能活动,另一方面则控制着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调节全身津液代谢与平衡。膀胱:具有贮尿、排尿作用,参与水液代谢过程。总之,津液的代谢过程,依赖于多个脏腑一系列生理活动的协调平衡,其中尤与肺、脾、肾三脏的生理功能关系密切。
一、精、气、神的关系精、气、神是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1、精能化气:肾精可化生元气,水谷之精可化生营气。精滋养脏腑促进气的生成。2、气能生精:气的运行不息能促进精的化生,气可固精。3神由精气化生,精能养神,神驾驭精和气。精、气、血、神之间的关系
二、精与血的关系1、精能化血:精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包括水谷之精与肾精。2、血能生精:精主要贮藏于肾,来源于水谷,在精生成与转输过程中,血液是重要环节。三、精与津液的关系主要指水谷之精与津液,两者都源于水谷,生成于脾胃。
四、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血的生成必须依赖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其生成和化生血液均需气的推动和气化。肾精化生血液也依赖肾的气化。血的生成离不开脾、胃、心、肺脏腑之气的参与。2、气能行血气是推动血液运行的动力。3、气能摄血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气的固摄作用。
血为气之母1、血能化气为气的生成和功能提供营养。2、血能载气气依赖于血的运载达全身。血液具有运载水谷精气、自然清气的功能。在大出血时,随着血液的大量丢失,气也会脱失,称为气随血脱。
气为血之帅1、气能生血血的生成必须依赖气的推动和气化作用。营气和津液是化生血液的主要物质,其生成和化生血液均需气的推动和气化。肾精化生血液也依赖气的气化。血的生成离不开脾、胃、心、肺脏腑之气的参与。气旺,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致血虚,出现气血两虚。临床治疗血虚时,常配伍补气药物,这是气能生血理论的实际应用。
2、气能行血血的正常运行必须依靠气的推动作用。气可直接推动血行(宗气),通过脏腑之气推动血行(心气、肺气、肝气)。血不能自行,其运行必须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行.
3、气能摄血血液的正常运行必须依赖气的固摄作用。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若气虚而固摄血液的作用减弱,可导致各种出血的病症,即气不摄血。
4、血能化气机体对气的需求增加时,血中清气和水谷精气(营气)从中释放,以供机体之所需。血营养着与气生成相关的脏腑(肺、脾胃、肾)5、血能载气血液具有运载水谷精气、自然清气的功能。气必须依附于血的运行而达到全身。血虚者,气亦易衰;血脱者,气亦易脱。在大出血时,随着血液的大量丢失,气也会脱失,称为气随血脱。
五、气与津液的关系气与津液的关系表现为气能生津、气能行(化)津、气能摄津、津能载气。。
六、血与津液的关系血与津液的关系是津血同源。津血同源是指血和津液都来源于水谷精气,并可相互化生,两者关系密切,盛则同盛,衰则俱衰。
总结精:广义之精,又称精气,泛指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狭义之精即生殖之精。气:是构成人体的最基本物质,又是维持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血:是循行于脉内的红色液态物质。津液:是人体内正常水液的总称。其性质清稀,分布表浅者为津;性质稠厚,灌注内脏、骨节者为液。
第三章中医护理基础理论第三节经络学说
学习目标1、了解经络的概念和经络系统的组成。2、掌握十二经络的名称、走向、交接规律。3熟悉经络的生理功能和临床应用。
概述:经络学说,即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该学说认为人体除了脏腑外,还有许多经络,其中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每一经络又各与内在脏腑相联属,人体通过这些经络把内外各部组织器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整体。体外之邪可以循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病变亦可循经络反映到体表,不同经络的病变可引发不同的症状。
一、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道。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脉,犹如途径,是经络系统的主干,其特点是纵行分布,位置较深;络脉,犹如网络,是经脉的分支,其特点是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一、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络脉经脉
一、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络脉:十五别络、浮络、孙络经脉手三阴经奇经八脉:冲、任、督、带、阴阳跷维十二经脉手三阳经足三阴经足三阳经十二经别、十二筋经、十二皮部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肾经
一、经络的概念及经络系统的组成(二)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别——是十二经脉在胸、腹及头部的重要支脉,沟通脏腑,加强表里经的联系。经别即别行的正经(大分支)十二经筋——经络的外部,支配筋肉的经络;十二皮部——支配皮肤的经络。十五别络——从十二经脉、任脉、督脉、脾经脉别行分出的较大络脉主干。浮络——循行于人体浅表部位且常浮现的络脉。孙络——最细小的络脉。
二、十二正经名称、分布、走向和交接规律(一)十二正经名称、分布十二经脉对称地分布于人体的两侧,分别循行于上肢或下肢的内、外侧,分属于一脏或者一腑。行于上肢的称为手经,行于下肢的称为足经;行于肢体内侧的为阴经,行于外侧的为阳经;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二、十二正经名称、分布、走向和交接规律(一)十二正经名称、分布经脉的命名包含了“手足”、“阴阳”、“脏腑”三个部分的内容。如:手太阴肺经足阳明胃经
(一)十二正经名称、分布
二、十二正经名称、分布、走向和交接规律(二)走向和交接规律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走胸腹,交手三阴经。
二、十二正经名称、分布、走向和交接规律(二)走向和交接规律交接规律:(1)相互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四肢部交接;(2)同名的手足阳经在头面部交接;(3)手足阴经在胸腹部交接。
二、十二正经名称、分布、走向和交接规律(三)流注次序
第三节经络十二经脉3.流注次序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食指端足大趾目外眦目内眦足小趾端无名指端足大趾端小指端鼻孔旁心中胸中肺中《灵枢营卫会篇》:“阴阳相贯,如环无端。”
三、奇经八脉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的总称。它们与十二正经不同,既不直属脏腑,又无表里配合关系,“别道奇行”,故称"奇经"。奇经八脉交错地循行分布于十二经之间,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两方面。其一,沟通了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奇经八脉将部位相近、功能相似的经脉联系起来,达到统摄有关经脉气血、协调阴阳的作用。其二,奇经八脉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和渗灌的调节作用。当十二经脉及脏腑气血旺盛时,奇经八脉能加以蓄积,当人体功能活动需要时,奇经八脉又能渗灌供应。
三、奇经八脉(一)任脉[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达咽喉,上行至下颏部,环绕口唇,沿面颊分行至目眶下。[生理功能]:任有担任、任受之意,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称“阴脉之海”。任与“妊”相通,与女子妊娠有关,称“任主胞胎”。
三、奇经八脉(二)督脉[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脊柱里面上行,至腰部有分支属肾,至项后风府穴处入络于脑,直行经脉沿头正中线,过头顶,沿鼻柱,止于上唇系带处。[生理功能]:督有总管、统帅之意,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阳脉之海”。督脉在循行时属肾入脑,故与脑、脊髓、肾有密切联系。
三、奇经八脉(三)冲脉[循行部位]: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在腹股沟处与足少阴肾经并行,夹脐上行散布胸中,再上行过咽喉,环绕口唇,止于目眶下。一条分支从腹股沟分出,沿下肢下行至足;另一条分支向后与督脉相通上行于脊柱内。[生理功能]:冲脉与十二经脉相通,能调节十二经气血,故称“十二经脉之海”。冲脉又称“血海”,同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
三、奇经八脉八脉中的督、任、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三、奇经八脉(四)带脉[循行部位]:起于胁下,绕身一周,状如束带。[生理功能]:约束纵行诸经。带脉不和,多见妇女带下诸病
三、奇经八脉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一)经络的生理功能1、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经络中的经脉、经别与奇经八脉、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入里出表,通上达下,联系人体各脏腑组织;经筋、皮部联系肢体筋肉皮肤;浮络和孙络联系人体各细微部分。这样,经络将人体联系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2、运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3、感应传导作用4、调节机体平衡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全身各组织器官只有得到气血的温养和濡润才能完成正常的生理功能。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能将营养物质输布到全身各组织脏器,使脏腑组织得以营养,筋骨得以濡润,关节得以通利。经络的联络沟通作用,还反映在经络具有传导功能。体表感受病邪和各种刺激,可传导于脏腑;脏腑的生理功能失常,亦可反映于体表。这些都是经络联络沟通作用的具体表现。经络系统通过对各种信息的接收、传递、变换等,自行调节气血的运行,协调脏腑的关系,以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保障健康。
四、经络的生理功能及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二)经络学说在临床上的运用1、说明病理变化2、指导疾病的诊断3、指导临床治疗和预防(1)针灸和按摩疗法(2)药物治疗(3)养生保健(4)其他疗法1、足厥阴肝经挟胃注肺,肝火可犯胃、犯肺。抵小腹、布两胁,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少腹胀痛。2、足少阴肾经入肺络心,肾虚水泛可凌心射肺。3、心火可下移小肠。4、大肠腑气不通,上迫于肺,肺气不利而喘咳胸满。5、手少阴心经行于上肢内侧后缘,故真心痛常放射至上肢内侧尺侧缘。6、胃火可见牙龈肿痛,肝火上炎可见目赤,心火上炎可见口舌生疮。。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临床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诊断联系的脏腑。头痛,痛在前额者,多与阳明经有关;痛在两侧者,多与少阳经有关;痛在后头部及项部者,多与太阳经有关;痛在巅顶者,多与厥阴经有关。指导循经取穴、直趋病所腰背委中求,肚腹三里留,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头痛,属太阳经络用羌活、属阳明经用白芷、属少阳经用柴胡刺激足三里强身壮体延年益寿
结束
5、阴跷脉阳跷脉阴跷脉起于足跟内侧足少阴经的照海穴,沿内踝后直上下肢内侧,经前阴,沿腹、胸,进入缺盆,出行于足阳明经的人迎穴之前,经鼻旁,到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阳跷脉会合。阳跷脉起于足跟外侧足太阳经的申脉穴,沿外踝后上行,经下肢外侧后缘上行至腹部,经腹部,沿胸部后外侧,经肩部、颈外侧,上挟口角,到达目内眦,与手足太阳经、阴跷脉会合,再上行进入发际,向下到达耳后,与足少阳胆经会于项后。基本功能(1)主司下肢运动(2)主司眼睑开合
6、阴维脉阳维脉阴维脉起于小腿内侧足三阴经交会处(足少阴肾经的筑宾穴),沿下肢内侧上行,至腹部,与足太阴脾经同行到胁部,与足厥阴肝经相合,然后上行至咽喉,与任脉相会。阳维脉起于外踝下,与足少阳胆经并行,沿下肢外侧向上,经躯干部后外侧,从腋后上肩。经颈部、耳后,前行到额部,分布于头侧及项后,与督脉会合。基本功能阳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阴维脉维系联络诸阳经。
总结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的分布走向交接规律任脉、督脉的基本功能课后作业
建构主义和探索性学习常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盛宝良8/24/202169
建构主义和探索性学习一、关于建构主义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中提到的建构主义,2、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8/24/202170
关于建构主义.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之四:倡导建构的学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8/24/202171
关于建构主义.1.课程与教学改革的要点之(二):统整的建构主义—研究与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以多重视角对传统认识论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关认识与学习的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它们对知识与学习的看法有着很多共同之处或可以互补。为此,我们主张在统整各派建构主义理论的基础上,汲取该学说的合理内核,并从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五个方面建构素质教育的理论框架。8/24/202172
关于建构主义.1.不同的建构主义流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六种,它们分别是:激进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观点、社会建构论、信息加工建构主义和控制论系统观。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皮亚杰(个体认知建构主义)布鲁纳8/24/202173
维果茨基(社会建构主义)维果茨基理论指导下的课堂运用以下4条主要原则:1、学习和发展是一种社会的、合作的活动;2、最近发展区理论是课程与教学研究的指导;3、学校中的学习应该在有意义的情境中发生,不可能与儿童在“真实世界”中所获知识相分离;4、儿童的校外经验应该与儿童的校内经验密切相关。8/24/202174
2.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传统认识论认为:知识应该在某种程度上跟外部现实保持一致,而且应该象镜子一样放映现实。建构主义者不再将知识看作是有关绝对现实的知识,而认为知识主要是个人对知识的建构,即个人创造有关世界的意义而不是发现源于现实的意义。知识是在一种动态的互动之中形成的。8/24/202175
2.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而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2、儿童学习知识不仅需要通过动手做,而且需要通对他们所做的进行反思与讨论。3、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在活动中儿童需要对他们所看到的与他们所认为的加以比较和对比,从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侧重让学生在主动建构中获取知识8/24/202176
2.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建构主义的课程观是与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密切相关的一种课程设计理念。其主要目的是试图在解决真实问题的情境中进行概念系统和技能的教学。8/24/202177
2.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强调用真实的情境呈现问题,营造问题解决的环境,以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活化知识,变事实性知识为解决问题的工具,从而完成对新经验意义的建构以及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8/24/202178
2.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建构主义的评价观目标自由的评价(根据需求,提供客观的评价标准);以真实任务为标准的评价(更加关注真实任务的解决);以知识的建构为标准(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知识建构);以经验建构为标准的评价(更重视对知识建构过程的评价);情境驱动的评价(评价标准应源于丰富而复杂的情境);依靠学习背景的评价(评价时必须考虑学习发生的背景);评价标准多元化;确立多种形态的评价标准;以社会建构与协商的意义为标准的评价;8/24/202179
建构主义和探索性学习二、关于探索性学习1、以探索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所依据的理论就是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2、体现“探索课”特征的教学设计实例;3、几点思考。8/24/202180
1.探索性学习所依据的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1、知识是不能被传递的,而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2、儿童学习知识不仅需要通过动手做,而且需要通对他们所做的进行反思与讨论。3、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一个社会性的活动,在活动中儿童需要对他们所看到的与他们所认为的加以比较和对比,从而不断地修正和完善自己的认识。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侧重让学生在主动建构中获取知识8/24/202181
2.教学设计实例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猜测2、验证3、提出新问题24、引导反思5、解决问题48/24/202182
2.教学设计实例教学设计应有利于学生的认知建构教材呈现方式定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一般记为a÷b=a∶b,a∶b=a/b现实生活中的比例问题某家庭消毒液商标上写着8/24/202183
3.几点思考1、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教学必须找准起点;2、创设能与学生互动的学习情境;3、有效的活动应具有思维的内核;4、把数学作为一个过程去组织;5、在动态生成中焕发课堂的生命活力。8/24/202184
圆的知识呈现(日本三年级教材)(1)(2)(3)(4)8/24/202185
教学“鸡兔同笼”问题1、某小组摸硬币的原始记录:组内整理的记录表:组间交流后整理的记录表:2、有趣的问题,用记录表表述;笼子里共有三个头,可能有几只兔、几只鸡?“鸡兔同笼”问题:笼子里有4个头,10条腿,问有几只兔、几只鸡?8/24/20218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最新第三章--商业空间设计的要求和程序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Z变换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光学布洛赫方程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培训与开发(1)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常见病辨证论治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计划的基础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金融资产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颜色的基本性质】 印刷色彩学课件PPT课件.ppt
- 最新第三章《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理论与方法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决策职能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基本体的投影(2)(3)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应收票据(1)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第3节-DNA复制(市公开课)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9-18课件PPT.ppt
- 最新第三章第六节-相贯线课件PPT.ppt